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风景如画》读书笔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3 02: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40
在我读这篇散文时,首先看了文末的时间,因为这是17年代的散文,此时的散文一定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了解这个,便会便于我对整文的把握,该文写于1956年9月,这是一个“散文复苏”的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双百方针提出,文学界有了短暂的繁荣。
该文第一段一段写出了作者个人对“风景如画”的理解,笔触非常自然,轻松,并且引出在绍兴的鉴湖,这是一种比较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鉴湖风景如画”,先从“风景如画”入手,再引出鉴湖,文似看山喜不平,这样就稍微有一点起伏,并且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该文第二段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青山绿水,风景优美,风景和人文一派祥和,自然成趣,读出了一种种似乎置身在世外桃源一般的怡然自得。作者用了总分的结构写。首句一词“实在可观”,统领该段。在该段中有一句说,“跨湖桥在抗日战争中被毁,但有爱国诗人题词地方仍然还在”,这句话在我看来是作者内心的写照,虽然中国受过战争的洗礼,但如今无恙,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国儿女的爱国情,如今安在。作者又通过“魁星阁”“三眼桥”,柏树,松树等意象来说明鉴湖的特别之处,各个景物相映成趣,然后又拿鉴湖的会稽山脉与著名的风景奇特的峨眉山作对比,同样都是,“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奇特景观,峨眉山使人透不过气来,会嵇山却使人眼开眉展,爽神悦目。这种对比将鉴湖的景色抬到很高的地位,令读者神往,但与此同时,是作者呼之欲出,藏不住的喜悦,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作者的心中也一定是眉目舒展,喜笑颜开的。
第三段开头一句“绍兴是我的故乡”,乍一看没头没尾的,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形散,这一段,说明鉴湖并不陌生,以前从没感到这样过,只是自己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有一种经历了沧桑,才看到眼前的幸福这样的意义,细细揣摩,颇有哲理意味。
第四段点明自己得到的一个感悟,“静观万物皆自得”,这段是承接着上文的哲理意味的。第五段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的歌颂,精神上的愉悦,由衷的因解放而得到的快乐,这一段开头的新社会,是承接上文的“原来在旧社会”,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下我的不同状态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的赞美。
这篇散文首先在主题思想内容上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的,热情讴歌了新社会的到来,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其次,在写作特点上,符合散文形散而魂不散的特点,并且处处有伏笔,很清晰的感受到了作者的心境,最后再写作技巧上,借景抒情,自然的引出下文,总分的结构,在文章安排上,处处可以看到作者的巧思,运用了对比,
寄情于景等等,该文是一篇散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