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7 05: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19
一、粪便标本采集和处理
(1)采集方法
1.自然排便法: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或絮状物等有意义成分,2~3g或 1~2 m1,盛无菌容器内或置于保存液或增茵液内送检;若疑似霍乱者应置于碱性蛋白胨水中(PH8.6)。
2. 直肠拭子法:难以获得粪便或排便困难患者及幼儿可采用此法,将拭子前端用无菌甘油或生理盐水湿润,然后插入*约 4~5cm(幼儿 2~3cm),轻轻在直肠内旋转。擦取直肠表面粘液后取出,盛于无菌试管中或保存液中送检。
(2) 注意事项
1.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标本。
2.所挑取的粪便不应接触其他部位(如便盆),粪便样本中不应混入尿液及其他异物,采集过程应尽量无菌操作。
3.不应用厕纸收集粪便。
4.对同一病人在同一天不宜重复送检。
5.宜在感染急性期(通常是5d-7d内)采集标本。
6.下列腹泻患者应连续3d送检标本
--社区获得性腹泻(入院前或72h内出现症状)
--医院腹泻(入院72h后出现症状),且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大于65岁并伴有内科疾病、HIV感染、粒缺(中性粒细胞<0.5)及疑似院内暴发。
--怀疑肠道感染的非腹泻性表现。
7.肠炎和发热病人建议做血培养。
8.伤寒沙门菌感染时骨髓培养高出血培养。
9新鲜粪便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检,不应超过2h。
(3)标本拒收
干燥的.拭子、含钡粪便、黄软成形便、干便、明显污染的粪便、一日内重复送检的标本,应设法与临床医师联系,可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好记录,在没有与医师沟通之前标本不应丢弃,仍按实验室标本保存原则存放。
二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1)采集方法
1. 中段尿采集法: 清晨起床后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和外*,再用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液,收集中段尿 5~10ml盛于带盖的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采集后于0.5h内进行接种。
2. 耻骨上膀胱穿刺法: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培养结果与临床病情矛盾时可采用此法,一般较少应用。
3. 导尿法:采用无菌技术用注射器经导尿管抽取尿液,导取 10~15ml 尿液,置无菌容器中送检,尿液标本不能通过收集袋引流管口流出的方式采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常规尿培养意义不大,这些患者通常会培养出大量定植菌。
(2)注意事项
正常人的尿液是无菌的,除外尿道有正常菌群外,还有条件致病菌,而这些细菌又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故应该注意无菌采集。
(3)标本拒收
1.标本取自导尿患者尿袋。
2.标本送检时容器有渗漏。
3.未用无菌容器采集标本。
4.除耻骨上膀胱穿刺法外,采用其他方法采集标本申请做厌氧菌培养
三、 痰及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和处理
(1)采集方法
1.自然咳痰法:①晨痰为佳;②先冷开水洗漱、清洁、口腔和牙齿;③再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吐至无菌容器中;④痰量不得少于1ml;⑤痰咳出困难 时可先雾化吸入 NaCl溶液(100g/L,加温到45℃)使痰容易咳出。查结核分枝杆菌,应留取24小时痰。
2.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深入咽部,小儿因压舌板刺激引起咳嗽,喷出的肺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即可送检。
3.支气管镜、支气管穿刺、支气管肺胞灌洗等采集法,此采集方法必须由医生操作。
(2)注意事项
1.痰经过口腔,所以患者应用清水漱口数次,尽量排除口腔内大量杂菌。
2.用无菌防漏容器收集标本,应在2h内(室温)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若延长送检,将导致非苛养的口咽部定植菌过度生长,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数量相对减少。
(3)筛选并拒收的标本
1.24h内重复采集的痰细菌培养标本。
2.唾液。
3.未经保护套管收集的支气管刷培养标本。
4.痰的厌氧菌培养标本。
四、血培养标本采集和处理
(1)血培养标本采集指征
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征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或低热(≤36℃)
2. 寒热
3.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是在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时)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5. 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2)注意事项
1.血液在正常情况下为无菌标本,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2.培养瓶分为需氧瓶和厌氧瓶两种。每瓶需要 8~10ml。儿童瓶为需氧瓶每瓶需血液1~3ml.
3.血瓶接种顺序:用注射器或针采血时,应先接种厌氧瓶;用蝶形针采血时,应先接种需氧瓶;采血量不够时先接种需氧瓶,剩余量再接种厌氧瓶。
4.采血后尽快送至微生物室,如有耽搁,室温放置,不要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