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0:28
“家长疑虑:孩子有了医保和学平险,还需要再买商业儿童险吗?”
在我国,医保和学平险几乎覆盖了每一个孩子,也因此,有一部分家长存在着疑虑:
孩子自打出生后就参加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而且个人缴纳保费低,且可以带病投保;
等到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又投保了团体保险学平险,保费同样很优惠。
如此一来,似乎就没有必要再买商业少儿险了吧?
有了医保和学平险,也需要为孩子购买商业保险,保险种类多,保障各有侧重,不需要重复购买,但为了享有完善的健康保障还是需要补充必要的商业保险。先一起来看看医保和学平险的管辖范围。
医保是最基础的医疗保障
医保是国家给予广大公民的社会福利,是性价比最高、最必要的保险。
新生儿社保从小孩生下来就可以申请办理,半岁以下的婴儿需要在出生后6个月内办理。
超过半岁的孩子,则只能在每年医保对应的缴费时间申请办理,具体的可以咨询小孩出生的医院,或当地社保中心以及所辖社区居委会。
少儿医保分为以下两种:
医保:
是针对城市户口或常居住地在城市的未成年少儿,这类少儿如患有保险保障内的一些疾病,而产生出来的住院、治疗、手术等医疗费用的保障。地域不同医保的报销比例也不同,一般为60%~70%左右。
农合:
针对的是农村户口或长期居住地为农村的少儿,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因住院产生的各项费用,一般根据医级等级不同,报销比例在60%~90%左右。
作为基本保障,它的保费相对较便宜,在医保覆盖范围内,可以对门诊医疗和住院费用进行理赔。
那么有了医保,看病住院都可以报销,是不是就不用买商业健康医疗保险了呢?
并不是!只有医保是远远不够的!
不用不知道,一旦孩子生了病家长就会发现,他们所依赖的医保这个药不保,那个费不报,发烧感冒这样的小病可能花费还不到报销的起付标准,花费巨大的重大疾病,医保又不能全报,都得自己负担,这个时候就只能后悔没买商业保险了。
作为基础的医保有哪些*?
1.门槛费与封顶线
意思不言而喻,门槛费专业术语就是起付标准,就是说没有花到一定的数额,不予报销。封顶线,即超过医保限额,也不能报销。具体如下图:
2.报销比例不高
报销比例是根据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的范围内的进行报销,具体还有不同,分两块,一是不同等级的医院的报销比例不同,二是社保的用药报销比例不同,甲类药报销80%-100%,乙类药报销30%—50%,自费药不报。
3.报销范围有限,很多不报
上述有提到“自费”部分,这是因为基础医疗的保险是有范围限定的,只有符合“两定点三目录”的医疗花费才能得到报销。范围外的就需要自费。
“两定点”
是指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
“三目录”
是指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
根据规定,下图五类诊疗项目是不能报销的:
另外,床位费、急救车费、婴儿保温箱费、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门诊煎药费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务费用等等,都是不报销的。
最后,有些进口药物和医疗项目,疗效很好,但费用昂贵,医保也是完全不报的!
注:各地的社医保都存在上述三类*,只是各地报销比例数据略有不同,上图是以武汉的医保举得例子。
所以,如果大家想让孩子享受更高水准的医疗保障,那么为孩子购买商业健康医疗险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平险的保障与不足
学平险全称中小学生平安保险,属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也是团体保险的一种,是幼儿学生意外伤害保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附加住院医疗保险的简称,是少年儿童投保范围最广,最便宜、最普遍的一种保险。
学平险的存在,是为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安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减轻学生家长和学校遭遇意外风险的经济负担。
1.保障范围
学平险往往在学生入学时自愿投保,由学校代为收取保险费或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准备好,家长只需交纳几十元的保费,孩子就可以获得包括意外伤害(伤残和身故)、意外伤害医疗以及住院医疗在内的多项保障。
2.学平险的不足
学平险虽然与医保一样,都有着保费低的优势,但保险性质不同,也都有着保障不充足的缺点。
学平险虽可以对自费医疗部分予以进一步补充,但在医疗等方面保障的金额整体还是较低的,且意外身价方面的保额也不高,一般不超过5万,总体而言,学平险也是基础保障,保障力度远远不够!
因此,即使孩子有了医保和学平险,还需补充和完善少儿商业保险。
商业少儿险可以弥补学平险和医保在重大意外、重疾、特病以及高端医疗服务方面的保障不足问题,也可以弥补医保保障低、范围窄的缺点。
专于保、精于险、诚于心,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保险的困惑,或者需要保险T博士为您量身定制最适合的保险方案、推荐优质的保险产品,或者您购买了保险有理赔方面的任何困惑,都可以点击“菜单栏-联系博士”咨询保险T博士,博士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