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我想请 高手 教教我 怎样 在玉器 上 加颜色!(俗称 点红) 有什么办法可以 做的 很好看 不易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5 18:5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2:42
下面是很专业的文字描述,你看的懂的话就是答案了!
翡翠玉石的化学处理
透明度不好的切片,需要进行化学酸碱循环处理,提高其透明度,同时也可以进行人工上色。未经化学酸碱循环处理的切片,是很难进行人工上色的。
化学酸碱循环处理的过程十分漫长,一般需要一个月,经历15次酸碱循环的反复煎熬,才能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奠定基础。
酸碱循环处理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准备酸碱处理槽子及盖子。酸碱处理槽子和盖子要用至少5毫米厚的防酸不锈钢制作。槽子的上方需要做一圈护城河,深10厘米,护城河上放置酸碱处理槽子的盖子,护城河里注入清水, 这样酸碱处理槽就可以完好的做到密封。
其次要做强度比较大的钢支架,来支撑不锈钢槽子,盖子及槽子里面的待处理的玉石切片和淹没玉石切片的酸溶液或碱溶液。进一步,槽子底下要准备加热装置,将酸溶液或碱溶液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时的温度―目的是提高玉石切片与酸碱反应的速度。高温也使得酸碱溶液在槽子里面保持流动,这也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
玉石切片要竖直放入槽子中,并且是一层一层地放置,目的是减少切片在反应过程中的断裂。切片放好以后,就加入20-30%的*(HNO3)溶液,然后盖上盖子。护城河里一定要加清水,因为*受热会分解产生橙色的有毒的NO2。护城河里的水能阻止NO2溢出,并能吸收一些NO2。
玉石切片与*溶液高温反应两天后,要停止加热。
冷却后,将*溶液从槽子里面抽出,放入塑料储存罐子里,备下次使用。然后,向槽子里注入清水,淹没玉石切片为止,加热至沸腾,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将水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清除槽子里和玉石切片表面残留的*,为下一道碱处理制程做准备。
接下来,向槽子里加入浓度20-30%烧碱(NaOH)溶液,淹没玉石切片为止。碱处理也需要加热至沸腾,并保持高温。盖子也需要盖上,防止碱溶液溅出伤人。碱溶液不会分解放出气体,所以护城河里可以不加水。碱处理也要两天。碱处理完成后,碱溶液要回收再利用,槽子和玉石切片也要加入清水蒸煮,清除残留的碱溶液,为下次酸处理做准备。
酸碱处理循环大约需要15次,持续30天时间。处理完的玉石是个什么样子呢?由于酸碱的腐蚀作用,玉石里面可溶于酸碱的成分被清除了(一些可溶解杂质也被清除),只剩下难溶的硅酸盐晶体。由于可溶解部分原来是均匀分布在玉石里面的,所以它们溶解之后,在玉石里面留下了均匀分布的微孔(平均直径在400nm-700nm之间)。这些微孔也均匀分布于玉石的表面,所以玉石表面对光线产生强烈的反射,使得酸碱处理后的玉石变得雪白如玉。这时的玉石强度大不如以前,变得容易碎裂,所以要格外小心处理。
酸碱处理完后的玉石切片,现在还不能用来加工玉器,因为还差一道树脂充填制程。只有树脂充填之后,酸碱处理后的玉石才能恢复原来的强度,并变得更加透明,完成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
酸碱处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酸碱循环处理?不同批次的玉石和不同厚度的切片,酸碱处理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如何知道酸碱处理已经好了呢?抽样检验是最好的办法。其一,在酸碱循环处理的后期,可以从槽子里取一片切片,将它折断,看看断口就可以作出判断。完全处理好的断面是多孔的,它强烈反光,是均匀的白色。未处理好的断面不是一致的白色,中间未接触酸碱的部分比较暗,这说明还要继续进行酸碱处理。其二,均匀一致的白色断口不一定表示酸碱处理好了,因为人眼睛分辨率所限,不一定看的准。所以看断口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取一些玉石切片做树脂充填试验。如果充填效果好,说明酸碱处理大功告成,可以停止酸碱循环,经历一个月煎熬的玉石切片可以起锅了。
酸碱处理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最后一道程序是酸处理好还是碱处理好呢?应该是酸处理好。因为碱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硅胶在水煮过程中不容易去除。酸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盐类则很容易在水煮过程中去除。
为了去除溶解度较小的盐类,在水煮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EDTA二钠(乙二氨四乙酸二钠)。乙二氨四乙酸二钠是一种螯合剂,它能与钙离子等形成螯合物,从而增加钙盐的溶解度。这是酸处理后,水煮的一个小窍门啊。
经过酸碱处理后,玉石切片的重量变化究竟有多大?
一般来说,只有1%的杂质被去除。所以,切片里面的微孔虽然无处不在,可是非常微小,所以只占到总体积的1%左右。如何验证?将水煮后的玉石切片称重,烘干,再称重,就可得到答案。对了,还有一个鉴别酸碱处理是否好了的方法就是,将烘干后的切片,一面接触水面,看水经过里面的毛细孔,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另一面。
3. 翡翠玉石的人工上色
经过化学处理的玉石切片,变成了一种多孔的白色切片。微孔的直径在400-700nm之间,只占总体积的1%,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玉石切片中。大量微孔的存在,使得这时的玉石切片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这为人工上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为何要人工上色?理由很简单-市场需要。翡翠,顾名思义,红色与绿色也。透明度好,通体翠绿的翡翠玉石最为市场所青睐,其次是深红色的,明*的和浅紫色的。遗憾的是,种好,颜色又好的玉石并不多,而且是越来越少了。现在, 大多数玉石原料是既无种头,又无颜色。所以,化学处理和人工上色便应运而生。
某位哲人说过:社会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进步。市场对翡翠玉石的需求,推动了玉石化学处理工艺的产生和发展。没有国家基金的资助,没有国家研究所的参与,玉石商人却能开发出一整套玉石化学处理工艺,实在是了不起,令人惊奇。
人工上色的原料有两大类,有机染料和有机颜料。染料能够溶解在水里形成染料溶液(染料分散成单个分子)。颜料不能溶解在水里形成颜料溶液,但是使用分散剂,可以使颜料以超微细颗粒(分子团)的形式悬浮于水中,形成颜料假溶液。另外,也有一些颜料,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苯等)里面形成溶液。
一种颜色原料通常不能配成所希望的颜色。三基色原理告诉我们,三种颜色原料比较能配出所希望的颜色。染色三基色是,青色(Cyan),*(Yellow)和洋红(Magenta)。
配色的基本原理是同色异谱,即两个光谱分布不同的颜色,可以让人眼产生相同的颜色感觉。为何会这样呢?因为,人眼对颜色的感觉,不取决于该颜色的光谱分布,而是取决于该颜色的光谱能量在红,绿,兰三种感光细胞中的积分。所以,光谱分布不同的颜色,是有可能在红,绿,兰三种感光细胞中产生相同的光谱能量积分的,即有相同的颜色感觉的。这提醒我们,要鉴别天然颜色和人工颜色,单靠眼睛是办不到的。
但是,天然颜色和人工颜色的光谱组成是不同的,所以仍然有办法鉴别。因为,同色异谱不是无条件的,必须说明同色异谱的光照条件。因为,染色物的反射光谱等于光源的发光光谱乘以染色物的光谱发射系数。一般配色的目标,是要在自然光下实现配色, 即达到在感觉上颜色匹配(同色异谱)。所以,通过在不同光源下进行比较,天然颜色和人工颜色还是有区别的,用眼睛可以鉴别。比如,在自然光线下,天然颜色与人工颜色是一样的,眼睛无法区别,那么,我们可以将它们拿到高压钠灯下进行观察,也许会发现不同。或者可以在它们前面加一片滤色镜,再用眼睛观察,也可能就会发现不同。滤色镜有一定的光谱吸收系数。染色物前面加滤色镜,等于改变了光源的光谱。所以,依靠眼睛鉴别天然色与人工色的区别,还是有办法的。
匹配颜色,应当尽量用最少的染料或颜料种类,并且应当使用性质一致的种类。如同为酸性染料,同为油溶性颜料等。比如,有很多种染料和颜料的颜色接近玉石的天然绿色,只是有点偏兰色,所以只要与*调配,就能调出与玉石一样的天然绿色来。所以,只用两种染料,就能达成目标。
染料或颜料要调成溶液后,再使用。上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点色,二是浸色。点色,是用棉纱蘸颜色溶液,再点在玉石切片表面,只让玉石局部着色的染色方法。浸色,是将玉石切片浸入颜色溶液中,是玉石切片整体着色的方法。种好的玉石,适合整体着色,种差的玉石,适合点色,这样做,最能以假乱真。玉石着色后,需要烘干,为下一道树脂充填工艺做准备。
天然色与人工色,除了光谱上的不同之外,还有一点是,其颜色的分布形态是有区别的。人工色,由于是人工点色扩散形成的,所以都是成片的着色。而天然色的丝状,点状分布则是人工色很难做得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2:42
做假的事 知道也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