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之蹄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6 02: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05:22
同志们,上午好。京郊王,海春又来了。京西古道的蹄窝没跟大家说过吧?没人反对我就说点这个吧。话说北京古道,那是多了去了,作为八百年的建都历史,北京必定是四通八达的。但最好看的,一定是京西,尤其是看那些千百年来牲畜走出的蹄窝,绝对有震撼力!
京西古道号称分为军道、商道、香道。但我认为,军、商不分家的,香道也会有些重叠。但只有商道,甚至应该说,只有煤道才能出现蹄窝。今儿我就聊聊京西峰口庵的蹄窝。
京西古道蹄窝群,不止一处。名气最大的就是水峪嘴村的牛角岭关了。但蹄窝最多,最漂亮的就是峰口庵的。另外石古岩村的摩崖石碑处也有,再有就是房山佛子庄乡上英水村山脊都有蹄窝群。
(网友提问:京西看到那些蹄窝 ,牲口负重的时候走进去,岂不是容易崴脚或骨折?答: 首先牲口都很有灵性,而且常走山路的和平原的牲口走路习惯也不一样。再有着京西古道也不是建完不管的,也会重修,会凿平休整。当然有很多不同说法,可以探讨。)
峰口庵的蹄窝最漂亮,蹄窝更集中,更深,背景崖壁颜色绚丽,如果喜欢拍照,建议下午四五点再去,很漂亮。去峰口庵有两条道,一条有门头沟圈门走一线天,爬山而上。对体力有要求,时间比较长。另一条开车走潭王路,直接定位黄石港村,这要近得多,但到蹄窝也得走四十分钟左右。今天我就说走黄石港的这条,老少咸宜。
在门头沟潭王路上有一个黄石港村,当地人港字好像读“jiang”音,门头沟很多地名都是如此,很容易分辨你是不是当地人。
黄石港村海拔*百米,早已废弃,但它确是从王平穿越峰口庵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在徒步群里也算名气不小。
村西有条沟,叫花沟。花沟穿山向西、向北、再向东,在王平镇南涧村口汇入永定河。村中的老房子基本都被掀了顶,只留山墙。还有一家坚持不搬,养鸡,卖鸡和鸡蛋,因为散养,价钱合理,倒也被不少过客惦记。走到村东,就会被一大群在院子中漫步的大公鸡所吸引,它们身披彩衣,高亢打鸣,我还真有点馋了。
虽然房倒屋塌,倒也有些残破美。残留的毛*万岁标语,鲜艳的五角星。青石堆叠台阶上仅存的门板。还好有一座完好的石孔桥,暖阳西下,虽有点孤寂,但那厚重的石拱诉说曾经承载的繁华与喧嚣。
村东头有个水窖,水窖南修了个出水孔洞。这堆满厨房垃圾袋子的洞口,却有令人惊喜的发现,这洞口两侧分明是两个碑座,而洞顶横梁居然是快石碑。石碑为方首云纹,侧面、后面有捐资姓名和银两钱文数量。正面只能看到部分文字,有经理人、协办人、管账人,还有山主孙*伦。时间为大清嘉靖二十一年(1816年)。后面还有两位石匠的名字。看来这山是孙家人的了。
不知洞口这块碑,踏着垃圾进入洞内,居然还有一块功德碑,只能看到记满了人名、村名、窑口名及捐资额。这应该对研究当地村名演变,煤窑兴衰很有作用,何况这碑刻字体看着也挺漂亮的。据说这是山上峰口庵七块石碑之二,如今被砌进洞中,也许还算幸运保存了。
从黄石港村再向东、向上不远就是峰口庵关了。如果喜欢徒步的,可从圈门向西也可以走到这。
门头沟圈门向西直行,沿着大山沟到山脊就是峰口庵,又名峰口鞍,俗称风鞍儿。好像但凡在山脊上有个和缓豁口的位置都叫个“鞍”,例如响水湖长城的驴鞍岭。而那个大山沟就是门头沟,也是区名的由来。
峰口庵为京西玉河古道隘口。玉河古道也是京西古道之一,一般认为是中路。关口两侧古道宽6米左右,相当于古时高速公路等级了。就地取材,石块铺砌,约隔1米左右竖立石一排,以防石块松动下滑。关城用山石砌筑而成。城台内有券洞,城台南北两侧有石墙数十米斜上两侧山岗,将山口阻隔。清代为宛平县王平口与玉河乡交界。关外北侧有一平地,即峰口庵遗址。
峰口庵遗址已经看不到任何建筑,但还有几块残碑,一座被后人补全头颅的佛像。其中一块石碑为清道光十四年立的《峰口庵重修东西山路碑》,额书“万古流芳”,“故岭上之通衢实山中之捷径……至今游其下者,皆曰荡荡平平。行其巅者,俱云熙熙皞皞。”还有积德行善之人的捐钱数目,也算功德碑了。碑文为网上搜得,感谢各位前辈的探索。
这峰口庵关和水峪嘴村的牛角岭关应该性质差不多,位置也算互为补充。应该拥有查验税契,兼顾边防之任。今有闲人雅士在关门条石上题诗一首,“京西古道峰口庵,往来课税一重关。今日圈门依旧在,曾阅商队骡驼喧。”这诗也算做的不错。
从峰口庵东望,顺门头沟山谷直达区*,再往前跨过永定河,那就是一马平川的北京小平原了。可见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从峰口庵向西南,没多远就会看到一处明显是为了挡路的石堆。古道由此倾斜向上,在拐角处正有一群游客流连忘返,这里就是著名的古道蹄窝了。
去年三月一伙人开着六辆吉姆尼越野车碾轧蹄窝的视频引发众怒,那一堆石头正是保护古道的志愿者自发搬来的。愿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的历史,学习更多的知识,不要再干这种无知无畏的事情了。
及至山路坡顶拐角处,赫然看到一大片的蹄窝,一个挨一个的密布在一整块岩石之上。经过千百年,往来商旅骡马驼队的踩踏,形成这片一百多个或圆或椭圆,深深浅浅的蹄窝。夕阳西下,在暖阳斜照的古道旁崖壁,呈现五颜六色。而路基上每个蹄印似乎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经过千百年来,千万人次的骡马踩踏,使坚硬的岩石彷佛抛了光般的圆润,漏出大自然最美的颜色与节理,摸上去温凉如玉。这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巧妙合作,每个蹄印都在诉说这千百年的故事。从这里给京城带来冬日的温暖,从这里给山里甚至西北的妇人与孩子带回欢乐。
前些年网上曾经疯炒一阵,这蹄窝是自然形成还是商队骡马踩出。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苏德辰认为是“蹄窝”,加拿大蒙特利尔工学院教授嵇少丞认为是“壶穴”,各说各的理,还各自发表了学术论文。
我不是地质研究者,我只是一个好古喜玩的过客。但我看过水峪嘴村牛角岭的蹄窝,走过石古岩村悬崖上的蹄窝古道,甚至还找到过一处不为人知,位于房山佛子庄乡上英水的蹄窝。(我说的是蹄窝群,偶尔在古道上,一个两个的不算。)无一例外,这些蹄窝都只出现在古道上。如果说自然形成,那岂不应该漫山遍野都是,或者起码在荒山上会有一两处吧?
再有以峰口庵蹄窝看,出现蹄窝的地方明显就是人工劈山后平整出来的一长条巨石,这道顶多也就修了千百来年,对于天然形成壶穴动辄几万年的地质时间来说,也太仓促了吧。
有专家说蹄窝处的岩石是侏罗系厚层粉砂岩,或者钙质泥岩。这个我不懂,只是从字面上看“沙”、“泥”,应该就不是特别坚硬,如果是花岗岩估计就无法形成蹄窝了。
还有就是所有蹄窝都形成在爬坡的地方,尤其是翻越山脊比较陡的地方,只要有整片的石头,就会形成蹄窝。这说明在翻越坡度大的地方时,骡马会用力蹬踏,借坑洼处增加向前的摩擦力。最初的骡马一定会选择比较好走的几个点落蹄,再加上马掌铁的硬度,时间一长就会形成蹄印。而后面的牲畜自然不会再从新选择新路,一定会找准原来的蹄印,还能防滑,还能借力向前。据说经常走山路的骡马跟平原的不一样。惯常走平路的骡马进山后会比较容易受伤,这也正说明了骡马爬山路也是有技巧的。
说了半天,我的意思就是这千年古道蹄窝形成的不容易,它们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众多,千万要保护好。我居然发现有人在蹄窝内壁刻上名字!更要鄙视那几个开吉姆尼碾压蹄窝的人。站在蹄窝群古道旁,山坳中的废弃黄石港村,远山层峦。这古道也正是穿行翻越群山中,一路向西而去。
各位看官,今儿就发到这了,休息休息,谢谢大家的鼓励,将来给大家介绍更多不一样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