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误国:为什么历朝历代商人在中国不被重视的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2 05:3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38
商人在中国古代历代就是误国亡国重要因素之一,商人在中国几千年来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原因如下:《资本论》中提出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按五个阶段的顺序发展的学说,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和*主义社会。把历史阶段划分进行研究是可以的,但认为,人类社会按此顺序发展则是错误的,马克思还是受西方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把用于死物(科技)的思维用在人类社会上,忽略了人类思想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以局部代替整体,以偏概全。几千年来,佛教、*教、*教等,上面五个社会都存在,如何区分先进和落后?
马克思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几十万字的《资本论》论述剥削的本质和资本的罪恶,但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只用几百字就深刻提示出资本的罪恶,并深刻的多得多。
二千多年前吕氏春秋《上农》篇开篇就直指重农的意义说:“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徙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它接下来就说了三个理由来支撑这个“志”:“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从事农业的人性情朴实,这样的人容易治理,从而边境就会很安定,不会有*乱,统治者的治理就会受到人们的尊崇;从事农业的人性情厚重,厚重就不会营私结党,国家的法令才会行之有效,国家力量就容易凝聚;从事农业的人资产固定而不愿意轻易迁徙,这样就能死守本地而不会有迁逃的心理,就会对国家忠心,因此能够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而与从事农业的人相对应的就是“事末”之人,“事末”也就是商人,现在所说的资本家、银行家,大量经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私有化。
《上农》同样指出这些人对于统治的危害:“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意思就是说“事末”之人的财产多,容易迁移到别处,一旦国家有难,那么他们就会想要逃跑,不会对国家尽忠;“事末”之人多讲究灵活异常,就会很狡诈,不会遵从国家的法令,钻统治者的漏洞。
韩非认为工商之民是五蠹( dù )之一,就像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yǔ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大意是:那些工商业者,制造粗劣器具,积累奢侈资财。囤积居奇,待机出售,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上述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君主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不广罗刚直不阿的人,那么。出现国破家亡,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为怪了。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重农抑商,都知道商*都投机取巧,奸商狡诈,所以就不会出现单纯以经济研究为主的经济学家。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出现经济学家,是中国人愚蠢吗?是因为中国人太聪明了,太知道经商会给社会、国家带来很大的危害,所在商人,在中国几千年来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社会地位。
但现在商人变成了企业家、银行家、金融家,其实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全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38
你要知道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农业才是立国的基础,农业税收是朝廷的主要收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重农主义是必然的,重商主义根本没有发展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