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为什么会下诏退位?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0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7:44
隆裕太后为什么会下诏退位?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岁月嬗变,时光荏苒,皇后在太后和皇帝的身影之下,自然未在历史上留下任何足迹。很长时间她随侍太后,有意避着皇帝,此时光绪和慈禧的*关系表面上维持得还好,所以皇后未遇到大的风波。1908年初冬,光绪帝病危,在择定嗣君时,皇后的心又悬了起来。清朝皇帝是父死子继,只是光绪开了兄终弟及的先例,这一变更祖宗家法的行为曾引起朝野大哗,所以当初慈禧允诺将来光绪的儿子继承穆宗(同治帝),兼祧光绪。无奈光绪无子,只好从近支亲贵中选择。新君继承穆宗是肯定的,但能否兼祧光绪则没有把握,因为慈禧对光绪并无好感,如不兼祧,皇后就无法升为太后,地位将不伦不类。此时太后也已病重,她召集亲贵重臣,决定以醇亲王载沣长子溥仪继承穆宗为帝,果然未提兼祧之事,经张之洞恳请,又考虑到侄女将来的地位,才勉强答应溥仪继承穆宗、兼祧光绪。同时慈禧考虑到侄女能力有限,不可仿效自己垂帘听政,所以封载沣为监国摄政王,规定嗣后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不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逝世。 隆裕太后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1908年12月2日),溥仪登极,宣布明年为宣统元年,尊她为“兼祧母后”,上徽号“隆裕”,史称隆裕皇太后。此时载沣监国,隆裕虽无政权,但论地位则是万人之上,自可养尊处优。但这时资产阶级*如火如荼,载沣又推行“亲贵典兵”,搞出个皇族内阁,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不久武昌起义,载沣在万般无奈的情况起用袁世凯,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上台后又组织中外势力向载沣施加压力,迫使他辞职。至此,清王朝的军政大权就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了
袁世凯急于取得辛亥*的成果,软弱的*派也希望早日建立共和、完成*。经南北议和,双方议定:清帝退位、建立共和、优待皇室。命运把隆裕推上了历史舞台,面对作出拚命架势的满蒙王公,面对张牙舞爪的袁世凯的鹰犬,隆裕束手无策,军、政、财权她都没有,只有退位一途,但何忍断送大清三百年江山,唯有仰天痛哭,袁世凯要是在场,也一定陪着哭,还是一副忠臣的模样,但背后却加紧*宫。段祺瑞的通电、良弼的被刺,使隆裕触目惊心。1912年2月12日,她终于签发了大清王朝的最后一道上谕--《退位诏书》。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退位诏书写得虽然冠冕堂皇,而隆裕又哪里是心甘情愿地“退处宽闲,优游岁 月”呢?诏书读至一半,隆裕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百感交集,万剑穿心,王公大臣亦呜咽不已。
清王朝26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清帝退位虽为形势所迫,但无论如何,对此都应予以肯定。因为一则如果清室拒不退位,战争将延长,会给列强干涉以口实,再则,隆裕如果听信个别王公的劝说,退归满洲,对国家后果将更严重。当时清廷还掌握一支袁世凯无力控制的由满族士兵组成的禁卫军,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仍忠于清室,在东北有势力范围的俄、日两国都是君主国,都仇视*并乐于中国*。日本军阀甚至准备在清室北逃的途中“劫夺宣统皇帝,以他为中心搞满*立”,正是由于《退位诏书》及时发表,才使这一阴谋破产。
辛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却没给紫禁城内带来多大的变化。据《优待条件》规定:溥仪仍保有皇帝尊号,暂居宫中,每年由中华*供给岁费400万两。但隆裕的心情可想而知。加上她为节省经费,裁撤了一些宫中执役入员,颇遗怨谤,心情更坏。溥仪晚年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我给太后请安时,常看见她在擦眼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7:45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下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这是清宣统年间,向全天下公示溥仪退位的诏书。那个时候溥仪年幼,这封诏书自然不可能是由他拟定,而是由隆裕太后最后签署。隆裕太后这一纸诏书的颁布,代表着清王朝的灭亡的同时,也昭告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之久的封建君主*制度的灭亡。
对于隆裕太后下旨退位,时人对其皆为一片称赞之声,评价其为“女中尧舜”。《亚细亚日报》云:“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国民,当同情哀悼。”《中国日报》云:“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孙中山说她:“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相终始。”这一个个人都将其捧上了高处,但是实际上对于她而言,这些称赞的话语,每说一句,实际上就是在她的心上划上那么一刀。
作为一国太后,如果可以她怎么可能会签署退位诏书。她只是一个守旧的传统女性,骨子里其实是想要遵循旧制,遵守列祖列宗规矩的人。对于什么民主共和,根本不可能有兴趣。之所以签订了这么一封诏书,当然是迫于无奈,只有这么一个选择。
辛亥*的成功,民主派人士如燎原之火,席卷九州。人人呼吁共和,人人追求民主,谁能忍受还有这么一个封建的*皇权待在自己头顶上。各界人士,有越来越多的呼声,让宣统帝退位,民主共和。前有段祺瑞的通电、良弼的被刺,现在又有一个袁世凯如虎豹一样的在旁*迫,这种形式下,她只有做出退位的决定。
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就意味着是她亲手葬送了祖宗基业。所以她整日郁郁寡欢,在溥仪《我的前半生》中,溥仪说:“我给太后请安时,常看见她在擦眼汨。”她自己也时常说:“孤儿寡妇,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所”,进而致使最后郁郁而终。所以她的退位诏书,绝不是甘愿颁布,而是迫于形势。
隆裕太后此人,实际上是一个极为普通木纳的女子。她不像姑姑慈禧那样,能够笑傲朝堂,掌握一国朝政。嫁了人之后,上不讨慈禧欢心,下不得丈夫喜爱。《中国日报》云:“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
赫德兰说她:“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隆裕她性子和顺,为人平淡,只专心过自己的日子。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五年嫁给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恬为妻。那个时候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争夺权力的销烟已经越发浓厚。而慈禧太后虽然牢牢占据上风,但是也要防止光绪帝的进攻。所以叶赫拉拉。静芬与光绪皇帝之间的婚姻,实际上是慈禧太后一手操办的,目的是为了让叶赫拉拉。静芬帮助她监视光绪皇帝。
有这么一层情况在,光绪皇帝和叶赫拉拉。静芬之间的相处可想而知,有多么的不和。不要说是亲密相处了,实际上光绪皇帝对着隆裕经常都是一种敌视的态度,丈夫的不喜,让隆裕在宫里的日子毫无欢乐。
清德宗光绪帝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光绪皇帝不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而是慈禧太后妹妹叶赫那拉·婉贞的儿子,父亲是醇亲王奕譞。同治十三年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在位三十四年,是清末难得在位时间如此长的皇帝。不过可惜的是,在他为皇期间,实际上就是一个任慈禧揉搓的傀儡。唯一一次作下戊戌变法的大动作,还马上被慈禧阻止,将其圈禁。
光绪皇帝承同治皇帝之位后,起先由两宫太后(东太后慈安太后,西太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后慈安太后病逝,由慈禧一人把持朝政。慈禧太后是个权力*很重的女人,慈安太后的去世,使得她终于能完全的掌握这个国家的大权,她又如何舍得这至高无上的权利呢?因此即使到了光绪皇帝可以亲政的年龄,慈禧太后也一直没有归还朝政。
到了光绪十九岁的时候,也就是光绪十五年,才实在熬不过大臣的上奏,给光绪帝大婚,配的还是自己的侄女。按照习俗,皇帝大婚,也就意味着亲政了。但是在光绪帝大婚之后,慈禧根本就没有归还权力的打算,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所以即使大婚之后,光绪帝实际上还是只是一个傀儡。
光绪帝一生有三次最惨痛的经历,一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堂堂一国之君,只能*逃匿,仍由他国在国都纵横,四处少啥抢掠,欺辱自己的国民。而是甲午中日战争,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竟然轻易的败于一个不足自己一个省市大的岛国之手,甚至于签订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三是戊戌变法的失败,最终被圈禁死亡。甲午中日战争,清朝的惨败,让光绪帝清醒的认识到,要想国家强大,必须进行维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知识,增强本*事实力。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最终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势力的强烈打击。最后仅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便*中止,而光绪皇帝也最终被慈禧圈禁,最后惨淡去世。
隆裕太后的父亲是三等承恩公,满洲镶黄旗副督统,叶赫那拉·桂祥,是慈禧的弟弟。看见这个是不是很惊讶,光绪皇帝的母亲是慈禧太后的胞妹,而隆裕的父亲是慈禧的弟弟,光绪和隆裕的结合,来到现在来看,其实是近亲结婚。
桂祥的起势,完全赖于他有一个好姐姐,如果不是有慈禧在,他不可能做到高位,甚至于满门皇亲国戚。光绪十四年,桂祥晋封三等承恩公。光绪十六年,工部右侍郎丰烈调任盛京兵部侍郎。承恩公桂祥出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大女儿静荣被指婚许配给“老五太爷”绵愉的长孙辅国公载泽;三女儿被指婚嫁予孚郡王的嗣子贝勒载澍;二女儿由慈禧做主,成了光绪皇帝的皇后。他的一生毫无建树,要不是先后有慈禧和隆裕两位太后,如何也不可能带着宗门走向辉煌。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慈禧太后全名叶赫那拉·杏贞,两个人之间同为叶赫那拉族人,而且隆裕太后还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她的父亲是慈禧太后的弟弟。隆裕太后之所以能够嫁给光绪帝,成为正宫皇后,正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指婚。
两人既然是姑侄,是血缘上的近亲,照理来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亲近的。但是如果你阅读史料的话,就会发现,实际上两人之间并没有多亲近。应该说,除了血缘上的交情,两人的私交可以看做是无。
《老太监的回忆》对于隆裕太后此人是这样说的,“孝定景皇后就是隆裕皇太后,也是光绪的正宫。她姓叶赫那拉氏,是慈禧的太后的侄女。因为她性质仁懦,不仅未受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也对她没有特恩。在宫廷里名有六宫之权,其实上既受制于太后和皇帝,对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对太监,也不敢骄傲自尊。每日必至两宫,早晚请安。请安完毕,只有闭宫自守,心中惴惴,惟忧郁而已。后只率二妃在太后面前奉侍。太后对他们虽无特别管束,但礼仪之缚人,有较平民更为严重。每日在太后面前,提心吊胆,只有与太监为伍。”
慈禧太后之所以选择隆裕当做皇后,第一个原因是为了巩固叶赫那拉氏的地位。叶赫纳拉氏之所以崛起,正是因为有了一个慈禧,但是慈禧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死去,到时候叶赫那拉氏后继无人,会迅速凋零。慈禧的弟弟桂祥,是个毫无才干之人,整一个庸人,整日游手好闲,只知道斗鸡走狗,靠他基本是没用的。所以她要给叶赫那拉氏再树一个皇后,从而巩固叶赫氏的地位。第二个原因便是,为了方便她监视光绪。静芬嫁给光绪,说白了就是代替慈禧,在慈禧看不见的地方,留意光绪的一举一动。
隆裕这个人,大部分的史料都显示,她是一个仁懦的女人。本来她嫁入皇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获得自己丈夫光绪帝的宠爱。可是慈禧让她进入皇宫,其目的是为了监视光绪。在这么一个大前提之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无法跨越的沟壑。在得不到丈夫宠爱的时候,要想在后宫好好的待下去,就必须紧紧抱住姑母慈禧的大腿。但隆裕这个人不懂这些,不会讨好慈禧不说,有些时候为了挽回光绪,还会做一些蠢事。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与清廷签署 《辛丑条约》之后,慈禧一行人回到皇宫。没多久就是隆裕的生日,隆裕查得光绪的愁绪,便下令自己生日停办庆祝活动,以此省些银两。这倒是让光绪高兴了一阵,但是慈禧可就不高兴了,因为隆裕开了这样一个头,后面她过寿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有书本介绍慈禧和隆裕之间的关系,这样写道:“回銮后,太后对于后妃,优宠怜悯,时有传膳。赏后妃和四格格、元*奶和诸王妃等,围桌吃饭。皇后先行礼,站立而食,虽不饥,亦须强食,不如四格格等随便。夜间仍回冷宫,起凄凄凉凉之状,可想而知。如一日未得太后之加罪,尤以为知足,真是当了二十年之久的窝囊媳妇。”从这儿就可以看出,这对姑侄之间,冷淡的关系。所以说隆裕在皇宫里凄苦的过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因为她自己太蠢,不懂形势。奢求自己不能得到的,而忽略了自己可以轻易得到的,很不明智。
隆裕和光绪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一个慈禧的存在,注定就不可能顺遂的一起过日子,更不要谈什么爱情了。这两人的婚姻,是典型的强买强卖的*婚姻,而且光绪帝根本不同意。只是碍于慈禧的威势,无法反抗,要是有一点能力,光绪都不可能会娶隆裕。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隆裕进宫后,过的极为凄苦孤独。而地位低于她的珍妃,却得到了光绪帝大部分的宠爱。虽然光绪帝死之前,隆裕偷偷去见了一面,让两人之间有一种看淡一切的惺惺相惜,但光绪帝死之前两人关系的冷漠,不可忽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7:45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下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这是清宣统年间,向全天下公示溥仪退位的诏书。那个时候溥仪年幼,这封诏书自然不可能是由他拟定,而是由隆裕太后最后签署。隆裕太后这一纸诏书的颁布,代表着清王朝的灭亡的同时,也昭告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之久的封建君主*制度的灭亡。
对于隆裕太后下旨退位,时人对其皆为一片称赞之声,评价其为“女中尧舜”。《亚细亚日报》云:“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国民,当同情哀悼。”《中国日报》云:“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孙中山说她:“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相终始。”这一个个人都将其捧上了高处,但是实际上对于她而言,这些称赞的话语,每说一句,实际上就是在她的心上划上那么一刀。
作为一国太后,如果可以她怎么可能会签署退位诏书。她只是一个守旧的传统女性,骨子里其实是想要遵循旧制,遵守列祖列宗规矩的人。对于什么民主共和,根本不可能有兴趣。之所以签订了这么一封诏书,当然是迫于无奈,只有这么一个选择。
辛亥*的成功,民主派人士如燎原之火,席卷九州。人人呼吁共和,人人追求民主,谁能忍受还有这么一个封建的*皇权待在自己头顶上。各界人士,有越来越多的呼声,让宣统帝退位,民主共和。前有段祺瑞的通电、良弼的被刺,现在又有一个袁世凯如虎豹一样的在旁*迫,这种形式下,她只有做出退位的决定。
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就意味着是她亲手葬送了祖宗基业。所以她整日郁郁寡欢,在溥仪《我的前半生》中,溥仪说:“我给太后请安时,常看见她在擦眼汨。”她自己也时常说:“孤儿寡妇,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所”,进而致使最后郁郁而终。所以她的退位诏书,绝不是甘愿颁布,而是迫于形势。
隆裕太后此人,实际上是一个极为普通木纳的女子。她不像姑姑慈禧那样,能够笑傲朝堂,掌握一国朝政。嫁了人之后,上不讨慈禧欢心,下不得丈夫喜爱。《中国日报》云:“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
赫德兰说她:“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隆裕她性子和顺,为人平淡,只专心过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