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的由来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5 11:0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03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04
基本释义
[administer a country;manage state affairs] 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
引证详解
1、治理国家政务。[1]
《礼记·大学》:“治国在齐其家。”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
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以治国,武以捍难。”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平王曰:‘不然。卿治国有方,朕欲使太子观风于郑,因以释目下之疑。卿若固辞,是罪朕也。’”
《陕北民歌选·移民歌》:“三山低,五岳高,毛*治国有勋劳。”
2、安定、太平的国家。
《庄子·人间世》:“治国去之,乱国就之。”
《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
典籍相关
作品内容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原文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译文】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
原文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倍贷以给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译文】
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耕田锄草都有季节*,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因为关市的租税、府库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征粮和各种劳役放在一起。—年四季加起来,也等于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了。—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不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03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04
基本释义
[administer a country;manage state affairs] 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
引证详解
1、治理国家政务。[1]
《礼记·大学》:“治国在齐其家。”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
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以治国,武以捍难。”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平王曰:‘不然。卿治国有方,朕欲使太子观风于郑,因以释目下之疑。卿若固辞,是罪朕也。’”
《陕北民歌选·移民歌》:“三山低,五岳高,毛*治国有勋劳。”
2、安定、太平的国家。
《庄子·人间世》:“治国去之,乱国就之。”
《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
典籍相关
作品内容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原文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译文】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
原文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倍贷以给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译文】
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耕田锄草都有季节*,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因为关市的租税、府库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征粮和各种劳役放在一起。—年四季加起来,也等于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了。—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不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04
频道
搜索
登录
应用
首页> 文库> 理论大视野> *> 正文
“依法治国”方略的由来与发展
2014-12-31 09:02 光明日报 韩振峰 字号: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所有这些,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几代中国*党人共同努力、接力探索的结果。
中国*党执政以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治国理政,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始终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局面。然而,新中国的法制事业也经历了曲折。“文化大*”中,国家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历史性任务,*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指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的文件正式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原则。
1979年9月9日,**颁布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强调刑法等七部法律通过后,“它们能否严格执行,是衡量我国是否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标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法治”这一概念。
1980年11月22日,作为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应*领导同志要求撰写并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里程碑》一文,总结了对林彪、*反*集团的审判,最后强调指出:“对林彪、*反*集团的审判,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里程碑。它充分体现了以法治国的精神,坚决维护了法律的权威,认真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各项原则,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具有除旧布新的重大意义。”这是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的重要文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关键词:韩振峰 依法治国 治国理政 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 相关阅读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020-03-16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把握好几个哲学观点2020-03-03
增强忧患意识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2020-03-03
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2020-02-17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治理 2020-02-17
加快完善五大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20-02-11
加强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保证2020-02-10
保障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2020-01-17
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 2020-01-16
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 2020-01-15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
打印0
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京ICP备13002620号-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293号 京*网备11010102001556号
Copyright © 宣讲家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客服邮箱:kf@71.cn
报告
文库
专题
访谈
评论
案例
读图
专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04
频道
搜索
登录
应用
首页> 文库> 理论大视野> *> 正文
“依法治国”方略的由来与发展
2014-12-31 09:02 光明日报 韩振峰 字号: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所有这些,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几代中国*党人共同努力、接力探索的结果。
中国*党执政以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治国理政,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始终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局面。然而,新中国的法制事业也经历了曲折。“文化大*”中,国家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历史性任务,*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指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的文件正式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原则。
1979年9月9日,**颁布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强调刑法等七部法律通过后,“它们能否严格执行,是衡量我国是否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标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法治”这一概念。
1980年11月22日,作为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应*领导同志要求撰写并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里程碑》一文,总结了对林彪、*反*集团的审判,最后强调指出:“对林彪、*反*集团的审判,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里程碑。它充分体现了以法治国的精神,坚决维护了法律的权威,认真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各项原则,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具有除旧布新的重大意义。”这是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的重要文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关键词:韩振峰 依法治国 治国理政 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 相关阅读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020-03-16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把握好几个哲学观点2020-03-03
增强忧患意识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2020-03-03
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2020-02-17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治理 2020-02-17
加快完善五大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20-02-11
加强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保证2020-02-10
保障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2020-01-17
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 2020-01-16
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 2020-01-15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
打印0
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京ICP备13002620号-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293号 京*网备11010102001556号
Copyright © 宣讲家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客服邮箱:kf@71.cn
报告
文库
专题
访谈
评论
案例
读图
专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05
您好。
《治国》是我国古籍《管子》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见于《管子》第四十八篇。
《管子》是一部记录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的书籍。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
治国: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
详细解释:
1、治理国家政务。
《礼记·大学》:“治国在齐其家。”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
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以治国,武以捍难。”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平王曰:‘不然。卿治国有方,朕欲使太子观风于郑,因以释目下之疑。卿若固辞,是罪朕也。’”
《陕北民歌选·移民歌》:“三山低,五岳高,毛*治国有勋劳。”
2、安定、太平的国家。
《庄子·人间世》:“治国去之,乱国就之。”
《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
出处: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原文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译文】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
原文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倍贷以给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译文】
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耕田锄草都有季节*,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因为关市的租税、府库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征粮和各种劳役放在一起。—年四季加起来,也等于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了。—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不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
原文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译文】
从高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四季皆种而五谷皆收。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一个劳力可以耕百亩收二百石。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民卖儿卖女,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注意让农、士、商、工四民即使互换其行业,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这样,农民专—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人民又会安定。富裕而安定,这正是成王业的道路。
原文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此由不利农少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译文】
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其王业。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所以,舜第一次率民迁安发展农耕建成“邑”,第二次迁徙建成“都”,第三次迁徙建成“国”。舜没有采用严重的刑罚和禁令,而人民都跟定他了。因为离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人民除害兴利,所以天下人民都归附他。所谓兴利,就是有利于农业。所谓除害,就是禁害于农业。农业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富,国富则人民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则虽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对他们驱使和调遣,以至于有所杀戮,人民都是不憎恶的。这都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人君不发展农业则粮食必少,粮少则人民贫困,贫困则轻视家园,轻家则容易外逃,人民轻易外逃则君令不能做到“必行”,君令不能行则禁律也不能做到“必止”,禁律不能必止则战争不能做到必胜,防守也不能做到必固了。法令不能必行。禁律不能必止,出战不能必胜,防守不能必固,这叫作寄生的君主。这都是不发展农业缺少粮食的危害。所以增产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和治国的道路。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05
您好。
《治国》是我国古籍《管子》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见于《管子》第四十八篇。
《管子》是一部记录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的书籍。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
治国: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
详细解释:
1、治理国家政务。
《礼记·大学》:“治国在齐其家。”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
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以治国,武以捍难。”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平王曰:‘不然。卿治国有方,朕欲使太子观风于郑,因以释目下之疑。卿若固辞,是罪朕也。’”
《陕北民歌选·移民歌》:“三山低,五岳高,毛*治国有勋劳。”
2、安定、太平的国家。
《庄子·人间世》:“治国去之,乱国就之。”
《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
出处: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原文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译文】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
原文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倍贷以给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译文】
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耕田锄草都有季节*,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因为关市的租税、府库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征粮和各种劳役放在一起。—年四季加起来,也等于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了。—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不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
原文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译文】
从高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四季皆种而五谷皆收。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一个劳力可以耕百亩收二百石。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民卖儿卖女,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注意让农、士、商、工四民即使互换其行业,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这样,农民专—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人民又会安定。富裕而安定,这正是成王业的道路。
原文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此由不利农少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译文】
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其王业。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所以,舜第一次率民迁安发展农耕建成“邑”,第二次迁徙建成“都”,第三次迁徙建成“国”。舜没有采用严重的刑罚和禁令,而人民都跟定他了。因为离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人民除害兴利,所以天下人民都归附他。所谓兴利,就是有利于农业。所谓除害,就是禁害于农业。农业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富,国富则人民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则虽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对他们驱使和调遣,以至于有所杀戮,人民都是不憎恶的。这都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人君不发展农业则粮食必少,粮少则人民贫困,贫困则轻视家园,轻家则容易外逃,人民轻易外逃则君令不能做到“必行”,君令不能行则禁律也不能做到“必止”,禁律不能必止则战争不能做到必胜,防守也不能做到必固了。法令不能必行。禁律不能必止,出战不能必胜,防守不能必固,这叫作寄生的君主。这都是不发展农业缺少粮食的危害。所以增产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和治国的道路。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