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6 08: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16:31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上具有毁灭性的两种病害,国内列为国内外的检疫对象,山东省叶列为省内外的检疫对象。枯萎病在我国最早是于1934年在江苏南通学院农场发现的,到了80年代,已扩展到全国各产棉区。黄萎病则是1935年,我国从美国引进棉种时传入的,到目前也是已经传遍了全国各产棉区。危害性:枯萎病一旦发生,田间前期(苗期)可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一般要减产20-50%,重的减产70-80%,甚至绝产。枯萎病不仅影响产量和质量,而且影响良种繁育,目前山东的棉花原种场都已经停种或搬家。由于危害重,国家曾于70年代初专门成立了全国协作组进行研究,到1992年才结束。近年来病害又有扩展,如1993年我国南北棉区黄萎病爆发成灾(历史上最重的一年),重病田病株率80-90%,河北、河南、山东棉区病重田落叶光杆率高达52%,全国发病面积约4000万亩,损失皮棉200万担,价值10亿元。一 棉花枯萎病(一)症状(相关图片)枯萎病是典型的整株系统发病维管束系统病害,,即输导组织受破坏后可引起整株不正常。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症状表现分为苗期和成株期两个阶段:苗期(播种-现蕾)从子叶期即可发病,至现蕾期表现有四种类型:*网纹型:叶片上小叶脉褪绿变*,呈*网纹型;青枯型:叶片不变色,整株急性萎蔫死亡,呈青枯状,有的半边枯萎;紫化型(紫红萎蔫型):半叶或整叶呈紫红色(低温时容易见到,4/下-5/上温度低,60-70%的苗期枯萎易表现这种症状)。黄化型:半叶或整个叶片变为*。苗期病重时可成片枯死(根及茎基部导管变黑褐色)。成株期是现蕾开花后逐渐进入发病高峰,特点是株型矮化,节间缩短,上部叶片有*网纹状斑块,叶片自下而上叶缘干枯,有时整株呈半边枯死,病重株则整株枯死(教材上把这种类型描述为矮缩型)。另外,在棉花生长后期,病株出现一种顶枯型症状,病株自上而下迅速枯死,还有一种是急性萎蔫型,即大雨转晴后,植株萎蔫死亡。以上是由植株茎内病变所造成的,剖开茎杆,维管束变黑褐色腐烂。(与黄萎病有区别)(二)病原及其特性Fusarium oxysporium f.Sp. vasinfectum,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尖镰孢萎蔫专化型。1 形态病原菌产生大小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稍弯曲,两端尖,具3-5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肾形,无色单胞。病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产生方式有2种,一是从菌丝的局部细胞,有的成串,二是从大型分生孢子的中间细胞产生,经原生质浓缩,壁加厚而成。2 生理特性病原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3CC,最适温度为27-30CC,病菌形成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7年,表土层20厘米土层内的菌存活率至少经19个月才下降。3 生理分化棉花种植广泛,不同地区的菌期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说明病原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目前国外用一套规定的鉴别寄主已经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棉花枯萎病菌明确鉴定为6个生理小种(分别编号为1,2,3,4,5,6号小种)。[所用鉴别寄主为:海岛棉(五个品种),陆地棉(3个品种),亚洲棉(1个品种),秋葵,紫百花,烟草(2个品种:白肋5,gold dollar),大豆等7种植物12个品种(都是规定的品种)。其中,1、2号分布于美国,3号分布于埃及,4号分布于印度,5号分布于苏丹,6号分布于巴西、巴拉圭。我国对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从1970-1980年,是根据枯萎病菌对三大棉种的致病力划分为三个生理型:分别编号为生理型I,生理型II,生理型III,其特征为:表 棉枯萎病菌生理型划分表 生理型鉴别寄主分布海岛棉陆地棉亚洲棉I+++长江流域II++-黄河流域III+--新疆地区+ 能侵染; - 不能侵染1985年前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鉴别寄主和方法,对我国棉枯萎病菌鉴定后认为:除新疆的菌系与埃及的3号小种相同,定为3号小种外,其它菌系与国外报道的均不同,应属于两个新小种,定名为7号、8号小种。 小种分布3号新疆7号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山东)8号江汉棉区(3、7、8号各自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课后参考《棉花病害》,科学出版社,1992) 因此,目前棉花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国际上已经鉴定为8个,全国棉花枯萎病菌共有3个:3号、7号、8号,以7号是优势小种(即分布广,危害重)。4 寄主范围: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的结果,枯萎病菌在自然情况下可侵染烟草、大豆、大麦、黄秋葵等植物,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侵染大麦、小麦、甘薯、玉米、花生等40余种作物即野生植物,但这些植物在田间大都无明显症状(不显症),即呈隐症现象,但其根部等组织上均是带菌的,说明在轮作防病时,用这些作物简单轮作效果是不理想的。 (三)病害循环1 侵染来源枯萎病菌可在土壤、种子(种内和短绒)、棉籽饼(冷榨)、肥料及病残体上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其次还可以在其它寄主植物上越冬。越冬方式是菌丝体、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直接越冬,据测定菌丝体上和分生孢子形成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7年以上,(四川棉花所将棉花枯萎病株秸杆悬挂于室内、经过6年后仍有14.8%的存活力。再侵染是早期发病的病株所引起的。2 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调运种子、棉籽饼(冷榨),(引种时直接将病种传入无病区,)近距离(局部)传播主要通过播种带菌种子,施用带菌肥料传播,另外是通过耕作、灌溉等使田间发病中心的均向全田扩展。3 侵染过程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上的菌丝体及土壤中的厚垣孢子萌发成芽管从棉苗根部的根毛、表皮及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后,繁殖,沿导管扩展,可由根部上升到茎、叶、叶柄、棉铃、种子等各个部位,使叶片变色、植株萎蔫。早期发病的病株上产生的菌经中耕、培土、流水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逐渐加重。后期,病株上的菌又随遗留在田间、或随种子贮藏而越冬。关于发病过程中导致棉花植株萎蔫的致萎原因,曾有多种解释: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木质部导管被菌丝体堵塞造成的;有的则认为是棉花枯萎病菌产生了毒素,使导管细胞中毒后输导组织细胞死亡而引起植株萎蔫。近年来,较多人倾向于是毒素引起的,并明确了毒素的主要成分是病原菌产生的镰刀菌酸,这种毒素能使寄主细胞的原生质膜透性、碳素代谢、呼吸作用等受到损害,使代谢失去平衡而使植株发生萎蔫。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16:31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上具有毁灭性的两种病害,国内列为国内外的检疫对象,山东省叶列为省内外的检疫对象。枯萎病在我国最早是于1934年在江苏南通学院农场发现的,到了80年代,已扩展到全国各产棉区。黄萎病则是1935年,我国从美国引进棉种时传入的,到目前也是已经传遍了全国各产棉区。危害性:枯萎病一旦发生,田间前期(苗期)可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一般要减产20-50%,重的减产70-80%,甚至绝产。枯萎病不仅影响产量和质量,而且影响良种繁育,目前山东的棉花原种场都已经停种或搬家。由于危害重,国家曾于70年代初专门成立了全国协作组进行研究,到1992年才结束。近年来病害又有扩展,如1993年我国南北棉区黄萎病爆发成灾(历史上最重的一年),重病田病株率80-90%,河北、河南、山东棉区病重田落叶光杆率高达52%,全国发病面积约4000万亩,损失皮棉200万担,价值10亿元。一 棉花枯萎病(一)症状(相关图片)枯萎病是典型的整株系统发病维管束系统病害,,即输导组织受破坏后可引起整株不正常。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症状表现分为苗期和成株期两个阶段:苗期(播种-现蕾)从子叶期即可发病,至现蕾期表现有四种类型:*网纹型:叶片上小叶脉褪绿变*,呈*网纹型;青枯型:叶片不变色,整株急性萎蔫死亡,呈青枯状,有的半边枯萎;紫化型(紫红萎蔫型):半叶或整叶呈紫红色(低温时容易见到,4/下-5/上温度低,60-70%的苗期枯萎易表现这种症状)。黄化型:半叶或整个叶片变为*。苗期病重时可成片枯死(根及茎基部导管变黑褐色)。成株期是现蕾开花后逐渐进入发病高峰,特点是株型矮化,节间缩短,上部叶片有*网纹状斑块,叶片自下而上叶缘干枯,有时整株呈半边枯死,病重株则整株枯死(教材上把这种类型描述为矮缩型)。另外,在棉花生长后期,病株出现一种顶枯型症状,病株自上而下迅速枯死,还有一种是急性萎蔫型,即大雨转晴后,植株萎蔫死亡。以上是由植株茎内病变所造成的,剖开茎杆,维管束变黑褐色腐烂。(与黄萎病有区别)(二)病原及其特性Fusarium oxysporium f.Sp. vasinfectum,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尖镰孢萎蔫专化型。1 形态病原菌产生大小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稍弯曲,两端尖,具3-5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肾形,无色单胞。病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产生方式有2种,一是从菌丝的局部细胞,有的成串,二是从大型分生孢子的中间细胞产生,经原生质浓缩,壁加厚而成。2 生理特性病原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3CC,最适温度为27-30CC,病菌形成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7年,表土层20厘米土层内的菌存活率至少经19个月才下降。3 生理分化棉花种植广泛,不同地区的菌期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说明病原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目前国外用一套规定的鉴别寄主已经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棉花枯萎病菌明确鉴定为6个生理小种(分别编号为1,2,3,4,5,6号小种)。[所用鉴别寄主为:海岛棉(五个品种),陆地棉(3个品种),亚洲棉(1个品种),秋葵,紫百花,烟草(2个品种:白肋5,gold dollar),大豆等7种植物12个品种(都是规定的品种)。其中,1、2号分布于美国,3号分布于埃及,4号分布于印度,5号分布于苏丹,6号分布于巴西、巴拉圭。我国对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从1970-1980年,是根据枯萎病菌对三大棉种的致病力划分为三个生理型:分别编号为生理型I,生理型II,生理型III,其特征为:表 棉枯萎病菌生理型划分表 生理型鉴别寄主分布海岛棉陆地棉亚洲棉I+++长江流域II++-黄河流域III+--新疆地区+ 能侵染; - 不能侵染1985年前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鉴别寄主和方法,对我国棉枯萎病菌鉴定后认为:除新疆的菌系与埃及的3号小种相同,定为3号小种外,其它菌系与国外报道的均不同,应属于两个新小种,定名为7号、8号小种。 小种分布3号新疆7号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山东)8号江汉棉区(3、7、8号各自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课后参考《棉花病害》,科学出版社,1992) 因此,目前棉花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国际上已经鉴定为8个,全国棉花枯萎病菌共有3个:3号、7号、8号,以7号是优势小种(即分布广,危害重)。4 寄主范围: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的结果,枯萎病菌在自然情况下可侵染烟草、大豆、大麦、黄秋葵等植物,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侵染大麦、小麦、甘薯、玉米、花生等40余种作物即野生植物,但这些植物在田间大都无明显症状(不显症),即呈隐症现象,但其根部等组织上均是带菌的,说明在轮作防病时,用这些作物简单轮作效果是不理想的。 (三)病害循环1 侵染来源枯萎病菌可在土壤、种子(种内和短绒)、棉籽饼(冷榨)、肥料及病残体上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其次还可以在其它寄主植物上越冬。越冬方式是菌丝体、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直接越冬,据测定菌丝体上和分生孢子形成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7年以上,(四川棉花所将棉花枯萎病株秸杆悬挂于室内、经过6年后仍有14.8%的存活力。再侵染是早期发病的病株所引起的。2 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调运种子、棉籽饼(冷榨),(引种时直接将病种传入无病区,)近距离(局部)传播主要通过播种带菌种子,施用带菌肥料传播,另外是通过耕作、灌溉等使田间发病中心的均向全田扩展。3 侵染过程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上的菌丝体及土壤中的厚垣孢子萌发成芽管从棉苗根部的根毛、表皮及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后,繁殖,沿导管扩展,可由根部上升到茎、叶、叶柄、棉铃、种子等各个部位,使叶片变色、植株萎蔫。早期发病的病株上产生的菌经中耕、培土、流水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逐渐加重。后期,病株上的菌又随遗留在田间、或随种子贮藏而越冬。关于发病过程中导致棉花植株萎蔫的致萎原因,曾有多种解释: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木质部导管被菌丝体堵塞造成的;有的则认为是棉花枯萎病菌产生了毒素,使导管细胞中毒后输导组织细胞死亡而引起植株萎蔫。近年来,较多人倾向于是毒素引起的,并明确了毒素的主要成分是病原菌产生的镰刀菌酸,这种毒素能使寄主细胞的原生质膜透性、碳素代谢、呼吸作用等受到损害,使代谢失去平衡而使植株发生萎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