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5 20: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3:17
经过16年的开发建设,杭州开发区已从最初的一片滩涂围垦地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发展空间不足,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需要我们及时加以研究和思考。为了破解难题,促进杭州开发区下沙区块和前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谈一些想法。 一、杭州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状况 杭州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含部分军区、*农场、监狱用地),辖下沙、白杨两个*事处,*批准开发面积为10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底,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仅为28.65公顷,土地开发率已达97.1%。近年来,开发区严格土地资源管理,探索建立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体系,制定了高于全省标准的“双控”指标,严把项目准入关,放宽了容积率和建筑高度,严格控制绿化率和建筑密度,不断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同时积极推进工业用地“腾笼换鸟”,着力挖掘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1、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好。从数据分析来看(见附表),截止2008年底,杭州开发区土地开发率、供应率、建成率分别达到97.1%、91.9%、95.9%,土地开发程度较高;工业用地率、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率分别达到69.2%、27.1%,用地结构较优;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分别达到0.77、25.7%、1.04、35.3%,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在用地效益方面,工业用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分别达到12393万元/公顷、26589万元/公顷,产出效益较好。同时在管理绩效方面,尤其是土地利用监管方面比较到位。杭州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值为91.2%,总体较好。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仍存在“短板”。从实际情况来看,杭州开发区虽然目前土地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利用强度及产出效益等评价指标较好,但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指标相对偏低,工业用地的容积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型服务业比例仍然偏低,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挖掘企业投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存量土地需要进一步优用快用。根据测算,杭州开发区内还有未建成土地144.4公顷,占总面积的14.39%。其中,已经供应尚未建成土地36.52公顷,已达到供应条件未供应土地79.23公顷,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28.65公顷,主要分布在出口加工区内。近年来,开发区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但这些土地一直未开发,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开发建设,做到有地优用、有地快用。 二、面临的形势及经验启示 从宏观和自身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杭州开发区土地要素制约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任务越来越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严格的土地管理措施使用地环境更加严竣。近年来,针对突出的用地供需矛盾,*、国土资源部及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严格土地管理的*措施,这些非同寻常的措施显示,国家已经把土地作为宏观*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土地供应的闸门会把得更紧,各项管理措施会更加严格、更加规范。即使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形势下,保障用地的同时,继续坚持强化监管,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防止各类违法用地的产生已成为国土部门重中之重的任务。 二是有限的可用土地难以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经过前几年的开发建设,杭州开发区下沙区块可开发土地数量极其有限,虽然还有少量工业用地,但主要分布在出口加工区内,受加工区*等因素*,开发还有一定难度;新城核心区块虽然基本完成拆迁,但大部分已被农居、社区10%留用地等公共、社会事业项目布置,留有用地已经不多。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规划空间40平方公里,但目前90%以上仍为基本农田,调整外移基本农田还有不少困难,用地受到严重制约,加上土地指标紧缺,江东“有地”而不能“快用”,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三是规范的征地程序一定程度上增加征地难度。国家出台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征地工作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征地难度、延长征地时间。而且,当前被征地农民对补偿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征地矛盾,带来不稳定因素。目前,开发区下沙区块已基本完成整体征地拆迁,前进工业园区由于飞地开发、土地权属复杂、征地农民认为区片价格偏低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征地难度较大,影响了开发的速度。 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国内有些地区和城市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主要有: 1、昆山的经验和做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全国的典范,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主要做法有:一是坚持以严格的土地利用标准来规范集约用地。按乡镇工业集中区、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等不同区域外资项目的投资强度每亩分别不低于40万、50万、60万美元,民资项目不低于250万元/亩。二是兴建标准化厂房并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八大原创型企业基地,统一建设三层以上的标准厂房,为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项目、2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民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容积率达1.3,配套设施共享,改变以往小型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用地局面,大大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三是以*为导向,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工业厂房建筑在收取基础实施配套费时,采取对建单层厂房全收、两层厂房减半、三层厂房以上全免的方式,鼓励节约用地。四是采取合理的用地成本促进集约用地。规定工业用地地价不低于12万元/亩,同时还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工业用地招、拍、挂,以地价杆杠强化集约用地。五是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将农村居民新型社区建设与农民动迁安置、村庄整理、小城镇建设和集约用地有机结合,涉及农民宅基地动迁和对零星宅基地整理的,按照“拆一还一”的*安置到农村居民新型社区。 2、广东的经验和做法。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主要做法有:一是开展“三旧”(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改造工作。研究出台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有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用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推进利用低效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工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护任务完成。三是制订新增建设用地配置*。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工作,制订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供地指南,对土地利用绩效高的项目和地区实行用地倾斜*。四是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异地置换、挂账收地、退地还耕、协议收购或托管等一系列措施,充分盘活使用闲置地,减少新增建设用地。五是加大用地批后监管力度。建立用地批后监管系统,促进土地有效利用,防止土地出现新的闲置和浪费。六是保持违法违规用地查处整治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还有苏州工业园区对投资额低于1000万美元的项目推荐进标准厂房,北京经济开发区则要求入区企业每亩投资在67万美元以上、产值在800万元以上、税收在40万元以上,上海闵行开发区不惜倒贴资金动迁了低效企业,嘉兴在全市范围推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等等,这些做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杭州开发区实现从“建区”向“造城”、从“依江发展”向“跨江发展”战略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破解资源瓶颈制约难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正确处理好保护土地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关系,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明确主要目标,抓住工作重点,采取坚决有效措施,确保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指导方针上,要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更加有效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不断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在工作目标上,要适应耕地保护*要求,既要有一定的建设用地数量,努力保障重点项目、主导产业等用地需求,确保经济增长,更要全面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使有限的土地指标和土地资源创造出更佳更大的效益。 在工作举措上,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工作机制和体系,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工作常态化。结合省市开展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研究成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领导小组,实行土地利用全过程评价考核,完善项目引入决策阶段的用地预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跟踪评价和项目竣工后的验收评价考核,严格把好供地前的预审关和批后监管关。同时,应借鉴昆山、苏州等城市的做法,积极研究制定开发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相关激励、约束办法。 2、全面梳理存量土地资源,挖掘内涵式开发潜力,进一步鼓励建设项目拓展地上和地下空间,破解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根据评价分析,当前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园区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建筑密度等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下一步,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一调两宽两严”方针,适当调整规划指标和功能布局,继续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厂房、预留用地及改扩建等方式进行增资扩产,提高存量土地综合效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更新土地观念,提高对立体空间资源的认识,在保障人防、城市公共安全设施和消防要求的同时,充分利用地下市政及重大设施等的建设,进行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和利用。如结合地铁工程建设,以枢纽站为核心,加强周边各类相关设施的互联互通,形成与地上密切衔接,以交通功能为主导,集商业、休闲、民防等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公共活动空间。 3、进一步探索“腾笼换鸟”的途径、管理办法和措施,为挖掘内涵式土地开发潜力提供*和机制保障。开发区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是产业集聚,应该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对一些长期闲置、濒临倒闭、产业转移等企业和用地,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异地置换、协议收购等一系列措施,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土地,引进新的项目或调整土地用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应借鉴昆山、上海、广东的做法,建立健全“腾笼换鸟”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资产经营公司、土地整理中心等主体作用,继续推进“腾笼换鸟”,努力挖掘内涵式土地开发潜力,始终保持开发区集聚辐射功能的生机和活力。 4、正确对待扩展能力,对于已达到供地条件而未供应土地和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做适当保留。在开发区基本建成的情况下,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保留部分尚未开发的土地有利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未供应土地和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大部分都在出口加工区。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出口加工区功能叠加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盘活区内存量土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应适当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引导中小项目向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5、在总结下沙土地利用和管理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进江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前进工业园区40平方公里是杭州开发区在江东的空间拓展区域,目前正处于启动开发阶段,具有较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础和条件。总结下沙经验并借鉴其他城市做法,园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把好规划关。根据区块定位,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公建配套等各类用地,认真落实“一调两宽两严”方针。二要把好准入关。建立健全招商项目联审制度,严格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容积率、投入及产出等准入评审,严把项目质量关,避免走占地大、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粗放式发展路子。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厂房或孵化器,积极引导中小项目租用工业厂房或进入孵化器发展。三要把好监管关。会同规划等部门,严格把好供地前的预审关、分批次供地环节关、批后监管关,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提升土地开发价值,要有效执行土地招拍挂制度,合理控制出让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附表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评价表 目标 权重值 子目标 权重值 指标 权重值 现状值 理想值 指标集约度分值 子目标集约度分值 目标集约度分值 集约度综合分值 土地利用状况 0.43 土地开发程度 0.3 土地开发率 0.32 97.1% 100% 97.1% 95.0% 97.1% 91.2% 土地供应率 0.32 91.9% 100% 91.9% 土地建成率 0.36 95.9% 100% 95.9% 用地结构状况 0.25 工业用地率 0.58 69.2% 70% 98.9% 99.4% 高新技术产业 用地率 0.42 27.1% 25% 100% 土地利用强度 0.45 综合容积率 0.26 0.77 0.8 96.3% 97.2% 建筑密度 0.22 25.7% 28% 91.8% 工业用地综合 容积率 0.28 1.04 1.0 100% 工业用地建筑 密度 0.24 35.3% 35% 100% 用地效益 0.36 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 1.0 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 0.36 3194.1万元/公顷 4590万元/公顷 69.6% 86.1% 86.1% 工业用地产出 强度 0.36 12393万元/公顷 13500万元/公顷 91.8% 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 0.28 26589万元/公顷 25000万元/公顷 100% 管理绩效 0.21 土地利用监管绩效 0.54 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 0.47 -(100%) 100% 100% 100% 87.8% 闲置土地处置率 0.53 -(100)% 100% 100% 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 0.46 土地有偿使用率 0.54 73.9% 75% 98.5% 73.4% 土地招拍挂率 0.46 2.2% 5% 44%.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3:17
经过16年的开发建设,杭州开发区已从最初的一片滩涂围垦地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发展空间不足,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需要我们及时加以研究和思考。为了破解难题,促进杭州开发区下沙区块和前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谈一些想法。 一、杭州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状况 杭州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含部分军区、*农场、监狱用地),辖下沙、白杨两个*事处,*批准开发面积为10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底,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仅为28.65公顷,土地开发率已达97.1%。近年来,开发区严格土地资源管理,探索建立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体系,制定了高于全省标准的“双控”指标,严把项目准入关,放宽了容积率和建筑高度,严格控制绿化率和建筑密度,不断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同时积极推进工业用地“腾笼换鸟”,着力挖掘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1、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好。从数据分析来看(见附表),截止2008年底,杭州开发区土地开发率、供应率、建成率分别达到97.1%、91.9%、95.9%,土地开发程度较高;工业用地率、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率分别达到69.2%、27.1%,用地结构较优;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分别达到0.77、25.7%、1.04、35.3%,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在用地效益方面,工业用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分别达到12393万元/公顷、26589万元/公顷,产出效益较好。同时在管理绩效方面,尤其是土地利用监管方面比较到位。杭州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值为91.2%,总体较好。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仍存在“短板”。从实际情况来看,杭州开发区虽然目前土地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利用强度及产出效益等评价指标较好,但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指标相对偏低,工业用地的容积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型服务业比例仍然偏低,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挖掘企业投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存量土地需要进一步优用快用。根据测算,杭州开发区内还有未建成土地144.4公顷,占总面积的14.39%。其中,已经供应尚未建成土地36.52公顷,已达到供应条件未供应土地79.23公顷,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28.65公顷,主要分布在出口加工区内。近年来,开发区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但这些土地一直未开发,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开发建设,做到有地优用、有地快用。 二、面临的形势及经验启示 从宏观和自身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杭州开发区土地要素制约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任务越来越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严格的土地管理措施使用地环境更加严竣。近年来,针对突出的用地供需矛盾,*、国土资源部及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严格土地管理的*措施,这些非同寻常的措施显示,国家已经把土地作为宏观*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土地供应的闸门会把得更紧,各项管理措施会更加严格、更加规范。即使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形势下,保障用地的同时,继续坚持强化监管,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防止各类违法用地的产生已成为国土部门重中之重的任务。 二是有限的可用土地难以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经过前几年的开发建设,杭州开发区下沙区块可开发土地数量极其有限,虽然还有少量工业用地,但主要分布在出口加工区内,受加工区*等因素*,开发还有一定难度;新城核心区块虽然基本完成拆迁,但大部分已被农居、社区10%留用地等公共、社会事业项目布置,留有用地已经不多。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规划空间40平方公里,但目前90%以上仍为基本农田,调整外移基本农田还有不少困难,用地受到严重制约,加上土地指标紧缺,江东“有地”而不能“快用”,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三是规范的征地程序一定程度上增加征地难度。国家出台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征地工作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征地难度、延长征地时间。而且,当前被征地农民对补偿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征地矛盾,带来不稳定因素。目前,开发区下沙区块已基本完成整体征地拆迁,前进工业园区由于飞地开发、土地权属复杂、征地农民认为区片价格偏低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征地难度较大,影响了开发的速度。 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国内有些地区和城市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主要有: 1、昆山的经验和做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全国的典范,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主要做法有:一是坚持以严格的土地利用标准来规范集约用地。按乡镇工业集中区、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等不同区域外资项目的投资强度每亩分别不低于40万、50万、60万美元,民资项目不低于250万元/亩。二是兴建标准化厂房并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八大原创型企业基地,统一建设三层以上的标准厂房,为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项目、2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民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容积率达1.3,配套设施共享,改变以往小型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用地局面,大大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三是以*为导向,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工业厂房建筑在收取基础实施配套费时,采取对建单层厂房全收、两层厂房减半、三层厂房以上全免的方式,鼓励节约用地。四是采取合理的用地成本促进集约用地。规定工业用地地价不低于12万元/亩,同时还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工业用地招、拍、挂,以地价杆杠强化集约用地。五是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将农村居民新型社区建设与农民动迁安置、村庄整理、小城镇建设和集约用地有机结合,涉及农民宅基地动迁和对零星宅基地整理的,按照“拆一还一”的*安置到农村居民新型社区。 2、广东的经验和做法。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主要做法有:一是开展“三旧”(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改造工作。研究出台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有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用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推进利用低效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工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护任务完成。三是制订新增建设用地配置*。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工作,制订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供地指南,对土地利用绩效高的项目和地区实行用地倾斜*。四是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异地置换、挂账收地、退地还耕、协议收购或托管等一系列措施,充分盘活使用闲置地,减少新增建设用地。五是加大用地批后监管力度。建立用地批后监管系统,促进土地有效利用,防止土地出现新的闲置和浪费。六是保持违法违规用地查处整治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还有苏州工业园区对投资额低于1000万美元的项目推荐进标准厂房,北京经济开发区则要求入区企业每亩投资在67万美元以上、产值在800万元以上、税收在40万元以上,上海闵行开发区不惜倒贴资金动迁了低效企业,嘉兴在全市范围推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等等,这些做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杭州开发区实现从“建区”向“造城”、从“依江发展”向“跨江发展”战略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破解资源瓶颈制约难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正确处理好保护土地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关系,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明确主要目标,抓住工作重点,采取坚决有效措施,确保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指导方针上,要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更加有效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不断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在工作目标上,要适应耕地保护*要求,既要有一定的建设用地数量,努力保障重点项目、主导产业等用地需求,确保经济增长,更要全面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使有限的土地指标和土地资源创造出更佳更大的效益。 在工作举措上,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工作机制和体系,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工作常态化。结合省市开展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研究成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领导小组,实行土地利用全过程评价考核,完善项目引入决策阶段的用地预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跟踪评价和项目竣工后的验收评价考核,严格把好供地前的预审关和批后监管关。同时,应借鉴昆山、苏州等城市的做法,积极研究制定开发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相关激励、约束办法。 2、全面梳理存量土地资源,挖掘内涵式开发潜力,进一步鼓励建设项目拓展地上和地下空间,破解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根据评价分析,当前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园区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建筑密度等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下一步,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一调两宽两严”方针,适当调整规划指标和功能布局,继续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厂房、预留用地及改扩建等方式进行增资扩产,提高存量土地综合效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更新土地观念,提高对立体空间资源的认识,在保障人防、城市公共安全设施和消防要求的同时,充分利用地下市政及重大设施等的建设,进行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和利用。如结合地铁工程建设,以枢纽站为核心,加强周边各类相关设施的互联互通,形成与地上密切衔接,以交通功能为主导,集商业、休闲、民防等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公共活动空间。 3、进一步探索“腾笼换鸟”的途径、管理办法和措施,为挖掘内涵式土地开发潜力提供*和机制保障。开发区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是产业集聚,应该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对一些长期闲置、濒临倒闭、产业转移等企业和用地,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异地置换、协议收购等一系列措施,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土地,引进新的项目或调整土地用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应借鉴昆山、上海、广东的做法,建立健全“腾笼换鸟”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资产经营公司、土地整理中心等主体作用,继续推进“腾笼换鸟”,努力挖掘内涵式土地开发潜力,始终保持开发区集聚辐射功能的生机和活力。 4、正确对待扩展能力,对于已达到供地条件而未供应土地和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做适当保留。在开发区基本建成的情况下,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保留部分尚未开发的土地有利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未供应土地和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大部分都在出口加工区。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出口加工区功能叠加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盘活区内存量土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应适当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引导中小项目向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5、在总结下沙土地利用和管理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进江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前进工业园区40平方公里是杭州开发区在江东的空间拓展区域,目前正处于启动开发阶段,具有较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础和条件。总结下沙经验并借鉴其他城市做法,园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把好规划关。根据区块定位,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公建配套等各类用地,认真落实“一调两宽两严”方针。二要把好准入关。建立健全招商项目联审制度,严格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容积率、投入及产出等准入评审,严把项目质量关,避免走占地大、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粗放式发展路子。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厂房或孵化器,积极引导中小项目租用工业厂房或进入孵化器发展。三要把好监管关。会同规划等部门,严格把好供地前的预审关、分批次供地环节关、批后监管关,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提升土地开发价值,要有效执行土地招拍挂制度,合理控制出让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附表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评价表 目标 权重值 子目标 权重值 指标 权重值 现状值 理想值 指标集约度分值 子目标集约度分值 目标集约度分值 集约度综合分值 土地利用状况 0.43 土地开发程度 0.3 土地开发率 0.32 97.1% 100% 97.1% 95.0% 97.1% 91.2% 土地供应率 0.32 91.9% 100% 91.9% 土地建成率 0.36 95.9% 100% 95.9% 用地结构状况 0.25 工业用地率 0.58 69.2% 70% 98.9% 99.4% 高新技术产业 用地率 0.42 27.1% 25% 100% 土地利用强度 0.45 综合容积率 0.26 0.77 0.8 96.3% 97.2% 建筑密度 0.22 25.7% 28% 91.8% 工业用地综合 容积率 0.28 1.04 1.0 100% 工业用地建筑 密度 0.24 35.3% 35% 100% 用地效益 0.36 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 1.0 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 0.36 3194.1万元/公顷 4590万元/公顷 69.6% 86.1% 86.1% 工业用地产出 强度 0.36 12393万元/公顷 13500万元/公顷 91.8% 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 0.28 26589万元/公顷 25000万元/公顷 100% 管理绩效 0.21 土地利用监管绩效 0.54 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 0.47 -(100%) 100% 100% 100% 87.8% 闲置土地处置率 0.53 -(100)% 100% 100% 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 0.46 土地有偿使用率 0.54 73.9% 75% 98.5% 73.4% 土地招拍挂率 0.46 2.2% 5%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