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复习大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5:16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许多常见的现象,例如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3、光在不同介质里传播的速度是不相等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是3×108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可以认为是3×108m/s。
4、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从光的入射点O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用符号i表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r表示。
6、光的反射定律: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C、发射角等于入射角。
7、光滑表面把光线向同一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8、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9、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的反射都是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的。
10、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上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也就是说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1、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不能被屏幕承接。
1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光也会发生折射。光垂直于界面射入的时候传播方向不改变。
13、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1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空气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是比较大的,即“空角大”)
15、眼睛看到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海市蜃楼等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16、凹面镜(反射)能使平行光会聚,利用它可以制作太阳灶。根据光路可逆,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可以反射出平行光——手电筒的原理。
17、凸面镜(反射)能使平行光发散,利用它可以增大视野。例子: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角处的反光镜。
18、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2、凸透镜(折射)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折射)对光有发散作用。
3、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光心在透镜的中心。
4、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用F表示焦点,f表示焦距。
5、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6、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以及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像的情况 像到凸透镜距离V 应用或分界点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像大小的分界点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光源放在焦点处可以得到平行光 虚实像的分界点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V> U 放大镜
7、实像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的光线相交所成的像,是由真实的光点会聚而成的且与原物相似的图样。实像可以在屏幕上呈现出来,能用底片感光。小孔成像、电影院屏幕上的像、照相机成的像、投影仪成的像都是实像。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并且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8、虚像是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光线,是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成的像。虚像不能在屏幕呈现出来,也不能使底片感光,只能用眼睛观察到。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物体在焦距内的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必须放在小于焦距的地方,这时凸透镜起放大镜作用,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9、凸透镜的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且比焦距大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0、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形成物体的像。
11、眼晴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靠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从而改变这架高级相机镜头的焦距。
1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
1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可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
1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来自被观察的微小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再次放大,起放大镜的作用。
15、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由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到眼前,增大了视角。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这个像放大,起放大镜的作用,相当于再次增大了视角。
16、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大小有关,还和距离有关。视角越大,看得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