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5 09: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8:16
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选6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我整理的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那个“吃米费粮,穿衣费布”的大汉——梁三喜。他在自己的遗书上写的那些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人穷不能志短”,更是让我十分的敬佩他。
遗书是心灵明亮的窗户,而有些人则在他身上,反衬出了冷血的一面。梁三喜的遗书中所说的遗产,只不过是一些抚恤金和一件军大衣罢了。这些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简直不敢想像。我们心中的遗产都是什么房子啊、大把金钱啊、车子啊。可见,我们现在的人有多么看重于物质享受啊!而梁三喜的遗书中,饱含的那股情,岂还是遗书?都说“家书抵万金”,而这份家书,又何止万金?
当然,其他的人也令我非常感动。靳开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战士们的战斗力,而到头来却是连一个荣誉都没有。难道他的功不大于过吗?难道偷甘蔗,比一整个连的人命还要重要吗?还有“小北京”,他是那么的聪明才干,可是偏偏就这样被两枚臭蛋夺去了生命。还有……
到这里,我还有许多话要讲。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悲楚,更多的是悲哀!我认为英雄不一定要牺牲,但即使牺牲,也不能像“小北京”一样牺牲得不值得,也不应该像靳开来一样小过没过大功。他们是英雄,实实在在的英雄。是不拘小节的,爱国的英雄。
我欣赏“这种英雄”。
越难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保护国之一,典型的事例就是“抗美援朝”,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事件“抗法援越”,不过这事就远不如“抗美援朝”来得家喻户晓。而这次战争在法国战败后,美国取代了法国的位置,时间也演变成了“抗美援越”。虽说在各国外交方面,没有永远的朋友,而中国之所以保护越南也肯定有自身利益的原因,但从客观上讲,中国对越南的帮助的确在越南这个国家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除了这两次的战事,更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对越难各方面物资、人力的资助。从1950年起,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起,中国开始对越南北方进行军事援助。
1956年以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开始大幅度增加和增长。1956—1963年,中国对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北方的军援价值为3。2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各种*27万支(挺),炮1万余门,*弹近2亿发以及其他等等设备。从1962年起,中国向越南南方*力量提供无偿军援。必须一提的是当越南提出的要求超过中国的生产能力时,人民*不仅动用库存,甚至抽调现役装备满足越南的急需。
中国对于越南提供许多无偿、热心的帮助,而在这之后越南人拿起了中国人赠与的武器跟中国人打起仗来,这一事的确让人气愤。而在了解了这样的历史背景之后,我们才能更贴切地理解片中军人们何以有如此坚定的决心为战争的胜利卖命。
我认为这是一部很不同于大流的战争片,战争片一向以激烈的战争场面、硝烟四起、气势宏大的战场充斥银幕。而这一部则是以揭露战士在战争背后的日常生活细节、家庭情感为主,让我们看到了别于其他战争片的军人形象。导演没有可以塑造军人高大的形象,可是从影片中的许多非常不起眼的细节,我们都能够收到最朴实的触动:梁大娘和儿媳妇为了省钱,抱着小孩翻山越岭走了4天;老妈妈从衣服夹层里拿出钱来;靳开来把带尖刀排的任务留给自己,说自己兄弟4人,死一个不怕,而梁家只有三喜一个了,必须留下续香火……这些小小的情节,每一个都能触碰到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些都是非常真实、朴素的感动,导演在这些方面的用心是令我最佩服的一点。即便是在纪律严明的部队里生活的军人,他们也是有个人的情感世界的,这一部影片让我看到了军人更充盈的形象,从而也更能叹服他们所做出的牺牲,他们形象之高大。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影片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感人的画面,热情歌颂了以梁三喜、靳开来为代表的人民子弟兵。我坐在静静的影院里,银幕上英雄的身影时时催我热泪盈眶。当战斗打响后,九连连长梁三喜带领他的战友担任了穿插任务。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可是,当他们攻占主峰后,隐藏的残敌向他们开了*。在生死关头,他用自己的身躯掩护了指导员,而他却永远地倒下了。在那些满脑子铜臭的人眼里,烈士的功绩似乎可以成为换取家人荣耀的本钱,但是,他这位沂蒙老区农民的儿子,在部队开赴前线之前给妻子的信中却这样写道:“·…“如果我牺牲了,望你按*的条文规定享受烈属待遇,切切不可向组织提出半点额外萎求。
……国家也不富裕,我们要多想想国家的难处:”一听着这感人肺腑的话语,怎能不令人泪流满面啊!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象梁三喜这些“位卑未敢忘忧卿”的战士,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呜?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着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军队呀。
望着银幕上梁三喜的高大形象,我联想到生活中另外的一‘种人,他们干什么都讲价钱,把人生看做一笔交易。有一位小青年眼看着一位老人掉在河里却无动于衷,并习于呼救的人说:“我下去救人,给多少钱?,,这种人和梁三喜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如果每个人都能象梁三喜那样,每时每刻都想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四化”大业还愁不能实现?电影结束了,我随着缓缓的人流走出影院,阵阵凉风吹拂着我的面颊,梁三喜的话语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祖国是你的,也是我的。”我觉得这话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是的`,祖国也是我的,我要加倍地努力学习,用我的智慧编织出最美丽的花环献给祖国和人民,来告慰那些献身祖国的英雄。
10月2日下午,根据安排,我队全体官兵组织观看了《高山下的花环》教育专题片。该片生动展示了战争情况下,战士们为保卫祖国做出的巨大的牺牲,启示我们: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牢记“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这一道理。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述了战争情况下人物特点及事例,着重把镜头重点放在了最平凡的战士身上,老百姓身上。影片中许多情节让人触动:梁大娘的三个儿子老大打鬼子死了,老二*时被坏人整死了,老三反击战牺牲;将军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老一辈农民子弟兵的战斗素养和奉献精神……还有人物个性刻画最为鲜明的靳开来,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营男子汉应该背负的责任和担当,要具备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意志,要有坚决完成任务的毅力和决心。
观看完毕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表达的情感始终打动着我,战友情、亲情、爱情,以及对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真挚而热烈。作为一名消防人,我们应缅怀先烈。我们要牢记保家卫国的宗旨使命,更要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讲规矩,继续发扬湘潭消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绽放消防人的光芒!
星期四,我看了一个经典红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讲述了*战争的故事。
连队的一位指导员拿上一个花环,献给了可敬可爱的连长。记者采访指导员,指导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当时,连长吴三喜把指导员介绍给其他军人,并让他担任指导员。有一天,指导员浪费粮食,把一个雪白雪白、干干净净的香馒头扔进了水沟,连长全体教骂了所有军人:不能浪费粮食,要节约。解散以后指导员坦白的告诉连长,馒头是自己扔的。后来,指导员的妈妈寄信给儿子:你们军队要打仗了,十分危险,你赶紧撤离军队吧。指导员也很想逃跑,便和连长说:“我不参加这场战斗了!”连长当着全体军人的面骂了指导员,说他是胆小鬼,就知道当逃兵……指导员听了连长的教训后,决定参加战斗。
连长对所有的军人说:“每个人不能做逃兵,要去和侵略我们中国的人抗战到底。如果牺牲了,要让自己的儿女当抗日英雄。”指导员听完后,把手指头咬出血,在布上写了6个字——我决不当逃兵。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许许多多的人牺牲了,连长牺牲了,副连长牺牲了,还有一些战士也牺牲了。
最后,指导员回到了家中。把连长唯一留下的纸条递给了连长的父母,还到墓地给连长献了花环。
军人是多么的伟大,为了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勇敢地牺牲了。
平凡的岁月,不少平凡的英雄;峥嵘的年代,更不缺硝烟中的英魂。《高山下的花环》观看已久,每一个镜头却仍历历在目。它以最精简的手笔,最朴实的镜头,带我们穿越时空,看向那硝烟滚滚的时代。
面对战争,并非人人都生来是英雄。指导员赵蒙生也曾企图逃避,他畏惧,他迷茫,这也正是未经历战争的大多数人的写照。可战火与死亡不会因此消退,而是*迫人们成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少英雄都是这样历练而来。面对生死的离别,情同手足的兄弟牺牲,再怯懦的灵魂也会觉醒,再柔弱的羔羊也会咆哮。而放眼未来,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战争却并不曾远去。我们未历经死亡,但我们有军人的血性;我们或许畏惧伤亡,但我们绝不退缩;我们并非生来英雄,但浓烈的硝烟终会带给我们重生。
面对战争,人人又都生来是英雄。无论是心直口快的靳开来,还是无私奉献的梁三喜,他们都在时代的洪流下被推向战争。每一名战士身后都有幸福的家庭,牵挂的父母,可面对战争,他们都义无反顾的放下一切,冲锋在前,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靳开来说:“干了这碗酒,烈士陵园见!”面对生死未卜的战争,为了身后千千万万家灯火,无数战士前赴后继,用鲜血与生命将“英雄”刻印在祖国边疆。
战争残酷,却也造就了烈士真情。面对断水的危机,副连长靳开来冒着违反纪律的风险为战士砍甘蔗,也最终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这“生命之水”解决了连队的燃眉之急,为部队的胜利铺平了道路。面对战争的爆发,雷师长义无反顾的将独子“北京”送上战场。他才华横溢,却又默默奉献,虽然年少,却斗志高远。这样优秀的人才,并没有摆架子,比后台,而是扎实工作,立根基层,却不幸牺牲在战场。在战争年代里,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先辈做为中流砥柱,我们的部队才会在千百次战斗中攻坚克难,带领全国走向胜利。
当然,英雄史诗永远传唱,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血与痛的教训。赵蒙生的母亲曾数次力图调动儿子远离战争;组织领导因不喜靳开来的心直口快而扣去他烈士名誉;“北京”甚至为两颗早已过时的臭弹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些我们都不能忘记。即使是在新时代的当下,这样的情节也时有发生:位高权重的*为孩子“开后门”;喜欢甜言蜜语的领导厌恶真正有益的逆耳忠言;日常后勤的疏忽令战士们在训练中伤病百出…站在时代的浪潮前,我们更应铭记历史,铭记这些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教训。一支强大的军队,永远是一支善于总结的军队,只有克服这些陋习,肃清军队风气,才能使我们走的更高更远。
身为新时代的军人,我们肩负祖国建设的重担。我们或许并非生来英雄,但定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争当英雄。我们要将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奉献与拼搏记在心间。无论是在硝烟中浴血的战士,抑或在和平时期为国奋斗的百姓,他们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教会我们中国人的自豪,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牢记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传承先辈的意志与精神,祖国的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定会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13
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选6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我整理的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那个“吃米费粮,穿衣费布”的大汉——梁三喜。他在自己的遗书上写的那些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人穷不能志短”,更是让我十分的敬佩他。
遗书是心灵明亮的窗户,而有些人则在他身上,反衬出了冷血的一面。梁三喜的遗书中所说的遗产,只不过是一些抚恤金和一件军大衣罢了。这些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简直不敢想像。我们心中的遗产都是什么房子啊、大把金钱啊、车子啊。可见,我们现在的人有多么看重于物质享受啊!而梁三喜的遗书中,饱含的那股情,岂还是遗书?都说“家书抵万金”,而这份家书,又何止万金?
当然,其他的人也令我非常感动。靳开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战士们的战斗力,而到头来却是连一个荣誉都没有。难道他的功不大于过吗?难道偷甘蔗,比一整个连的人命还要重要吗?还有“小北京”,他是那么的聪明才干,可是偏偏就这样被两枚臭蛋夺去了生命。还有……
到这里,我还有许多话要讲。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悲楚,更多的是悲哀!我认为英雄不一定要牺牲,但即使牺牲,也不能像“小北京”一样牺牲得不值得,也不应该像靳开来一样小过没过大功。他们是英雄,实实在在的英雄。是不拘小节的,爱国的英雄。
我欣赏“这种英雄”。
越难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保护国之一,典型的事例就是“抗美援朝”,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事件“抗法援越”,不过这事就远不如“抗美援朝”来得家喻户晓。而这次战争在法国战败后,美国取代了法国的位置,时间也演变成了“抗美援越”。虽说在各国外交方面,没有永远的朋友,而中国之所以保护越南也肯定有自身利益的原因,但从客观上讲,中国对越南的帮助的确在越南这个国家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除了这两次的战事,更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对越难各方面物资、人力的资助。从1950年起,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起,中国开始对越南北方进行军事援助。
1956年以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开始大幅度增加和增长。1956—1963年,中国对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北方的军援价值为3。2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各种*27万支(挺),炮1万余门,*弹近2亿发以及其他等等设备。从1962年起,中国向越南南方*力量提供无偿军援。必须一提的是当越南提出的要求超过中国的生产能力时,人民*不仅动用库存,甚至抽调现役装备满足越南的急需。
中国对于越南提供许多无偿、热心的帮助,而在这之后越南人拿起了中国人赠与的武器跟中国人打起仗来,这一事的确让人气愤。而在了解了这样的历史背景之后,我们才能更贴切地理解片中军人们何以有如此坚定的决心为战争的胜利卖命。
我认为这是一部很不同于大流的战争片,战争片一向以激烈的战争场面、硝烟四起、气势宏大的战场充斥银幕。而这一部则是以揭露战士在战争背后的日常生活细节、家庭情感为主,让我们看到了别于其他战争片的军人形象。导演没有可以塑造军人高大的形象,可是从影片中的许多非常不起眼的细节,我们都能够收到最朴实的触动:梁大娘和儿媳妇为了省钱,抱着小孩翻山越岭走了4天;老妈妈从衣服夹层里拿出钱来;靳开来把带尖刀排的任务留给自己,说自己兄弟4人,死一个不怕,而梁家只有三喜一个了,必须留下续香火……这些小小的情节,每一个都能触碰到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些都是非常真实、朴素的感动,导演在这些方面的用心是令我最佩服的一点。即便是在纪律严明的部队里生活的军人,他们也是有个人的情感世界的,这一部影片让我看到了军人更充盈的形象,从而也更能叹服他们所做出的牺牲,他们形象之高大。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影片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感人的画面,热情歌颂了以梁三喜、靳开来为代表的人民子弟兵。我坐在静静的影院里,银幕上英雄的身影时时催我热泪盈眶。当战斗打响后,九连连长梁三喜带领他的战友担任了穿插任务。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可是,当他们攻占主峰后,隐藏的残敌向他们开了*。在生死关头,他用自己的身躯掩护了指导员,而他却永远地倒下了。在那些满脑子铜臭的人眼里,烈士的功绩似乎可以成为换取家人荣耀的本钱,但是,他这位沂蒙老区农民的儿子,在部队开赴前线之前给妻子的信中却这样写道:“·…“如果我牺牲了,望你按*的条文规定享受烈属待遇,切切不可向组织提出半点额外萎求。
……国家也不富裕,我们要多想想国家的难处:”一听着这感人肺腑的话语,怎能不令人泪流满面啊!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象梁三喜这些“位卑未敢忘忧卿”的战士,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呜?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着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军队呀。
望着银幕上梁三喜的高大形象,我联想到生活中另外的一‘种人,他们干什么都讲价钱,把人生看做一笔交易。有一位小青年眼看着一位老人掉在河里却无动于衷,并习于呼救的人说:“我下去救人,给多少钱?,,这种人和梁三喜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如果每个人都能象梁三喜那样,每时每刻都想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四化”大业还愁不能实现?电影结束了,我随着缓缓的人流走出影院,阵阵凉风吹拂着我的面颊,梁三喜的话语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祖国是你的,也是我的。”我觉得这话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是的`,祖国也是我的,我要加倍地努力学习,用我的智慧编织出最美丽的花环献给祖国和人民,来告慰那些献身祖国的英雄。
10月2日下午,根据安排,我队全体官兵组织观看了《高山下的花环》教育专题片。该片生动展示了战争情况下,战士们为保卫祖国做出的巨大的牺牲,启示我们: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牢记“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这一道理。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述了战争情况下人物特点及事例,着重把镜头重点放在了最平凡的战士身上,老百姓身上。影片中许多情节让人触动:梁大娘的三个儿子老大打鬼子死了,老二*时被坏人整死了,老三反击战牺牲;将军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老一辈农民子弟兵的战斗素养和奉献精神……还有人物个性刻画最为鲜明的靳开来,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营男子汉应该背负的责任和担当,要具备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意志,要有坚决完成任务的毅力和决心。
观看完毕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表达的情感始终打动着我,战友情、亲情、爱情,以及对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真挚而热烈。作为一名消防人,我们应缅怀先烈。我们要牢记保家卫国的宗旨使命,更要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讲规矩,继续发扬湘潭消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绽放消防人的光芒!
星期四,我看了一个经典红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讲述了*战争的故事。
连队的一位指导员拿上一个花环,献给了可敬可爱的连长。记者采访指导员,指导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当时,连长吴三喜把指导员介绍给其他军人,并让他担任指导员。有一天,指导员浪费粮食,把一个雪白雪白、干干净净的香馒头扔进了水沟,连长全体教骂了所有军人:不能浪费粮食,要节约。解散以后指导员坦白的告诉连长,馒头是自己扔的。后来,指导员的妈妈寄信给儿子:你们军队要打仗了,十分危险,你赶紧撤离军队吧。指导员也很想逃跑,便和连长说:“我不参加这场战斗了!”连长当着全体军人的面骂了指导员,说他是胆小鬼,就知道当逃兵……指导员听了连长的教训后,决定参加战斗。
连长对所有的军人说:“每个人不能做逃兵,要去和侵略我们中国的人抗战到底。如果牺牲了,要让自己的儿女当抗日英雄。”指导员听完后,把手指头咬出血,在布上写了6个字——我决不当逃兵。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许许多多的人牺牲了,连长牺牲了,副连长牺牲了,还有一些战士也牺牲了。
最后,指导员回到了家中。把连长唯一留下的纸条递给了连长的父母,还到墓地给连长献了花环。
军人是多么的伟大,为了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勇敢地牺牲了。
平凡的岁月,不少平凡的英雄;峥嵘的年代,更不缺硝烟中的英魂。《高山下的花环》观看已久,每一个镜头却仍历历在目。它以最精简的手笔,最朴实的镜头,带我们穿越时空,看向那硝烟滚滚的时代。
面对战争,并非人人都生来是英雄。指导员赵蒙生也曾企图逃避,他畏惧,他迷茫,这也正是未经历战争的大多数人的写照。可战火与死亡不会因此消退,而是*迫人们成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少英雄都是这样历练而来。面对生死的离别,情同手足的兄弟牺牲,再怯懦的灵魂也会觉醒,再柔弱的羔羊也会咆哮。而放眼未来,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战争却并不曾远去。我们未历经死亡,但我们有军人的血性;我们或许畏惧伤亡,但我们绝不退缩;我们并非生来英雄,但浓烈的硝烟终会带给我们重生。
面对战争,人人又都生来是英雄。无论是心直口快的靳开来,还是无私奉献的梁三喜,他们都在时代的洪流下被推向战争。每一名战士身后都有幸福的家庭,牵挂的父母,可面对战争,他们都义无反顾的放下一切,冲锋在前,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靳开来说:“干了这碗酒,烈士陵园见!”面对生死未卜的战争,为了身后千千万万家灯火,无数战士前赴后继,用鲜血与生命将“英雄”刻印在祖国边疆。
战争残酷,却也造就了烈士真情。面对断水的危机,副连长靳开来冒着违反纪律的风险为战士砍甘蔗,也最终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这“生命之水”解决了连队的燃眉之急,为部队的胜利铺平了道路。面对战争的爆发,雷师长义无反顾的将独子“北京”送上战场。他才华横溢,却又默默奉献,虽然年少,却斗志高远。这样优秀的人才,并没有摆架子,比后台,而是扎实工作,立根基层,却不幸牺牲在战场。在战争年代里,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先辈做为中流砥柱,我们的部队才会在千百次战斗中攻坚克难,带领全国走向胜利。
当然,英雄史诗永远传唱,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血与痛的教训。赵蒙生的母亲曾数次力图调动儿子远离战争;组织领导因不喜靳开来的心直口快而扣去他烈士名誉;“北京”甚至为两颗早已过时的臭弹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些我们都不能忘记。即使是在新时代的当下,这样的情节也时有发生:位高权重的*为孩子“开后门”;喜欢甜言蜜语的领导厌恶真正有益的逆耳忠言;日常后勤的疏忽令战士们在训练中伤病百出…站在时代的浪潮前,我们更应铭记历史,铭记这些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教训。一支强大的军队,永远是一支善于总结的军队,只有克服这些陋习,肃清军队风气,才能使我们走的更高更远。
身为新时代的军人,我们肩负祖国建设的重担。我们或许并非生来英雄,但定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争当英雄。我们要将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奉献与拼搏记在心间。无论是在硝烟中浴血的战士,抑或在和平时期为国奋斗的百姓,他们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教会我们中国人的自豪,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牢记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传承先辈的意志与精神,祖国的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定会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