长日尽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17: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21
长日尽处,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With the last rays of the sun,I stand in front of you,you will see my scars---Know that I have been injured and recovered at last.
——题记
记得那时候刚上高一没多久,暑热未祛,秋意已来。我常在晚自习前的傍晚时分,站在二楼教室外的走廊西边尽头,背诵语文习题集中的“名言名句”,多是诗词短语,都是汉语精华。
校园西面隔着一条胡同,是教师家属院。低矮的红砖小院,偶有一株槐树或者榆树长出,还会有鸽子、乌鸦等飞过,消失在远处。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颇合部分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于句子的记忆和理解都有帮助。有时也会生出人生时光短暂的哀伤,以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那是第一次独自离开家在外生活学习,又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年龄,终是在诗词的意境中获得些许慰藉,并有点出离“烟火”的味道。关于未来,竟不去也无从设想,只是希望多多吃苦,总会有好的结果。至于结果会怎样,包括什么是大学,是没有概念的。
几年后的高考,很不顺利。在南方一个多雨的县城,我常常透过值班室窗外的雨幕,遥望西山。关于去留,心有决断,但不知如何权衡现实利弊。就像能看得见烟雨中的山峰,却不知道山上有什么。
后来到北方读书,冬天的雪又厚又干,踩上去嘎吱吱响。在电话亭给南方的朋友边打电话边踩雪,朋友听着雪声就很兴奋,羡慕学校的生活。我听着朋友谈工作的事情仍然没有什么概念,就像高中生活仍然在无限延长。
再后来,在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公园,清晨的薄雾霭霭,水长草浅,马群悠闲,仿佛进入《诗经》里画面。导游说,这里海拔将近4000米,容易缺氧,但与*相比,这里植被茂盛,空气含氧量还是高的,所以*更容易缺氧。我想测试一下自己能否去*,在别人还不时轻微高反的情况下,冲湖面高声呼喊,一口气持续了很久,并未感到缺氧不舒服,因此觉得将来去*没问题。
再再后来,还真去了*,还不止一次,真就没有高反。回头再想普达措那次测试,仿佛是冥冥中的安排。我惊讶于命运的神奇,但并不想去了解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朝圣者的信仰。这个时候,在神奇美丽的*,眼中的画面已经没有了诗意的维度,更多的是现实生存的思考。芸芸众生不再是一个词,而是包括自己的现实群体。
没有太多的内心挣扎,一个深夜里很平静地跟一个朋友承认:曾经的内心的骄傲已经封存,现实生活里就是凡人一个。
如今,我们越来越能看清自己的位置,但内心深处的封印并未消失。
我不敢去希望,只是还可以想象——就像回忆过去一样想象未来的一些镜头:
在某个长日尽处,炊烟袅袅。我还能遇到不曾走散的人,然后解开封印对她说:我一直待生活以歌。
一颗心依然鲜红,依然跳动。
圆日西下,满天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