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8: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6:00
作品《天天向上》
孙玉敏从小喜爱绘画,初中毕业参加了宣传组,开始画毛*像。
1970年,她因为绘画的特长进入文化馆,一边完成宣传绘画任务,一边当起了教师,在辅导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绘画技艺。
1977年,孙玉敏顺利地考入鲁迅美术学院。4年的刻苦学习使她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不服输的个性又使她选择了当时并不热门的工笔画。为了自己的毕业创作,她放弃了寒假的休息,到偏远农村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捕捉每一个细节,确立了《天天向上》这样一个农村小学创作题材。为了在画面上处理好“黑板”,她尝试着用线、用笔、用墨,同时将黑板的木纹作为重点描绘的对象。她先将木纹鲜明的木块放在绢底下用白蜡拓印,再用墨找出纹路,白蜡留下的地方就出现了发白的黑板形象。她还将油画棒运用到画面,将农村小学黑板陈旧发花等诸多真实细节刻划得栩栩如生,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也寻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天天向上》成为鲁迅美术学院77级颇受关注的毕业创作,孙玉敏也由此确立了自己工笔淡彩的艺术风格。
作品《求》
大学毕业后,孙玉敏被分配到辽宁省画院从事专业绘画创作。1982年,孙玉敏赴北京市参加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创作研究班,在这里,她得以聆听诸多大师的教诲,潘絜兹对于振兴中国工笔画的厚望,更给予她深远的影响。外表沉静、内心倔强的孙玉敏,以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静静的桦林》获得了中国人民*建军60周年美展优秀作品奖,也得到潘絜兹的赞誉。
孙玉敏的笔下,饱含着对人生、对世界的美好愿望。她青睐那些积极向上、崇高、正义的创作题材,并以诗化的描绘,抒发自己内心对于真善美的向往。1985年,受女排姑娘精神的感染,孙玉敏创作了一幅《求》,以一位女排队员双手拿球、低头沉思的瞬间,表达了中国女排队员探索、思考、追求的精神世界。画面构图简洁凝练,以高度概括提炼的线条造型,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件作品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是中国画家首次在这一大赛中获得金奖。孙玉敏由此登上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奥林匹克会议中心,接受了国际奥委会*雅克·罗格亲自签名并颁发的获奖证书。
作品《三个女人》
孙玉敏以淡雅清新、诗意浪漫的艺术风格而广受赞誉的时候,她的内心深处却有了强烈的不满足。她担心自己画得太美,画得太熟,技巧、风格慢慢落入固定的格式,而失去了艺术创新的能力。1989年,孩子才4岁的孙玉敏进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班,开始肖像画的创作与研究。1990年,她再度进入*美术学院参加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加山又造讲习班研修,她的视野进一步开阔,并关注造型结构的问题。她从保罗·塞尚、莫迪里阿尼的创作中汲取营养,也从中国古典的造型方式中学习,还不放弃从民间艺术中吸收有用的营养。1991年,她将自己的简化、变形笔法运用于人们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创作出刻画秋瑾、赵一曼、宋庆龄形象的作品《三个女性》,作品参加首届中国画大展;1994年,她创作的《清茶》传神地描绘出三位女画家的内在气质,获得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1996年她以自己的一位好友为模特,创作了《卓如》,微妙地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生动传神,作品参加了中国女画家邀请展。
2001年,孙玉敏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她把时间、精力全部放在教学上,为培养人才而殚精竭虑。
2006年,她创作的《烟云》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2007年,她以一位羽毛球运动员为原型,创作了奥运题材《球》,着力刻划中国色彩、中国精神。如今,已到天命之年的孙玉敏又将创作的触角伸到了身边人与事。对她而言,素材就在身边,不必远求,技巧、造型、色彩,在这个时候全部退到了次要地位。她融会贯通地运用技法手段却又不露痕迹,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刻划人物内心世界中。她仍然带着诗意与理想,发掘、提升原本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美。
女性意识
作为妻子、母亲和艺术家,孙玉敏的身上常常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这不仅表现在她所选择的一系列题材上,也表现在她尽力表达的主题中——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以及母爱的包容和理解与牺牲精神。女性的视角使她的创作更加细腻,更加注重细节。这样的精神内涵让孙玉敏在当今社会中甚至显得有点“脱节”,但她以一股韧性,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在学校的工作岗位与艺术家的画室中实践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孙玉敏远离商潮,远离喧嚣,她几乎不卖画,参加展览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在她自己手里。她笑称这些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儿子,“拿儿子去换钱,实在不舍得!”而她不管是参加展览,还是捐赠作品,每一幅画都尽心尽力创作。她爱惜自己的作品如同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因为她把艺术追求作为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而金钱只是实现这个过程的一个手段而已。正因为如此,她力求“心淡”,淡泊明志。对她而言,艺术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