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立不破”出自何初?谢谢大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7 20:4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28 01:05
不破不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出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示例:不破不立,讲的是这么一回事,破的是自己的茧,然后在别人眼里站立起来。很多人的茧很厚,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实,这个茧不是别的,正是古来难以定义的介于自尊与虚荣之间的混沌体,破之亦有风险,时机难以拿捏,也许里面已是成形美艳的蝴蝶,也许还是令人作呕的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20:24
“不破不立”,这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命题,意思是只有先破才能后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老的东西扔了,才会设法去弄来新的、好的。这话听来有点道理。但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呢?事实上,有许多东西恰恰存在着与该命题相拙的关系:不立不破。不立不破,就是说,新的不立起来,就不能破坏原有的旧东西,即使旧的东西一时破了,过不了多久,又会重复出现。
曾经有位哲学家坐在草地上问他的学生一个问题:如何除掉旷野上的杂草。一个学生说:“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另一个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第三个学生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仔细想了想说:“斩草除根,只要把草挖出来就是了。”
等学生讲完后,哲学家站起来说:“你们回去吧,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除掉的就不用再来了。”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学生后来终于明白了教师的用意,在整理哲学家的著作时私自补上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好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的故事:在旷野上不种庄稼,谁会专门为除草而去除草呢?只有种上庄稼,才会因收获的诱惑而乐此不疲、勤勤恳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20:21
师溪水,源出黄石山北面。
在戈阳郡郡城双屿港东南一百一十里入海。
昔有隐士胡超居此,众人师之,故名师溪。
其溪源处,有古井,名曰:司命井。
相传,淇门常越年少时,曾师从超数载。
在其行将离去时,超命其前往司命井处,观井以知命。
越观井而归,超问其于井中观得何物。
越答曰:“未见何物。”
超大笑,曰:“金星七煞,破败五鬼;杀星应劫,斩妖杀魔。”
越,不明,以问之。
超,含笑不语,转入内室,不复相见。
越,无奈,只得离去。
后,又有弟子问超所言为何。
超答曰:“不破而不立,立则必破,悲而破立乎。”
众弟子,皆不明之。
——《异闻录.师溪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