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大象里,哪些是表现人与大象关系和谐共处,息息相关的句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2 23: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03
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说,中国动物种类的多样性一直掩藏在神秘之中,也许唯一的例外就是大熊猫了。作为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标志,大熊猫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认知度极高。中国*一方面大规模、高成效、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一方面在四川省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拯救濒临灭绝的大熊猫,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孕育大熊猫,使这种黑白相间、惹人喜爱的大熊跃升为世界级明星。
来到中国之前,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程度会是如此之高,直到有机会去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和那里著名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旅游,我才认识到中国的物种竟是如此丰富。同样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中国*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拯救濒临灭绝的地区性动植物。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由热带常青雨林、热带季风森林、华南虎(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地区)和“野生”大象组合而成。
在去西双版纳旅游之前,我一直以为像大象这种在森林里相当罕见的野兽和其他植被只能在亚洲所谓的“热带”地区才可以找到,比如泰国和印度,但绝对不会是中国。而现在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个想法是多么地错误。
在游玩过程中,我被告知将有绝佳的机会可以在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中,也就是所谓的“象谷”中,近距离观察“野生”大象。当我和朋友无意中看到大象们在流经象谷的一条小河里尽情地享受着自己的“泼水节”(傣族有名的庆祝方式)时,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是如此幸运!
我和朋友都认为能在大象的天然栖息地观察到它们的一举一动是种非比寻常的特权,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是我们将终生难忘的记忆。
然而,随着十一国庆节黄金周(10月1日至7日)期间大量游客的到来,和谐的环境和自然的静默却在顷刻之间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有些游客想与大象近距离、单独合影留念,他们根本就不理会受惊的大象发出的警告声,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有些游客偶尔会向大象投掷石块或者对着大象高声喊叫;还有些在夜间游玩的游客会用刺眼的手电筒直接照射大象的眼睛。所有这些惹火的举动和无知的挑衅使得强壮的大象伤人的事件屡次发生。
我本来十分渴望在次日清晨再多拍些大象的照片,可是人类如上所述的种种行径却迫使象群连夜转移,从此不见了踪影。
在唐锡阳及其美籍妻子马霞(原名玛西娅·B·马科斯)合著的《环球绿色行》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在西方国家,人们对待野生动物是非常友好的……”
为了在中国公众中形成一个类似“自然精神”的意识,有关方面必须开展大规模的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道德”运动。而此项运动开展的最佳时期应该始于儿童早期教育阶段。否则,自然环境及生活在此的野生动物就将像城市里那些大型“户外”动物园一样,无法带给人们那种焕然一新的活力和纯自然的享受。
在中国,参加生态旅游以及到诸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类似动植物保护区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而在其环保观念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必将逐渐导致自然界的特征日益退化、甚至毁灭。
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在自然界与人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大象密码”,使二者能够有效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欣赏。让我们把“大象密码”牢记于心,视之为一种约束自己在自然界行为的礼节。最终,我们都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