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4 21: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20:33
家庭教育七张牌:正确
正确
部分家长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有不闻不问的,有过度关怀的。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十分有害,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看到不少隔代教育出问题的家庭,非常令人痛心。父母为了工作,或者贪图享受,将孩子扔给上人。偏偏上人又非常地疼爱孩子,溺爱孩子。于是作威作福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了。再后来的情况,就不好说了。
严是爱、松是害
2011年12月2日,扬州仪征的大仪镇周广金老人(2011年64岁,属鼠)和我谈起一桩严是爱、松是害的真实事情。
瓦匠周广金,一九八几年曾在苏北盱眙为一户人家砌房。房主老家是扬州市邗江黄珏人,在盱眙66车队工作,家境很好。砌房时房主一家处于忧伤中,原因是他们30多岁的儿子犯了罪被叛处死刑。公开*决的当天,会场人山人海。他的儿子要求最后与妈妈见一次面,*机关同意了他的请求。见到妈妈后,他请求妈妈喝最后一次奶,妈妈答应了。但他却咬掉了妈妈的*,他说:如是不是妈妈的溺爱,他不会有今天的死。
这位瓦匠师傅亲眼目睹现场发生的一切,他一生都不能忘怀。他常常劝导他的儿子、儿媳千万不能溺爱孩子。
学习伟人痛遭暴打
我大堂哥己有五十岁了,但学生年代发生的一件事至今不能释怀。他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在课上讲:“**,学生时代为训练自己的读书定力,主动到湖南长沙的城门洞里,车水马龙干扰大的地方学习。”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后,个个心潮澎湃。次日,堂哥约了几位庄上同学,一齐步行到几公里远的扬州 汽车 站读书,直到很晚才回到家。
几位家长看不到孩子,急透了。孩子回到家了,那容分说,再说说了也无用,个个一顿打,大堂哥他享受的是一顿暴打。
可以靠在柱子上,但不要靠别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经常对亲人、朋友等周围人说:“可以靠在柱子上,但不要靠别人。”
我认识一个人,他却不是。他的小孩成绩一塌糊涂,学习表现也显得十分麻木。然而他不以为意,认为小孩子素质高低无所谓。他哪里有这个量呢?他说他有“保险”,家里有硬绑绑的后台。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我不知道,这个硬绑绑的后台是不是颗长青树?
一门率先突破,门门跟着进步
我上初二,期中考试数学我得了19分。因畏惧严父,便认真学习数学。哪知数学一门赶了上来,树立了学习信心,带动了其它学科向前进。
小孩三四年级时,我依照“一门率先突破,门门跟着进步”的思想,抓孩子学习。
恢复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胡适的母亲
文化名人胡适4岁时父亲病故,母亲独自一人担当起对他的家庭教育。胡适在回忆录里记下了这样一幕:“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她醒来坐了多久。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胡适从4岁到13岁,在老家乡下,正是有母亲的严格行为训练下,他做人和做学问这两方面都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力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之为道”。
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疑,而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地习练。
次一等的人听说“道”后半信半疑,时而放在心上,时而淡却忘记。
还有一种人听说“道”后,不仅完全否定,而且还鄙视、讥笑。
社会 中有不少人将孝道斥之为封建迷信,不信“孝”的力量。我常和一些人讲,在“孝”方面多投入,自己永远不吃亏。但当你做了,你就明白了书中的道理。
信力是强大的!
信者有成就!
链接——说真话
说真话:我现在很少看书,但心中常生“智慧”。
这个“智慧”不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所讲的大智慧,而是指的人间小开悟。
说真话:这小开悟得益于一个字“孝”。
孝是孙悟空,能七十二变——能变为悌,能变为忠,能变为信,能变为礼,能变为义, 能变为智,能变为仁……
你信么!
一天三骂
1991年,我从学校毕业,叔叔便将我安排进了一家刚刚创办的合资企业。当时合资企业,在我们扬州还比较时髦。这家企业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占90%,上班时大家可以听音乐,还可以跳舞。我天天开开心心地去上班,高高兴兴地回家。
时间不长,父亲坚决反对我去这家企业上班。一天三骂,早上未起床时骂,晚上吃饭时骂,白天在家中午吃饭时骂。
就这样,父亲一天三骂,骂了两个月。想不通的我得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一直到现在,我都深受其苦。
父母要求
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提醒自己,约束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孩子小学阶段,我我曾作了几条父母要求。
宁做浪子,不做呆子
一对父母以“宁做浪子, 不做呆子”的方法教育小孩。小孩“素质”还不错,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自小就显现出了过人的混世能力。
小孩踏上 社会 之后,长期和一帮混混厮守、疯玩,最后差一点进了派出所。父母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紧急刹车,紧急管控。他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方位地“绞杀”小孩的闯劲。
遭到四面围堵的孩子被强行切断了污染源,加之父母慢慢引导终于悬崖勒马,安守本份,踏实上班。
熟悉的人都认为这个小年轻与以往相比,大相径庭,简直变了一个人。
这一反一复完全是父母不同家庭教育方法的结果。
古训: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下,了无可得。为人父母,应当警醒。
树大自然直
一天晚上,一父亲和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为某件事情展开了“激烈辩论”,结果这位父亲“论战”失败。气愤不过的父亲,认为女儿太幼稚,不管不行了,当场掀了女儿两个耳光。
在场的邻居有人直言女儿太无理,也有人批判父亲太过分。
以前,这位父亲一直是抱着“树大自然直,*自然好”的思想,认为孩子的小毛小病很正常,无须多加管教,不良习气长大了自然会改好。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无情的事实给了这位父亲坚决否定的答案。
链接1——孩子是颗小树苗
1、拔苗助长:等不及自然长大就人为地拔高,比方说有些父母不科学地早教。
2、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除了孩子的天性好,家庭氛围好, 社会 环境好,特别是家人榜样做得好外,一般情形容易出问题。
3、小心呵护:修枝、打杈、培土、施肥、浇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链接2——桑树条子从小扌月
*时期,扬州高邮乡下有一对夫妻,家境不错。中年得子后,双双宠爱小儿。据说孩子吃包子只吃馅,面皮随手一扔从来不吃。
孩子长大了越发不像话,后来管不住了。再后来孩子离家出走了,没有了音讯。
老俩口找孩子,找啊找,一直找到孩子的母亲凄凉地去世,儿子都没有找到。
儿子的下落在哪里,对孤身一人的老父来说仍然是个谜?老父反复思量后最终决定一人乞讨,到处寻找他离散多年的儿子。
四处流浪,飘泊在外的儿子后来被一好心的大户人家收养,几年后,大户人家又把女儿嫁了给他,以继承家业。
一天,老父要饭要到了这大户人家。儿子认出了老父,便留下了老父,让他管理院外的大片桑园。白天只做一件事,将小桑树扌月 直,让桑树直溜挺拔地长——树不修,长不直。
儿子恨父不教,怨母不管。虽舍不得孤苦的老父,但始终狠不下心来父子相认。两三年后在妻子多次思想工作下,才重新认父。
注:桑树条子从小扌月(扬州方言“握”音),意思是小桑树枝干、枝条听人摆布,造型由人——既可扌月 直,也可扌月 曲。桑树长大后,枝条没有柔韧性,就不可以任意扌月。了。喻指教育孩子应宜早,迟了难有效果。
发火——高喉咙大嗓子
父亲脾气大,在外面事情碰到障碍了,方法一般是和人家发火,高喉咙大嗓子一顿喝斥。
这种场面我看到好几回,自小我就这么认为,大吵大闹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成年后,我用了几趟,每回都能把事办成。有了几次成功的经验,我真的这么认为,父亲这个方法太好了——父亲毕竟是闯荡江湖,跑遍大半个中国,见过大世面的人。
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知道:凡是人,皆须爱。高喉咙大嗓子地发火,“口法”低劣,千万不能用。我和孩子讲:宁可事办不成,也要始终与人家客客气气。
师傅要你打手巾把子,你坚决不去!
“师傅要你打手巾把子,你坚决不去!”
“晓得了:师傅要我打毛巾,我坚决不去!这话你们说了N遍了。”孩子笑咪咪地应答着贫嘴的父亲。
金属热处理中淬火是关键工序,什么样的温度将加工件送入炉中淬火,淬多长时间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过去,一些保守的师傅此时会借故支开徒弟,比方要徒弟出去打个手巾把子。而在当徒弟出去分把钟再回来后,淬火结束,没有什么好看的了。
教育孩子当从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开始——做人徒弟,理应尊敬师傅。“投机取巧”纵然可以赢得一时,但却可能输掉一生。
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比利时一家杂志社对本国60岁以上的才给进行了抽样调查,总结了老人最后悔的事:
——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
——70%的人后悔在年轻时选错了职业
——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
——59%的人后悔锻炼身体不足,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11%的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钱
脚盆扔得远远的
印度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叫罗睺罗。童年不懂事,有一段时间三番五次说谎,戏弄一些从远道而来的求道者。一天,释迦牟尼当面好好地将儿子教训了一番,并将房间里的脚盆扔得远远的。这可吓坏了调皮的罗睺罗,以后罗睺罗再也不敢和求道者说谎开玩笑了。
链接——弟子规:心中的一把戒尺
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但也不是没有批评,没有惩戒。一味说好话,只能适得其反。偶尔,孩子出现状况,我也会发火。但我的“发火”,表演成分的居多。我不是真发火,而是装作发火的样子。
鼓励、惩戒可以确定适合自家孩子的比例,我的方法为九比一。各个家庭情况不同,八比二,七比三,根据各家情况而定。“棒打出孝子,娇养出惯儿”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感谢弟子规!在当弟子规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中之后,在当弟子规成了孩子心中的一把戒尺之后,我就再也不和孩子发过一次火——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