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间的苏美之间的宇航事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4 08:4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51
1、太空:冷战引发的一个挑战
苏联与美国的冷战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1991年。两个*体系对立的大国试图寻找不冒任何军事对抗的风险而置对方于死地的方法,太空便是两个超级大国进行竞赛的战场。
冷战初期,美国与苏联都进行了太空竞赛的准备。1944年到1945年,两个国家就曾争夺过德国V2火箭的技术和设计火箭的科学家。甚至在此之前,双方就开始建设弹道导弹与核弹头武器库的准备。从1953年到1954年,焦点问题是谁将成为第一个造出能打到敌方领土的洲际导弹。这也是研制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至关重要的一步。
2、1955年7月:太空竞赛
1955年1月,莫斯科广播电台就已宣布,苏联将为发射人造卫星进行准备。同年5月26日,美国*局也批准了一项卫星工程,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宣布美国将发射卫星。应该说,在1955年年中,随着美苏关系的日益紧张,空间竞赛真正拉开帷幕。同年8月,在哥本哈根国际宇航大会上,苏联代表团发言人、苏联科学院行星际研究委员会*列·谢多夫(Leonid Sedov)简洁地向世界宣布:“苏联将首先发射卫星,而且这颗卫星一定比美国的大”。由于美国计划于1957年12月用先锋号火箭发射卫星,人们猜测苏联将于同年秋天,甚至在伟大的俄罗斯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百年诞辰的9月17日将卫星发射上天。1957年6月,在苏联首颗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的四个月前,美国*情报局(CIA)*阿·杜勒斯宣布:“美国情报机构的观点是,出于心理威慑的原因,苏联将竭尽全力成为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很可能是在1957年”。在1955年哥本哈根的宇航大会上,一个美国代表曾询问谢多夫:“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会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谢多夫微笑着回答道:“两者皆不是,第一个宇航员将会是一条狗,当然是苏联的狗!”
3、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了卫星竞赛的赢家
1957年,苏联在太空竞赛的第一仗中打了胜仗,他们于8月21日发*第一颗洲际导弹,10月4日又发*人类的首颗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苏联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苏联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占据了压倒西方的优势。它给世界尤其是美国一个极大的意外:没有人预料到苏联能这么快就发射一颗卫星。美国国际地球物理年委员会*约·卡普兰博士曾说过:“如果苏联能够发射一颗83千克的卫星,就说明他们还有能力发射一颗比这重得多的”。虽然如此,许多美国人真的把这一事件当成了笑话。一个五角大楼*甚至把苏联的卫星看成“任何人都能发射的一堆废铁”。但是,苏联发射卫星代表着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观念在美国已经根深蒂固。
此时,冷战已经全面展开,苏联凭借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取得了外交上的优势。苏联外交*A·葛罗米柯在卫星发射后仅一小时要求会见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会见的三个小时中葛罗米柯以报告式的口吻对杜勒斯说:“国务卿先生,您的情报机构可能已经向你汇报,苏联科学家已于今天下午发*第一颗人造卫星”。
4、1958-1968:苏联在月球探测器竞赛中取胜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月球成为苏联与美国竞争的主要目标,两个超级大国的太空竞赛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美国在月球竞赛中首先踏上征程,1958年8月17日美国发*首颗月球探测器,但不幸失败了。苏联同年9月23日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与美国的具有相同命运。从根本上说,这些月球探测任务都源于民族尊严问题,早期美国发射的先驱者、徘徊者探测器以及苏联第一颗月球探测器主要出于*目的。经过几年之后,美国月球轨道器和苏联的月球号探测器才回到执行科学任务正轨。
1961到1968年,苏联在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的竞赛中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可以说到1965年为止,苏联屡战屡胜;而美国则在军事航天和空间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5、美国为登上月球做了充分的准备
早在1958年美国陆军弹道导弹局与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就开始计划制造载人登月箭。同时他们也考虑运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特别是液氢发动机。这些早期工作在美国日后成功的阿波罗载人登月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959年年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在1970年之前以260亿到380亿美元的花费进行载人环月飞行的计划,这个计划被艾森豪威尔总统否决了。
艾森豪威尔的*人约翰·肯尼迪总统对载人环月飞行计划有很大热情。他曾向苏联建议,双方在这个项目上进行合作。然而,两个严峻的事实改变了肯尼迪总统的想法: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首位航天员;不久爆发了古巴事件,这两件事都使美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损伤。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在国会上向世界宣布:“美国将在十年之内致力于将人送上月球,并将其安全送返地球。”
土星/阿波罗项目估计需要花费250亿美元(大约是今天的1200亿美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预算从1960年的5亿美元增加到1965年的52亿美元,达到了5.3%的美国联邦预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人员的数量也迅速增长,从1960年的1万人增加到1966年的3.6万人。同一时期,美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工作人员增加了10倍,从36500人增加到376000人。超过2万家企业参与了阿波罗计划。仅制导系统的陀螺与加速度计的生产就需要2 000人。200多所大学也投入到载人探月活动中来。估计将近1千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阿波罗计划。
1962年夏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建成了位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载人航天器中心(1973年改名为约翰逊航天中心),用于设计阿波罗飞船,训练航天员和控制载人飞行。1961年10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创建了位于新奥尔良州的密西西比测试站,用于进行运载火箭第一、二级的验收试验。1961年9月7日,在新奥尔良州的另一个米丘德装配站建成,用于土星1B和土星5运载火箭第一级的装配。密西西比测试站和米丘德装配站都接受负责运载火箭设计、开发与试验的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MSFC)的管理。
最后一个主要的决定是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建立一个发射控制中心,用于运载火箭的最后装配和发射。1963年11月29日,这个中心改名为肯尼迪航天中心。
在阿波罗计划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美国与苏联继续在载人飞行方面进行激烈的竞争。他们各自的飞船联盟号和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使两国家在对任何探月任务都很关键的交会技术与变轨方面得到了完善。
由于1965到1966年的双子星座号计划,美国逐渐赶上了苏联,甚至在诸如长期飞行等领域超过了苏联。总之,美国有信心达到他的最终目标:把人送到月球上。
6、苏联的月球战略
1964年8月,当美国在载人登月计划上已经取实质性进展时,苏联才确立了载人月球探测计划,并提出将实现两个重大目标:(1)1967年,用质子号重型火箭发射“探测器号”载人飞船(L-1),实现载人绕月飞行目标;(2)在1967到1968年间,由科罗廖夫负责的N-1运载火箭和L-1飞船将把一名苏联宇航员送上月球。美苏两国载人月球计划的主要差异在于,美国集中于一个计划(土星/阿波罗计划)实现两个目标,而苏联致力于两个计划,将力量与资源分散了。
7、1967-1969:美国与苏联并驾齐驱
1967-1969是美国与苏联载人月球计划的最后阶段。
美国的1967年是以悲剧开始的。1967年1月27日三名宇航员在阿波罗1号飞船指令舱的大火中丧生。这一事件使阿波罗计划推迟了几个月,人们甚至开始怀疑肯尼迪总统在十年内完成载人登月的计划是否能按时实现。尽管有些延迟,土星1、土星1B和土星5号运载火箭计划和阿波罗计划的进展还能尽如人意,1962-1967年的所有17项任务均获成功。
在苏联,“质子/探测器”号绕月飞行任务系列于3月被取消。1967年的四次发射都以失败告终,这使“探测器”计划延期了,同时N1-L3计划也同样出现了困难。这回轮到苏联经历悲剧事件了:1967年4月,航天员符·卡马罗夫在“联盟”号飞船的第一次任务中丧生。不过,苏联还是于同年10月完成了两个“联盟”号飞船的首次自动交会。
美国航天员1968年12月24日首先到达月球附近,并在沿环绕月球的轨道进行飞行,从而美国首次赶在苏联前面在探月的里程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面对美国的成功,苏联终止了“探测器”计划。虽然在1968年9月苏联首先使生物物种乘“探测器”5号飞船实现了绕月飞行并返回地球,但这些生物仅仅是海龟和昆虫,与阿波罗8号的成就相比逊色得多。
8、1969-1972:美国获胜
1969年2月21日,苏联的N1-L3在首次发射时以爆炸告终,同年7月3日第二次发射再次失败。而这一年对于美国来说确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圻美国在月球竞赛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969年7月21日,美国航天员尼·阿姆斯特朗和布·奥尔德林成为首先在月球上行走的人。此后从1969年到1972年,共有12名美国航天员在月球上实现了登陆。虽然1970年命运不佳的阿波罗13号没有完成登月之旅,但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仍取得了*的成功。美国经过12年追上了苏联,夺取了太空竞赛的重要的奖牌。
放弃载人月球计划后,将月球探测的重点放到能够进行自动采集月球样器和进行月面巡视探测的月球车计划上,苏联此后开展的月球探测计划证明,苏联能够在不使航天员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进行广泛的探测活动。在1970年到1976年期间,苏联继续利用在探月竞赛期间积累的知识,不断向月球发射探测器。这些无人月球探测器为苏联带回了330克月球标本,而同时美国航天员总共搜集了380千克。
9、1975年到1991年:小冲突不断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太空竞赛并没有完全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期,两个国家在“礼炮”号和“天空实验室”空间站计划上继续展开了竞争,后来几年两个国家都研制了航天飞机。美国航天飞机于1981年进行了*航,而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在1988年进行了第一次太空飞行。
10、空间竞赛时代的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产生了俄罗斯和独联体,空间竞赛的时代结束了。今天,原苏联的质子号、天顶号、联盟号等运载火箭都由俄罗斯和美国合资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海上发射公司等国际公司经营。美俄两个航天大国都在为建立国际空间站通力合作,而美国的宇宙神3运载火箭的核心部件RD-180液体火箭发动机则来自俄罗斯。
在百科还有别的方面资料:http://ke.baidu.com/view/233379.htm?pf=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52
简单的例子就是苏美争夺登月和星球大战计划
你可以看看下面的书
《苏美宇宙大对抗:目击者的见证》
-目录:
格·谢·霍津及其航天人文观
作者寄语
序 进入宇宙……为了称霸地球?
第一章 俄罗斯、宇宙与未来
第二章 宇宙边界的姗姗来迟者
第三章 一切为了在宇宙的胜利
第四章 兰德公司向宇宙进军
第五章 艾森豪威尔、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航天意图
第六章 世界地图上的航天设施
第七章 约翰逊总统在纳什维尔?�杂种?
第八章 各大洲的航天之路
第九章 地球之外的军事平衡
第十章 宇宙使者在地球上的命运
第十一章 航天竞争中的骄子
第十二章 航天商品和服务价值几何?
第十三章 航天合作:死路与生机
代结束语 与齐奥尔科夫斯基对话
苏美宇宙大对抗:目击者的见证-简介:
各个时代,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插上翅膀征服时空,拓宽知识领域,探求宇宙奥秘。20世纪中叶,实际开发宇宙空间终于拉开序幕。那些令人难以忘怀岁月里发生的种种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然而不对忘却的是,偌大的地球上只有两个国家——苏联和美国——成为20世纪下半叶的航天大国。令人遗憾的是两国领导人首先关注的是军事*野心和意识形态。今天是反思争夺地球和宇宙霸权竞争的时候吗?本书作者从实现现代航天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想以及航天活动的人文观中,看到了摆脱技术统治文明发展绝境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