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患沟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23:57
“以患者为中心”的口号提出来很多年了,那什么是“以患者为中心”呢?我们目前大部分医生能做到这一点吗?
一次我在讲课时就这个问题和学员互动,他回答说:“以患者为中心”就是“想患者之所想”。那我们再进一步追问:患者究竟想什么呢?他来看病就仅仅是为了想看一下我们医生所谓的疾病吗?
医者父母心的启示
古语云:“医者父母心”,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医生对待病人要像父母对待子女那样充满爱心。这一点我们医务人员一般都能做到。可以断言,没有哪个医生不希望自己的病人尽快康复。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建议大家好好想一想,在我们人生道路上每一个重大的决定,是否都顺从父母的安排呢?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事事都听父母的建议吗?父母给我们操的都是好心,我们为什么不买账呢?如果您已经有了孩子,再反思一下您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心,是不是孩子都愿意听从您的安排和建议呢?我们对孩子操的好心,孩子买账吗?如果不买账,那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父母也好,医师也罢,我们对孩子、对患者应该只是提点建议、给些指导,没有权力强制他一定要事事听从我们的安排。
这就提示我们医务人员,不要仅仅给予患者我们自己认为最好的治疗方案,而是要考虑病人所关注的问题。事实上,病人关注的是“疾患”,而我们医生关注的是“疾病”,病人关注的我们不会关注,我们擅长的不是病人关注的,这样能不出问题吗?
02.疾病和疾患有区别
对于任何一个患者来说,有疾病Diesease,主要指通过客观检查能发现的异常情况,也有疾患Illness,主要指患者的主观感觉。
医生往往重视疾病Diesease而忽略疾患Illness。病人往往重视疾患Illness,病人得了病以后,会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也有很多担忧(能不能痊愈?)、同时还很恐惧(会不会死?)。还有对治疗的期望,期望自己的病尽快好,不要留后遗症。还担心得的病对自己有没有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不舒服的时候,既有疾病也有疾患。但有的时候,有疾病没有疾患,比如经检查牙齿有浅龋,病人没有任何不适和担心。有的时候,有疾患没有疾病,比如病人说自己不舒服,可是经我们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你能说他没有病吗?
有一次,一位阿姨来门诊看舌头不舒服的问题,我给她做了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只是看到轮廓乳头有点大而已。我就问她:“阿姨,你有什么担心的呢?”她说:“我没有什么担心的,就是来看看是什么东西?”我接着问:“你是不是担心舌头上长了什么东西?”她说:“是,是。”我进一步问:“你是不是担心你得了癌症?”她说:“是是是。”我就反问她:“阿姨,你既然有这么多担心,我刚才第一次问你有什么担心,你为什么不直接给我说呢?”她说:“我就不想说那两个字(癌症),万一是真的,我可怎么办呢?!”我给她做了解释:“这是正常情况,(舌头轮廓乳头)有时大有时小,不是癌症。”她这才放心地离去。
03.医学模式转变对医生的要求
医生最擅长给出治疗方案,总想着患者来就是想要一个治疗方案,其实是错误的。患者最关注的是疾患,也就是我得的什么病(诊断)?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病因)?我得的这个病后果严重不严重(预后)?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医疗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而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疗模式了。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医疗技术治疗患者疾病了,还要用沟通技能关注患者的疾患。和谐医患沟通模式要求医生在沟通技能和医疗技术两个方面都要达到专业的程度,用医疗技术治疗患者的疾病Diesease,用沟通技能“话疗”患者的疾患Illness,也就是发现患者的疾患Illness,通过谈话的方式来消除患者的困惑、担忧和恐惧。
其实医患沟通就像医生和患者跳一曲双人舞,首先要听患者这次看病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顾虑,有什么担心,也就是关注患者的疾患,要以患者为中心,这个时候以患者说为主,医生听为辅,好像跳舞时医生围绕病人转。
明白了患者所关注的,了解了患者心里想的问题之后,接着要就疾病本身给患者解释或者澄清一下,也就是关注疾病本身,这个时候要以医生为中心,仔细询问现病史,以医生问为主,患者说为辅,以找出关于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关信息,好像跳舞时病人围绕医生转。
只有把沟通技能和医疗技术两个方面都做好了,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医疗技术和沟通技能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船之两桨,缺一不可。
医务人员不仅要会用医疗技术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要会用沟通技能关注患者的“疾患”,我们只有这样,医患关系才会逐步走上和谐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