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劳技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5 02:1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43
我认为呢,可以让学生多做社会实践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43
从现在开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众多的问题,一是缺乏计划性,二是针对性目的性不强,三是没有连贯性和持续性。为此,特与大家交流我校活动课设计,以推动校本课程规范推进。
一、 意图
1、地域性:西部边远地区农村中学,从经济实力和信息技术来看,几年内是很难有本质性变化的,因而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西部边远农村的地域性特点。
2、实效性:力求让学生在活动课中知识总量得到增加,原有知识储量得到整合,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3、持续性:一是体现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二是做到活动有持续开展。
4、目的性:让校本活动课程充分体现人本性、人文性。
5、综合性:使校本活动课程成为各学科整合的平台。
6、创造性:给学生创造“创造性”场境和“创造性”空间。
二、 内容
1、建“精神林园”
利用农村岩石多的优势,将学生自己的精神寄物雕刻在大型岩石上,建成一座“精神园”。
2、建“生肖林园”
利用大型水泥墙雕刻生肖图,或者利用大型石块雕塑生肖图。
3、建“文化林园”
用水泥墙或者巨石,雕刻古诗词歌赋、图案、名人头像(选择、放大、拓印、雕刻)。
4、建“垃圾房子”
将硬垃圾做砖,将白色且能融化的垃圾融化后做粘合剂,建“垃圾房子”。
5、建“小花园”
现在每所学校都有花圃草坪,我们可以划到班级,利用其资源开展校本活动课。
6、建“小农场”
农村中学,土地一般不成大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其优势开辟小农场试验基地。
7、建“泥塑印章”
场地材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8、建“瓦片雕刻”
就地取材,简便易行。
9、“根雕”
就地取材,简便易行。
10、学生动物园
利用剩饭菜,养小动物。
……
三、 实施步骤(以“建精神园”为例)
1引导学生认可:必要性——好处,持久性——困难。
组织学生规划:三年完成,时间分配要反复论证。要有数据性依据,要形成文字规划。规划从格式到内容均要做到规范、合理、科学、全面,便于操作。
2实施学生规划:
选择自己的精神寄托物:如:山、水、风、云,龙、虎、鹰、鹿,梅、竹、松、鹤,……
将自己或者小组所选寄托物雕刻成作品。
(1)收集材料,多种比较。查阅图书资料;网上查阅;请教老师和家长;写信请在外打工的买专著阅读;写信请教大学教授、专家……收集大量的素材。展出讨论、评价、建立档案。(时间:一学期)
(2)比较论证。通过整理、分析、比较收集的大量材料,做作出取舍,尤其鼓励创造。形成论文——所选理由。展出、评价、完善档案。(时间:一学期)
(3)图案的收集、筛选,尤其鼓励创造,(包括色彩的选择)并形成文字材料——说明理由。展出形、色图案及文字材料,评价、完善档案(时间:一学期)
(4)如:地点选在小河里。确定岩石,丈量尺寸,做出规划图纸,按比例放大图案,拓印在选定的岩石上。过程中特别要鼓励创造。做好过程记载并存入自己整理的档案。(时间:一学期)
(5)查资料学习岩石雕刻技术,请当地师傅教实际操作技术,并鼓励创造,并形成书面文字。完成雕刻作品。完善个人档案。
说明: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参与活动——教师要与学生一样收集素材,整理档案,书写论文,参与展出,参与评价;可一人也可多人;上述时间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不搞齐步走);该课程要与其他学科一并纳入学生的学习评价。
四、 意义
1、不需大的投入,便于开展,适合农村实际。
2、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都只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并作适当的引导。
3、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
4、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沟通能力,口头和书面的表述能力,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能力,动手能力等。
5、没有教材束缚,一切要靠学生自己,因而有利于发掘学生潜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培养爱劳动观念。据调查现在有60%的学生不爱劳动(美国至今还保留有苦难教育)。[/tr]
活动课是新事物,很有研究价 我认为呢,可以让学生多做社会实践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45
从现在开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众多的问题,一是缺乏计划性,二是针对性目的性不强,三是没有连贯性和持续性。为此,特与大家交流我校活动课设计,以推动校本课程规范推进。
一、 意图
1、地域性:西部边远地区农村中学,从经济实力和信息技术来看,几年内是很难有本质性变化的,因而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西部边远农村的地域性特点。
2、实效性:力求让学生在活动课中知识总量得到增加,原有知识储量得到整合,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3、持续性:一是体现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二是做到活动有持续开展。
4、目的性:让校本活动课程充分体现人本性、人文性。
5、综合性:使校本活动课程成为各学科整合的平台。
6、创造性:给学生创造“创造性”场境和“创造性”空间。
二、 内容
1、建“精神林园”
利用农村岩石多的优势,将学生自己的精神寄物雕刻在大型岩石上,建成一座“精神园”。
2、建“生肖林园”
利用大型水泥墙雕刻生肖图,或者利用大型石块雕塑生肖图。
3、建“文化林园”
用水泥墙或者巨石,雕刻古诗词歌赋、图案、名人头像(选择、放大、拓印、雕刻)。
4、建“垃圾房子”
将硬垃圾做砖,将白色且能融化的垃圾融化后做粘合剂,建“垃圾房子”。
5、建“小花园”
现在每所学校都有花圃草坪,我们可以划到班级,利用其资源开展校本活动课。
6、建“小农场”
农村中学,土地一般不成大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其优势开辟小农场试验基地。
7、建“泥塑印章”
场地材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8、建“瓦片雕刻”
就地取材,简便易行。
9、“根雕”
就地取材,简便易行。
10、学生动物园
利用剩饭菜,养小动物。
……
三、 实施步骤(以“建精神园”为例)
1引导学生认可:必要性——好处,持久性——困难。
组织学生规划:三年完成,时间分配要反复论证。要有数据性依据,要形成文字规划。规划从格式到内容均要做到规范、合理、科学、全面,便于操作。
2实施学生规划:
选择自己的精神寄托物:如:山、水、风、云,龙、虎、鹰、鹿,梅、竹、松、鹤,……
将自己或者小组所选寄托物雕刻成作品。
(1)收集材料,多种比较。查阅图书资料;网上查阅;请教老师和家长;写信请在外打工的买专著阅读;写信请教大学教授、专家……收集大量的素材。展出讨论、评价、建立档案。(时间:一学期)
(2)比较论证。通过整理、分析、比较收集的大量材料,做作出取舍,尤其鼓励创造。形成论文——所选理由。展出、评价、完善档案。(时间:一学期)
(3)图案的收集、筛选,尤其鼓励创造,(包括色彩的选择)并形成文字材料——说明理由。展出形、色图案及文字材料,评价、完善档案(时间:一学期)
(4)如:地点选在小河里。确定岩石,丈量尺寸,做出规划图纸,按比例放大图案,拓印在选定的岩石上。过程中特别要鼓励创造。做好过程记载并存入自己整理的档案。(时间:一学期)
(5)查资料学习岩石雕刻技术,请当地师傅教实际操作技术,并鼓励创造,并形成书面文字。完成雕刻作品。完善个人档案。
说明: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参与活动——教师要与学生一样收集素材,整理档案,书写论文,参与展出,参与评价;可一人也可多人;上述时间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不搞齐步走);该课程要与其他学科一并纳入学生的学习评价。
四、 意义
1、不需大的投入,便于开展,适合农村实际。
2、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都只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并作适当的引导。
3、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
4、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沟通能力,口头和书面的表述能力,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能力,动手能力等。
5、没有教材束缚,一切要靠学生自己,因而有利于发掘学生潜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培养爱劳动观念。据调查现在有60%的学生不爱劳动(美国至今还保留有苦难教育)。[/tr]
活动课是新事物,很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