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5 12: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13:01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全球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这本书是受了《未来简史》的打击,觉得三观需要修正一下,805页厚厚的上下两册,断断续续看了大半年。主要以前是学理科的,世界史更加已经完全没印象了,看完了《全球通史》其实也搞不清楚那些名字都读不顺的国家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留下的大概印象便是以下这个流程:自给自足——宗教为王——打来打去——技术变革——海外扩展——谁都不服——握手言和——不要自己灭了自己就好。胡乱总结的,但是史书一读,还是觉得人类现在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技术进步的发展速度太快,导致在社会形态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参差不齐也日益严重。
引申到教育和个人成长,古人一辈子做的事情,以现在的信息量,也许一年甚至一个月一个星期都不用就可以做好了。但是技术领域的日新月异,与精神层面的进展并没有很好地同步,我们在社会观念上的进步是非常缓慢的,比如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到现在,之所以还在讲,是没有解决。读后感。三观的形成应该并不能归结为生物学的问题,或许物质基础不可避免,偶然性和必然性也肯定存在,但我仍然认为人类是有自己的灵性的动物,不管这种灵性以什么命名,是永远不可能被机器完全替代和模拟的,所以我们对意义的追求也是一种本能,一个不会问为什么的人是没有灵性的。
我们现在对哲学的思考和教育相当的谨慎,怕思想入了歧途,所以宁可不讲思想,先讲技术,所以STEM如火如荼。即便讲思想,也是*目的大于思考的诉求,我原先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技术的领先才是实力的体现。但是当技术进步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思想体系跟不上,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我们以后所有的知识信息都可以芯片植入并且实时更新,那么要怎么思考呢?大脑的沟壑是芯片可以形成的吗?
今后的社会或许需要精英们去消除或减缓矛盾,考虑技术革新的同时如何同步更新思维能力和观念,以使人类这个物种在这个星球或者其他星球上存在的时间更长一点,如果人类还在追求意义的话。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虽是长篇巨制,然主旨只有一个,便是介绍人类各阶段文明的兴衰之史。但我感到,在外敌入侵时,除了军队力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自身的骨气。
正如福熙元帅在“一战”结束后说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一战”结束后,参战的各国不得不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内心,暂作休整。虽然未再发生大型战争,但日本侵占了满洲,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这等于把它们置于“二战”最有利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就是那些“元首”们胆小怕事,便将一种自相矛盾的*展现给外人!
“二战”揭开大幕,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希特勒便做出了他那“海狮计划”,魔爪伸向了英伦三岛。日复一日的狂轰滥炸,虽然一开始德军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所有英国居民,并未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也不见有人心惶惶的时候。反而,这段轰炸时期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们为皇家空军的胜利欢呼,士兵们则更勇敢地投入新的战斗。终于,希特勒第一次没有达到他的目的。看,这就是骨气的力量!
回过头来看我们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自1937年起,至1943年开始*,总是不断地有人投向日本。我们的民族难道真是如此窝囊吗?不!抗日名将英雄辈出。那么,为什么有叛徒?一言以蔽之,怕死!保命要紧。因而,这些人为后人所不齿。
战争,如此残酷。正是因为这残酷,它培育、磨砺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在这试金石上,人性如此全面的展现出来。
有人说读史就是在读故事,其实本是如此,我们以后来人审判的视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客观,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个人逻辑上合理。在不能完全客观的前提下,我们不应该去评判历史,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去对前人品头论足是没有意义的,唯一应该做的是多思考。汲取其中的养分为己所用,对个人、时代、社会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正如书中所言,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世界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所以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索新的答案。
书中一直在强调历史事件发展的逻辑性。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一直在变革,而且不同的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会去计较所谓过渡的时间,用以比较各个国家甚至是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还是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从农业社会更迭为工业社会,都不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发奇想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这是一个过程。
我们清楚地知道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农业*,而农业*反过来又支持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当农业渐渐代替采集业的时候,人们开始尝试种植更多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就是良性的循环,当简单的植物采集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时候,自主的培育粮食就成为新的出路,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果相生,农业的传播扩大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培育更多的植物,从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让食用植物更加具有普适性,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东的芭蕉等植物。当人们把实践中的经验运用到改良上之后,植物也因为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逻辑最严谨的教科书,是环环相扣,最为精彩的魔术,所有看似突然的变化,都有蛛丝马迹可循,那是一张由几十亿人的踪迹编成的巨网,没有人可以置于其外。
历史与现实:
《全球通史》虽然是史书,但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让我意识到史书可以是启示类文本,面对不同的话题,不变的是对本源的追溯。作者看似在平静的阐述从史前到21世纪的历史,但也一直不忘提醒读者认清现实世界和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的思维能够跨越时空的*,在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时空里自由驰骋,甚至由此产生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联想和对比,产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读后感·当然,《全球通史》并不只是一本有深度的书,斯塔夫里阿诺斯以自己对历史和哲学的深厚功底,同时无限的延伸了作品的宽度,书中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的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警示和忧虑等等。
历史没有可以省略的部分,前因后果,一脉相承。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其内在的严密逻辑和浩瀚广博的知识让我领略到历史的精彩,紧循着这样严密的逻辑线,所有的文化优势都应慢慢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可以冷静的探索,厘清其中的线索,汲取养分为己所用。不执著于眼前,心中自藏乾坤,静言巧思,亦不失为上乘。
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二,一者想进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球的角度来出发,这些恩怨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像邻里的打鸡骂狗。而事实上我们又身在其中,不能从过去跳出来,毕竟那些欺凌实实在在血淋淋地发生了。那是历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却;二者想看看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全球历史,它们眼中的中国,国人,毕竟,教课书难免有一面之词之嫌吗。
迫不及待的开篇,尽然让萦绕我脑中多年的异想天开找着一些“理论根据”,记来博今后一笑。由有学过一些电子、化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像电流的流动,电子作为实在存在的物质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但电子的流动并没有改变导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银线连接金线有电流流过,金线并没有得到银线的电子而变成银子,原因是原子核没有被改变,但并不能否认金接受了银的某些东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人作为一个生命单位,每天和外界发生着各种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但你并没有变成我,我也没有变成你,但相对亲近的人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有“夫妻相”一说了。另如果人死亡了,那么人那些记忆的最小物质载体呢,它会不会飘荡起来,形成“魂魄”。而这一记忆的物资载体会不会因为被活的生命体(人)交换而体现原生命的部分特征。
这样说来,魂魄附体就不是一个迷信话题,而是一个科学课题。我们的五千年典籍中,这样的记载何其多也。书中美国这位老先生讲道:“电子、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在组成有机化程度不等的聚合体,其中有一类有机聚合体形成了生物。”也就是说把人微观了分,人无非是一堆有机聚合体,或说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只不过是它们有的人的排列方法。另“地球在宇宙中小的就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如此应证了我的另一格想法,世界的极限,在我看来,宏观世界外还有宏观,没有尽头,微观世界内仍可微观,无穷尽也。也就说,大永远可以再大,小永远可以无限的小,没有最小,只有再小。大和小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绝对,大与小的比较只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进行。这样的理论的其中一个推论是,必然有外星人的存在,只是我们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而已。宇宙外还有宇宙,总有一个地方也会形成有机聚合体而又生物。微观世界的人的记忆的载体(一个比中子、质子更小的粒子)由于科技的发展而被捕获,一夜之间大学毕业完全不是梦想。抓一两个魂魄粒子解密其附着的信息成为可能。物资是永恒的、也是守恒的,总有一种粒子携带一种不同层面的特征展现,把人看成一粒子时,展现出人的特性,并不是细胞,然每一细胞又有自己的特征被更小的粒子固守。现在基因技术说明基因是你区别他人的最小单位,而总有更小的粒子去决定有这样的基因表现。一直微观下去,我怕会出现人和石头或水的组成的最小单元体是相同的结论,我辈还是不做讨论为好。
另一句子我也很喜欢,“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变自身的基因去适应环境。”但不敢苟同。按以上理论,没有基因的改变,人类应该还时有机聚合体或生物,正是系列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基因的改变,才会有进化(如果人类进化是真的话),不会有由基因改变而由有机聚合体逐步进化*时,自身基因突然再也不变了,因为环境从没有停止改变过,而且正是由于人类的破坏,环境的改变的更加剧烈。这也成为我们相信有更高等生命存在的理由。而我们人类并不是生命形式的终极,而应是生命形式的一个阶段。具体在哪个阶段,我就搞不懂了。也许有一天的研究会发现,人类生命体只是更高生命体的载体也说不定。
历史学家对文化的论述太精辟了“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页6]一切由人类而改变体现的就是文化,一件原始的图腾、记录的文字、载歌载舞无不体现着文化的魅力,比在哲学中文化为上层建筑的论述更加的通俗而更加确切。
今天闲来无事,随手翻看了一下以前写的读书笔记,看到《全球通史》时,觉得有几句挺不错的,整理了一下。
当穆斯林帝国与中国对外界文明不屑一顾时,欧洲人却被其他民族的文明所吸引,所着迷。
16、17世纪时,欧洲人惊讶,在掠夺时仍表现出谦卑,有时候甚至焦急地探求良知。但之后,欧洲变得越来越粗暴、冷酷和褊狭。对待古老文明正如曾经被对待的轻蔑,习惯于自己的领先地位。
欧洲初始资源的贫瘠,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不断寻求对外学习和扩张。将自己置于最低位,以一种谦卑的心去看他人,或许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中国的落后当然在于它的自大,儒家文明一直向国人灌输着中庸之道,却忽视了长此下去,当儒家本身完全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时,没有新的思想的碰撞,安于现实,乃至自满情绪的不断上涨。“天朝上国”的自居使得统治阶级完全忽视了外来文明,不仅摧毁了刚刚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扼杀了中国当时的一切希望。
在古代,存在着一种反对将创造性的学习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的强烈偏见。近代以前,思想家与劳动者一直是分开打。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思想,对具体事物,实际技艺不感兴趣,而追求世界的本源,万物的本质。近代,随着资本的扩张,文艺复兴阶段的影响,欧洲人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开始重视技术,为科学*奠定了基础,也就带来了欧洲的繁盛。
科学*所带来的改变之所以远远高于农业*所带来的在于它的研究方法——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而且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18世纪80年代生产力的惊人进步似的机械化工厂体系不再依赖现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新的需要,不断去刺激消费。
英国之所以可以首先发起工业*,当然不仅仅是瓦特的功劳,更在于它独特的背景条件:社会结构的合理,重商主义的流行,商业制度的建立,流动资本的丰富,海外市场的刺激,科学、哲学底蕴的爆发。
在我们分析事情原因时,不能仅仅局限在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联系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背景条件,探求根本原因,以及预见它所导致的结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13:01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全球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这本书是受了《未来简史》的打击,觉得三观需要修正一下,805页厚厚的上下两册,断断续续看了大半年。主要以前是学理科的,世界史更加已经完全没印象了,看完了《全球通史》其实也搞不清楚那些名字都读不顺的国家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留下的大概印象便是以下这个流程:自给自足——宗教为王——打来打去——技术变革——海外扩展——谁都不服——握手言和——不要自己灭了自己就好。胡乱总结的,但是史书一读,还是觉得人类现在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技术进步的发展速度太快,导致在社会形态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参差不齐也日益严重。
引申到教育和个人成长,古人一辈子做的事情,以现在的信息量,也许一年甚至一个月一个星期都不用就可以做好了。但是技术领域的日新月异,与精神层面的进展并没有很好地同步,我们在社会观念上的进步是非常缓慢的,比如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到现在,之所以还在讲,是没有解决。读后感。三观的形成应该并不能归结为生物学的问题,或许物质基础不可避免,偶然性和必然性也肯定存在,但我仍然认为人类是有自己的灵性的动物,不管这种灵性以什么命名,是永远不可能被机器完全替代和模拟的,所以我们对意义的追求也是一种本能,一个不会问为什么的人是没有灵性的。
我们现在对哲学的思考和教育相当的谨慎,怕思想入了歧途,所以宁可不讲思想,先讲技术,所以STEM如火如荼。即便讲思想,也是*目的大于思考的诉求,我原先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技术的领先才是实力的体现。但是当技术进步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思想体系跟不上,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我们以后所有的知识信息都可以芯片植入并且实时更新,那么要怎么思考呢?大脑的沟壑是芯片可以形成的吗?
今后的社会或许需要精英们去消除或减缓矛盾,考虑技术革新的同时如何同步更新思维能力和观念,以使人类这个物种在这个星球或者其他星球上存在的时间更长一点,如果人类还在追求意义的话。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虽是长篇巨制,然主旨只有一个,便是介绍人类各阶段文明的兴衰之史。但我感到,在外敌入侵时,除了军队力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自身的骨气。
正如福熙元帅在“一战”结束后说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一战”结束后,参战的各国不得不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内心,暂作休整。虽然未再发生大型战争,但日本侵占了满洲,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这等于把它们置于“二战”最有利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就是那些“元首”们胆小怕事,便将一种自相矛盾的*展现给外人!
“二战”揭开大幕,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希特勒便做出了他那“海狮计划”,魔爪伸向了英伦三岛。日复一日的狂轰滥炸,虽然一开始德军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所有英国居民,并未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也不见有人心惶惶的时候。反而,这段轰炸时期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们为皇家空军的胜利欢呼,士兵们则更勇敢地投入新的战斗。终于,希特勒第一次没有达到他的目的。看,这就是骨气的力量!
回过头来看我们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自1937年起,至1943年开始*,总是不断地有人投向日本。我们的民族难道真是如此窝囊吗?不!抗日名将英雄辈出。那么,为什么有叛徒?一言以蔽之,怕死!保命要紧。因而,这些人为后人所不齿。
战争,如此残酷。正是因为这残酷,它培育、磨砺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在这试金石上,人性如此全面的展现出来。
有人说读史就是在读故事,其实本是如此,我们以后来人审判的视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客观,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个人逻辑上合理。在不能完全客观的前提下,我们不应该去评判历史,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去对前人品头论足是没有意义的,唯一应该做的是多思考。汲取其中的养分为己所用,对个人、时代、社会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正如书中所言,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世界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所以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索新的答案。
书中一直在强调历史事件发展的逻辑性。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一直在变革,而且不同的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会去计较所谓过渡的时间,用以比较各个国家甚至是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还是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从农业社会更迭为工业社会,都不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发奇想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这是一个过程。
我们清楚地知道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农业*,而农业*反过来又支持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当农业渐渐代替采集业的时候,人们开始尝试种植更多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就是良性的循环,当简单的植物采集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时候,自主的培育粮食就成为新的出路,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果相生,农业的传播扩大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培育更多的植物,从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让食用植物更加具有普适性,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东的芭蕉等植物。当人们把实践中的经验运用到改良上之后,植物也因为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逻辑最严谨的教科书,是环环相扣,最为精彩的魔术,所有看似突然的变化,都有蛛丝马迹可循,那是一张由几十亿人的踪迹编成的巨网,没有人可以置于其外。
历史与现实:
《全球通史》虽然是史书,但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让我意识到史书可以是启示类文本,面对不同的话题,不变的是对本源的追溯。作者看似在平静的阐述从史前到21世纪的历史,但也一直不忘提醒读者认清现实世界和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的思维能够跨越时空的*,在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时空里自由驰骋,甚至由此产生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联想和对比,产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读后感·当然,《全球通史》并不只是一本有深度的书,斯塔夫里阿诺斯以自己对历史和哲学的深厚功底,同时无限的延伸了作品的宽度,书中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的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警示和忧虑等等。
历史没有可以省略的部分,前因后果,一脉相承。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其内在的严密逻辑和浩瀚广博的知识让我领略到历史的精彩,紧循着这样严密的逻辑线,所有的文化优势都应慢慢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可以冷静的探索,厘清其中的线索,汲取养分为己所用。不执著于眼前,心中自藏乾坤,静言巧思,亦不失为上乘。
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二,一者想进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球的角度来出发,这些恩怨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像邻里的打鸡骂狗。而事实上我们又身在其中,不能从过去跳出来,毕竟那些欺凌实实在在血淋淋地发生了。那是历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却;二者想看看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全球历史,它们眼中的中国,国人,毕竟,教课书难免有一面之词之嫌吗。
迫不及待的开篇,尽然让萦绕我脑中多年的异想天开找着一些“理论根据”,记来博今后一笑。由有学过一些电子、化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像电流的流动,电子作为实在存在的物质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但电子的流动并没有改变导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银线连接金线有电流流过,金线并没有得到银线的电子而变成银子,原因是原子核没有被改变,但并不能否认金接受了银的某些东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人作为一个生命单位,每天和外界发生着各种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但你并没有变成我,我也没有变成你,但相对亲近的人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有“夫妻相”一说了。另如果人死亡了,那么人那些记忆的最小物质载体呢,它会不会飘荡起来,形成“魂魄”。而这一记忆的物资载体会不会因为被活的生命体(人)交换而体现原生命的部分特征。
这样说来,魂魄附体就不是一个迷信话题,而是一个科学课题。我们的五千年典籍中,这样的记载何其多也。书中美国这位老先生讲道:“电子、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在组成有机化程度不等的聚合体,其中有一类有机聚合体形成了生物。”也就是说把人微观了分,人无非是一堆有机聚合体,或说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只不过是它们有的人的排列方法。另“地球在宇宙中小的就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如此应证了我的另一格想法,世界的极限,在我看来,宏观世界外还有宏观,没有尽头,微观世界内仍可微观,无穷尽也。也就说,大永远可以再大,小永远可以无限的小,没有最小,只有再小。大和小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绝对,大与小的比较只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进行。这样的理论的其中一个推论是,必然有外星人的存在,只是我们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而已。宇宙外还有宇宙,总有一个地方也会形成有机聚合体而又生物。微观世界的人的记忆的载体(一个比中子、质子更小的粒子)由于科技的发展而被捕获,一夜之间大学毕业完全不是梦想。抓一两个魂魄粒子解密其附着的信息成为可能。物资是永恒的、也是守恒的,总有一种粒子携带一种不同层面的特征展现,把人看成一粒子时,展现出人的特性,并不是细胞,然每一细胞又有自己的特征被更小的粒子固守。现在基因技术说明基因是你区别他人的最小单位,而总有更小的粒子去决定有这样的基因表现。一直微观下去,我怕会出现人和石头或水的组成的最小单元体是相同的结论,我辈还是不做讨论为好。
另一句子我也很喜欢,“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变自身的基因去适应环境。”但不敢苟同。按以上理论,没有基因的改变,人类应该还时有机聚合体或生物,正是系列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基因的改变,才会有进化(如果人类进化是真的话),不会有由基因改变而由有机聚合体逐步进化*时,自身基因突然再也不变了,因为环境从没有停止改变过,而且正是由于人类的破坏,环境的改变的更加剧烈。这也成为我们相信有更高等生命存在的理由。而我们人类并不是生命形式的终极,而应是生命形式的一个阶段。具体在哪个阶段,我就搞不懂了。也许有一天的研究会发现,人类生命体只是更高生命体的载体也说不定。
历史学家对文化的论述太精辟了“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页6]一切由人类而改变体现的就是文化,一件原始的图腾、记录的文字、载歌载舞无不体现着文化的魅力,比在哲学中文化为上层建筑的论述更加的通俗而更加确切。
今天闲来无事,随手翻看了一下以前写的读书笔记,看到《全球通史》时,觉得有几句挺不错的,整理了一下。
当穆斯林帝国与中国对外界文明不屑一顾时,欧洲人却被其他民族的文明所吸引,所着迷。
16、17世纪时,欧洲人惊讶,在掠夺时仍表现出谦卑,有时候甚至焦急地探求良知。但之后,欧洲变得越来越粗暴、冷酷和褊狭。对待古老文明正如曾经被对待的轻蔑,习惯于自己的领先地位。
欧洲初始资源的贫瘠,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不断寻求对外学习和扩张。将自己置于最低位,以一种谦卑的心去看他人,或许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中国的落后当然在于它的自大,儒家文明一直向国人灌输着中庸之道,却忽视了长此下去,当儒家本身完全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时,没有新的思想的碰撞,安于现实,乃至自满情绪的不断上涨。“天朝上国”的自居使得统治阶级完全忽视了外来文明,不仅摧毁了刚刚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扼杀了中国当时的一切希望。
在古代,存在着一种反对将创造性的学习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的强烈偏见。近代以前,思想家与劳动者一直是分开打。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思想,对具体事物,实际技艺不感兴趣,而追求世界的本源,万物的本质。近代,随着资本的扩张,文艺复兴阶段的影响,欧洲人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开始重视技术,为科学*奠定了基础,也就带来了欧洲的繁盛。
科学*所带来的改变之所以远远高于农业*所带来的在于它的研究方法——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而且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18世纪80年代生产力的惊人进步似的机械化工厂体系不再依赖现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新的需要,不断去刺激消费。
英国之所以可以首先发起工业*,当然不仅仅是瓦特的功劳,更在于它独特的背景条件:社会结构的合理,重商主义的流行,商业制度的建立,流动资本的丰富,海外市场的刺激,科学、哲学底蕴的爆发。
在我们分析事情原因时,不能仅仅局限在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联系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背景条件,探求根本原因,以及预见它所导致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