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如何发家的?(能详细就详细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3:18
联想集团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恰恰是基本上十年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和生存阶段,从1984年到1993年;第二个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我们的产品规模迅速扩大,直到2004年联想由一个小的公司迅速发展到一个大的公司,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2004年
之后进入第三个阶段,我们把PC全球的业务收购过来,联想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第一阶段:
“联想完全按市场的规律,哪里赚钱就做什么,所以联想生存的本领更强”
联想的第一阶段是创业时期。那时,国有企业占主要地位,联想当时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长城、东海、浪潮等这样一些国有企业,这些竞争对手的弱项是大锅饭式的管理。当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是配给制,比如说长城电脑一年国家让你生产多少,卖给谁、价钱都定好了。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联想怎样与他们竞争呢?那个时候,联想不是大锅饭,他有一个好的分配机制和激励办法,有一个完全按市场为导向的规范的管理办法和一个好的文化氛围,这都是联想早年有别于那些传统国有大公司的好的地方。但为什么联想、海尔、TCL等这些国有企业,与中国电信、中国石油这些国家所有的公司不一样呢?因为联想完全按市场的规律,哪里赚钱就做什么,所以联想生存的本领更强。另外,这些企业有了本领之后,能否从法律上、产权上把自己的身份说清楚?联想在1992年之后,开始逐渐理清产权机制,这对于联想早期的成长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
“为什么联想能迅速成长为PC行业内的全国第一?”
第二个阶段是PC时代。1994年之前,国家不再实行计划分配,进口配件的配额也已经取消,市场进行自由竞争。那时候的竞争对手不是国有企业,而是一些大型的国外PC企业。在这种状况下,国外的一些品牌迅速抢占了中国市场,而国产品牌由于自己的内存不够,出现很大的下滑。
国外企业在国内一般都采取总代理制,多极分销,库存周期都非常长。这个时候联想凭什么跟它们竞争?联想按中国的市场环境,换用一种“小步快跑”的运作方式,用把直销商设在省市级的方式,跟国外的企业竞争。
联想的产品创新也非常快。那时候,康柏和AST电脑都是以CPU的型号来命名,都叫386、486、WB,不像现在这些品牌有不同的市场定位。而联想首先把PC起出人性化的名字,分为教育、高手玩家、初学者等不同定位的电脑。在1994年之后的三四年时间里,联想之所以迅速占到中国市场的第一位,就是因为这样一些举动。第三阶段:
“联想的国际化不是一个美丽的口号,而是经过了对市场的仔细分析”
第三个阶段是全球化阶段。这一阶段,市场面临的*壁垒和屏障都彻底消失了。现在像DELL和HP在中国市场上做是完全不一样,它们非常看重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投入精兵强将,即使在中国赔钱,也要用国外的利润和服务系统来补贴中国。所以现在的时代与1994年面临的环境完全不一样。如果联想只是想再恪守中国第一名这样一个位置,就很难跟国际厂商进行竞争。
联想为什么要国际化?名声好、规模扩大就是要国际化么?联想不是这么想的,联想首先想的是生存问题,如果不国际化,不是名声问题,而是死活问题。拿中国规模的五六百万台的电脑跟人家几千万台电脑的成本和运作的效率是没法相比的。
联想买IBM之前,在中国已经占到30%的市场份额,买来IBM之后占到35%,第二位是方正占12%,第三位有时是DELL有时是同方,联想超过他们好几倍。这个时候能够占到35%的市场份额,再想发展就很困难,与国外厂商在国内竞争开始捉襟见肘。在这种背景下,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浮出水面。联想的国际化不是一个美丽的口号,而是经过了对市场的仔细分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3:19
1984年,在世界的东方,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2004年时联想已然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4839.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