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1:11
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的调查表明,中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10年的20.6次上升到2016年的35.3次。虽然各级医院都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宗旨,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什么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却陡然大幅升高呢?作为一名刚入职场的年轻医生,我感触颇深。
有关资料显示,医患纠纷中,真正构成医疗事故的仅在3%左右,绝大数纠纷是源于医患沟通不够和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沟通不足。医患关系紧张,双方都有责任,适当的换位思考是需要的。医疗服务是一项风险高、技术高、责任重的特许行业,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好多人把医患关系看成是消费关系,认为病人花了钱,就应该像顾客在商场购买商品一样享受退换货的待遇,得到100%的满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觉得医患关系是在诊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前提是病人以康复疾病为目的,医生以救治病伤为己任,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战胜疾病。医生不能因为病人没钱而见死不救,病人也不能根据付出钱的多少要求医生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任何一个医学专家都不敢也不能做出这样的承诺。所以,医患关系绝不是消费关系,把医患关系当作消费关系只会加重医患关系的紧张和恶化。
与过去相比,患者已经从被动的接受治疗者变成了日益主动的医疗消费者,他们要求得到更为方便、及时和满意的医疗服务。由于患者对现代医学认识的不足,往往对医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一些患者以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认为既然医院是治病的,那么治不好病,当然就是医院和医生的错。其实,医生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对一些疑难杂症,在某种情况下,医生也是有心无力。不少患者看待医院、医生,常常是只看重结果不看过程,尤其是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出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少医疗纠纷就是因此而起的。其实,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与医生的医术和责任心无关。患者对此缺乏认识,就会和医生产生矛盾。只有社会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依存,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为医护人员,对病人是否有同情心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病人总认为自己的病痛很突出,希望得到医生和*的同情,但医护人员常因为我们职业的原因而“司空见惯”,容易表现出淡漠,所以很多人认为“医生智商高,但情商不高”,也就感到医护人员缺乏同情心,他们就不会信任医护人员,就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很好的交流。作为医者特别要注意去赢得病人的信任,因为信任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病人能否与医务人员很好的配合。因此,我们医护人员与病人交流时,不只是讲者,而且也是听者,并且要会听,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无生命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病人,在谈话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收集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自己的谈话方式和言辞,当病人有所顾虑时,我们应向病人做出保密的承诺,这样也许才能让病人敞开心扉。
当前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大家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该水平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家看病难、看病贵。*及卫生机构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卫生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发挥*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改革医疗服务*、转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等。当今社会,新闻媒体是我们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引导,客观如实报道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不刻意炒作个别医疗纠纷事件,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健康的医疗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