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明堂》翻译及其解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7 22: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2:45
1:
原文:
夫高显尊贵,利天下之径也,非仁者之所以轻也。何以知其然耶?日之能烛远,势高也;使日在井中,则不能烛十步矣。舜之方陶也,不能利其巷下;南面而君天下,蛮夷戎狄皆被其福。目在足下,则不可以视矣。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地广大,然后能载任群体。其本不美,则其枝叶茎心不得美矣。此古今之大径也。是故圣王谨修其身以君天下,则天道至焉,地道稽焉,万物度焉。古者明王之求贤也,不避远近,不论贵贱,卑爵以下贤,轻身以先士。故尧从舜於畎亩之中,北面而见之,不争礼貌。此先王之所以能正天地,利万物之故也。今诸侯之君,广其土地之富,而奋其兵革之强,以骄士。士亦务其德行,美其道术以轻上,此仁者之所非也。曾子曰:“取人者必畏,与人者必骄。”今说者怀畏,而听者怀骄,以此行义,不亦难乎?非求贤务士,而能致大名於天下者,未之尝闻也。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皇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焉;竭泽漉鱼,则神龙不下焉。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於火食之民乎?是故曰:待士不敬,举士不信,则善士不往焉。听言,耳目不瞿,视听不深,则善言不往焉。孔子曰:“大哉河海乎,下之也!”夫河下天下之川故广,人下天下之士故大。故曰:下士者得贤,下敌者得友,下众者得誉。故度于往古,观于先王,非求贤务士而能立功于天下,成名於后世者,未之尝有也。夫求士,不遵其道而能致士者,未之尝见也。然则先王之道可知,己务行之而已矣。
:2:译文:
高显尊贵的权势地位,是为天下谋利益的途径。不是仁人志士所轻视的。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太阳能够普照大地,是因为它处势高,假使太阳在井里,连十步远也照不到。舜正在作陶工的时候,不能给他的邻里以好处,一旦登上天子之位,就连蛮夷戎狄都广受他的福泽。眼睛如果长在脚下,就不能远视了。天高明,然后才能够照临万物,地广大然后才能够承载群体。根本不美,那么它的枝、叶、茎也一定不能美。这就是古今治天下的大道。
因此,圣王谨慎地修养自身以统治天下,就天道可至,地道可合,万物有度了。古时候圣贤君王寻贤务士,不回避关系疏远者,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都屈尊而谦让贤者,轻视自身而以贤士为先。所以尧在田间寻找到舜,面朝北而见他,不拘礼节。这是为什么先王能使天地正和造福万物的缘故。今天诸侯争相扩充土地和兵力,对贤士傲慢不屑;士人修身养性,完美品行也为的是轻视君王。这是仁者所反对的。曾子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必畏缩,给别人东西就会骄横。”,如今讲话者恐俱而听者骄横,这样推行“义”事,能不困难吗?不求贤纳士而能名声远扬天下,还没有听说过。贤士不可妄加招致,把鸟巢打翻,蛋卵破碎的地方,凤凤不来;剖腹母体,烧死幼兽的地方,麒麟不去;淘干河泽而捕鱼,神龙不入。禽兽愚昧无知都不可妄自招来,何况熟食之人?所以说,对待贤士不敬重,任用贤士却不信任,贤良之士不去。听话态度不认真,不深刻付度,良言难闻。孔子说:“黄河、大海真大呀!是因为它谦让容纳百川的缘故。”黄河退让天下河川,所以广大。人能在天下贤士面前屈尊,所以能一统天下。因此说屈尊求士能得到贤能之人,屈尊敌人能化敌为友,屈尊万民就会有美好的名声。所以古往今来的先王,不访求贤良而能建功立业,流芳百世,还没曾有过。访求贤良不得法而能招致贤士,还未曾见过。这样求士方法便可知了,我们只努力去做就可以了。
3:这是劝诫无论是位高权重的人,还是普通的人都要努力做一个贤德的人,这样才会使得天下太平。
请参考,有疑问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