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7 07: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9 04:36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李绅的组诗作品,如下我就为大家收集了古诗《悯农》赏析,欢迎阅读!
前两句既是对第一首的补充描写,表明那广种、丰收,都洒满农夫的汗水;又以“汗滴”与米粒相似为契机,引出后两句:“盘中”的“粒粒”米,来自农夫的滴滴汗,可是又有谁知道呢?
这两首诗一作《古风二首》。《唐诗纪事》卷三九载李绅曾以此诗谒吕温,温读之,预言必为卿相。据此推测,此诗当作于早年。李锳《诗法易简录》称“此种诗纯以意胜,不在言语之工。”其实不仅命意高卓,而且笔力简劲,构思新颖,表现有力。第一首用前三句渲染广种、丰收,满眼富足景象,第四句突然反跌,令人惊心动魄。第二首以“盘中”映照“田间”,以粒粒饭映照滴滴汗,“谁知”一问,悲愤欲绝。用寥寥四十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形象鲜明,*喷涌,因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李绅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李绅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李绅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李绅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李绅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李绅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粮食,不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