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4 04: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51
游牧民族的居所:蒙古包
草原之子 作品
~
辽阔的蒙古高原,苍苍蓝天,茫茫原野,蒙古人的 历史 源远流长。“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更是贯穿蒙古人的一生。
蒙古包是游牧人家温暖的居所,蒙古包是了解游牧蒙古人的窗口。2015年7月1日,蒙古包被自治区*确定为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并向 社会 公布。
说到蒙古包,不能不提这个名称的由来。自古以来蒙古人和其他一些民族称这种房子为“格日”,到了17世纪,因为满族人把"格日"称为“蒙古包”,蒙古包这个名称被广泛接受。
在古代,蒙古包被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
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
这一居所的早期形式曾被更早的亚细亚游牧民族所使用,后来许多游牧民族都使用过它或类似于它的住屋。
以木杆儿为主要支撑材料的人类早期建筑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歇仁柱式(在鄂伦春语里歇仁柱为“木杆屋”之意),即尖顶、用兽皮或树皮、草叶子做苫盖。
另一种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顶圆壁,主要用毛毡做其覆盖物。
蒙古包的*设有供饮炊和取暖的火炉,烟筒从包顶的天窗出去(古时没有火炉和烟筒,一般都是在帐幕*生火,烟从天窗出去)。蒙古包地上铺羊毛毡。包门口和火炉旁铺以牛皮。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的民族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它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距今两千余年前,自匈奴时代起蒙古包就已经出现,一直沿用至今。经过几千年,穹庐经过匈奴以后的多个民族传承、改造,不断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每到草长莺飞之际,牧民们相继挑选水草丰美的地方搭包放牧,自然形成一个游牧部落群体。
带着浓郁特色的蒙古包,空间分三个圆圈,东西的摆布分八个座次。不仅八方都有安放东西的地方,正中还有安排香火(灶火)的地方。
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蒙古包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蒙古包衍生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也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承载着蒙元文化和 历史 记忆的游牧部落越来越少见。如今,游牧人家的居所大多已不再用蒙古包,而被更便捷、更坚固、更耐用的铁皮木板房所取代。
那种用木料和皮毛为材料而制作的蒙古包,也为砖木、钢铁、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所取代,并更多地出现在一些 旅游 景区中。
而且,蒙古包的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景区为方便 旅游 团体集体聚餐,还搭建了可容纳百人的现代大型蒙古包。
现在,随着蒙古族游牧习俗向定点放牧或舍饲半舍饲转变,蒙古族人民几乎完全定居在砖瓦房或楼房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蒙古包只能在那些 旅游 区才能见到了。
内蒙古 旅游 摄影家协会
一份展示内蒙古 旅游 摄影成果的在线读物
neimenggulvyousy@163.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者投稿请给我们写邮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