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食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6: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24
总有一段时光,让你心生眷恋。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首次进京始,已记不清往来的确切次数了。最长的一次,是九十年代初,时岁值隆冬,在皇城根下的北河沿大街,客居了百余天。那时的京城,东华门附近尽是大片灰黑色的四合院和老街老巷,京风京韵浓郁,亦接地气。东南西北诸地风格各异的小餐馆、小食摊,鳞次栉比,各领*,颇为诱人。
洋快餐肯德基进驻北京,大约就在1987年。当时的第一家店开在前门。不久,崇文门也开了一家,紧邻著名的西餐老字号"马克西姆餐厅"。肯德基当时的名字,尚称做"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门前的肯德基上校笑容可掬,因不摸潮水,或是囊中羞涩,走过路过张望过,却一直没敢踏进过。另一家洋快餐巨头麦当劳,则进驻得较晚,直到1992年才在北京王府井临近长安街的南头,开了第一家门店,生意好的挤到爆。那一年,我如愿以偿,晓得了洋快餐的别样滋味。
京城的本土名吃,大不过北京烤鸭和东来顺两家 美食 老字号。我皆爱之。尤以北京烤鸭为最。每次进京,品尝不同店家的烤鸭子,成为令我心动的必修课程。先前的便宜坊、全聚德,后来的鸭王、大董,都没落下。吃出感情的,却是王府井百货大楼附近,一条不甚宽敞的胡同里隐着的一家山东菜馆。其真正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天天食客盈门。山东老乡开在京城的馆子,实在是有山东菜的特点,盘大量足、原料地道、口味正宗,且价码适中。小馆出售各种鲁菜小炒和山东面点,烤鸭即是其招牌菜之一。相比那些名馆大店,烤鸭的价钱实惠而味道佳美。特别是来自章丘的大葱,粗壮而多汁,甘甜又少筋。除荷叶饼、炒甜面酱外,其另佐有黄瓜条,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此种食法。小店附送的鸭架汤,亦鲜,汤汤水水,吃得舒畅痛快。其它诸如炒杂拌,爆腰花,溜肥肠等,皆是可口的齐鲁乡味。故每至京城,必有一餐在此。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热播,也在1987年。随之一起红火的,还有其拍摄外景地,位于北京西城区南菜园的大观园。那时的大观园周边,真应了南菜园的地名,一片农耕田园风光,静谧的出奇。逛完了雕梁画栋崭新的"潇湘馆"已近中午,寻到一家貌似国营的饭店打尖儿,名字像是叫"万年青"。服务员皆着白涤卡工作服,餐厅的字号,印在左胸的口袋上方。当餐共点了四个菜:葱烧海参、京酱肉丝、摊黄菜和香菇菜心,外加两碗米饭。为何记得这样清楚?说来别不信,那顿饭只花了9元8角钱。尽管当时工资并不高,但这个价格源自京城饭馆,仍大大出乎意料。想来必是地角过于偏僻之故。
次年深冬,我与同学再次坐火车进京游玩。出站耽搁些许工夫,误了末班地铁,只好徒步走去天坛附近朋友的宿舍。进门时已过子夜,饥寒交加。朋友时在北京东来顺饭庄的厨房实习。当晚,他下夜班特意捎回不少芝麻酱烧饼,我们狼吞虎咽空口干掉十几个。此种烧饼皮面洒满白芝麻,面层里抹有芝麻酱,食来咸香适口,是东来顺的招牌面点,故留下难忘经久的记忆。直到现在,每光顾东来顺,必点其芝麻酱烧饼。每食芝麻酱烧饼,就想起几十年前京城的那个寒夜。
最能体现京城市井风味的,还得数小吃。1992年的整个冬季,我频繁光顾的地儿,是西四。那时,西四刚刚开张一条老北京风味小吃胡同,集中了"爆肚冯""奶酪魏""豆腐脑白""李记白水羊头"等传统老字号,路过时,馋虫准会被勾出来,一时食客纷至。我钟情于"爆肚冯"的爆牛肚、爆羊肚。爆,并不是油爆,而是水爆。因焯水速度飞快,故称之为"爆"。爆肚冯的出品,脆、嫩、有嚼头,拌上芝麻酱、生抽、醋和芫荽食之,美!真是好东西。多年前再去寻味此地,已模样大变,昔日踪影全无,附近亦仅余一家老字号"馄饨侯"在独自单挑了。
更多的时候,是经常到京城街头买一罐白瓷圆肚瓶的"老北京酸奶"过嘴瘾。早先青岛市面上并无酸奶可售,物以稀为贵。其酸酸甜甜的口感,正应了当年的那句广告词:初恋的味道。直到1992年,始在岛城栈桥6路车站身后的小食品铺里,初见酸奶的身影。那时的名称,亦是傍着"老北京酸奶"的金字招牌。
苏东坡说: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蓦然回首间,这些食话,已然是陈年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