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4 04: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2:17
敬老事迹材料(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材料了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敬老事迹材料(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彭露瑾,女,汉族,1986年9月出生,丫普龙村委会丫普龙村小组村民,现系丫普龙村委会副主任。从小因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紧靠奶奶抚养并供其上学,这些磨难使她从小就形成了乐善好施,尊老爱幼,性情率真,热情开朗的性格。在村民眼里,她是个好孩子,在奶奶眼里,她是个好孙女;在亲朋好友之中,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没有人不肃然起敬。她的的确确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敬老孝亲、和睦邻里的好榜样。
一、她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好青年
彭露瑾从小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村里很多家长慕名而来,要求她为其孩子补习功课,她每次都将自己所学所悟知识不厌其烦的讲给他们,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技巧一一传授给他们。很多孩子因此取得很大的进步。
大学毕业后,因为学的是英语专业,很多孩子都纷纷要求她辅导他们的英语,彭露瑾不管多忙,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到需要补课的孩子家里辅导他们,从不收一分钱。
村民苗大娘因为丈夫瘫痪,子女又不尽赡养义务,致使苗大娘悲痛欲绝,多次想轻生。她听说此事,急忙跑去他们家了解情况,一边做子女的思想工作,一边开导苗大娘,并把自家的粮食钱物拿去给苗大娘应急,帮苗大娘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直至她的子女主动提出照顾二老起居生活她才放下心来。
隔壁村村民孔德荣,家境困难,自身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父母年老体衰,女儿幼小,妻子为此曾多次想离家出走。她听说此事,一边做他妻子的思想工作,一边连忙向村小组反映,响应村民捐资捐款帮助其治病,帮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二、她是一位恪尽孝道的好女儿
从小因为父亲生病瘫痪在床,母亲也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离家出走,她除了好好学习之外,回到家里就给父亲做饭,给父亲按摩,天气好了,就把父亲弄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每逢周末,只要条件允许,她除了把作业做完,衣服洗完,一有时间就给父亲按摩,找好吃的野菜做给父亲吃,听到对父亲病情有益的药材,只要能找到的就立马弄给父亲吃,希望能够减轻他的痛苦。尤其在父亲病重期间,他几乎把学习的时间都挤压出来陪父亲聊天,捡一些可以卖钱的的东西卖了买营养品给父亲补身,特别是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还好遇上假期,她就将所有时间和精力花在陪伴父亲身上,寸步不离,喂饭、擦洗、按摩、洗脚、陪床,并在父亲熟睡时去寻找中药材来煨给父亲喝。不幸的是父亲最终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那时父亲才37岁,她才9岁,弱小年幼的她最终成了孤儿。她也为此悲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面对。幸运的是,奶奶毅然决然的挑起抚养她并继续供他上学的重担。从那以后,她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奶奶。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外地优越的工作待遇,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家创业,以便照顾年迈的奶奶,因奶奶曾在她上大一的那年去地里干活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致使脸部、腰部、腿部均摔成了重伤,躺在床上近两个月,还好遇上放假,她得知此事,放弃在城里打工的机会,急速赶回家里,带奶奶输液、喂药、端水、喂饭,帮奶奶按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奶奶渐渐恢复了健康,但由于年迈,腰部的伤已无法治愈,只要一变天,奶奶就感到疼痛难忍,为此,她特意买了按摩器帮奶奶按摩,遇到重活,脏活,她都不让奶奶干,只要是她能做的,尽量不让奶奶插手,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奶奶安享晚年。
三、她是一位贴心办事的好干部
2013年,她有幸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这对刚刚走向社会的她来说可是一件及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各种各样前来办事的村民,她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钻研,并不时向长辈讨教如何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既让村民满意,又遵照了原则办事。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查找资料,看相关书籍,不断更新自己,以便适应更多百姓需求。
丫普龙村委会辖12个小组,有几个村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了做好工作,她不畏路远,一有时间就下到村里,访村问民,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遇有实际困难的村民,立马向上级反映,以帮村民寻求到更多更好的帮助。同时将有关农民生计,有帮农富农的资料*一一发放到农民手中,以带动村民脚踏实地,帮助他们走向致富的道路。
由于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幅员广,外出时间长,信息变动频繁,给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彭露瑾同志总是想千方设万计获取外出人员信息,经常保持联系。以便关注更多留守儿童、老人,除了做好上级交给的任务和工作以外,彭露瑾同志还把作为一位基层村干部的温暖、关爱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为老百姓办实在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她时常去走访那些低保户、五保户,给他们送钱送物,送医送药成了家常便饭。低保户陈永云、苗国良就是她帮助最多的对象。行动不便的老人苗国良,出于信任,连砍肉、购物之类的事儿,也常由她无偿代办并送至家中。
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孝传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是一种核心的理念与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其中的精髓。彭露瑾同志是在中华孝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起来的,是孝老典型中的代表。彭露瑾同志敬老孝亲,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村民笑容相待,乐善好施,与家人和睦相处,用真诚的心去关怀身边的人,用热心去帮助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许多人,成了十里八乡敬老孝亲的楷模,带动了一方敬老孝亲的社会风气。
我的母亲赵琼芝,女,生于1947年,现年64岁,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禄脿镇禄脿村小组村民。
她家境贫困,早年丧父,丈夫在外,膝下共有六个孩子,在孩子们年龄都很小时,母亲年迈。自农村包产到户后,农务繁重,但她每天起早贪黑,拉扯孩子、抚养老人,经过她的辛勤劳作,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可在1990年时,奶奶不幸生病,虽然经治疗,但最终还是双腿瘫痪,一直卧床至今,现年99岁。日复一日,整整二十年,我母亲始终用孝心守护着奶奶,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生活,二十年如一日,冬天抱她去晒太阳,每天端饭端水,倒屎倒尿,还定时用毛巾给她擦身,全身心守在母亲身旁,精心呵护,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还要做繁重的农活来维持家用。但不管多苦多累,护理老人是她每天必做的家务。
奶奶生活不能自理时,我母亲每顿饭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勺一勺地喂她吃饭,一口一口地喂她喝水,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奶奶渐渐的好了起来,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后来,又鼓励奶奶试着走路,扶着她一步一步挪动。由于年龄大,奶奶拄着拐杖无法行走,又想办法用一条轻便四脚凳子用手拄着走,为防止凳子滑倒,用旧布把四脚包住。奶奶终于能自己轻轻挪动了,但她的头上又多了一丝丝的银发,背也严重变形,腰椎突出,出现骨质增生。
让母亲最为受累的莫过于农忙季节和夜深人静时,也许是因为奶奶人老年迈,神经系统控制力不够,深夜会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语,有时还不停的*,母亲以为奶奶生病了,顾不得自身的疲惫,赶紧起来问候,看看没什么事才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母亲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近几年来,随着奶奶年龄越来越大,耳朵也背,眼睛不好,偶尔有点小毛病,但在她精心照料下,精神不错,街坊邻居都说:“如果没有她真诚至深的孝心、爱心,老人怎么能过上这幸福的晚年生活?”母亲用她孝老敬老的美德,让人们口碑载道,也为自己铸就了做人风范。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年纪,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时母亲总是劝说家人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重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让人觉得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后在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在母亲的精心经营下,一家人相处一直很融洽,如今孩子都已*,兄妹六人虽然没有分过家,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家庭,每月都举行一次家庭聚会,由母亲主持,每当家庭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就一起共同商量解决。这些年来之所以能处理好晚辈兄妹之间、妯娌之间关系,正是母亲的高风亮节、大仁大义的作风,才使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乡亲们羡慕,并且得到了大家称赞。母亲经常告诫子女:“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只有自己亲历亲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奶奶享用。在母亲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在儿女眼中,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母亲。
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在照顾好自家老人的同时,对有困难的乡邻也是给予热情的帮助,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母亲都会毫不吝啬的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年来,大家都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好。有一次,在家中隐约听到隔壁邻居家里传来痛苦的*声,她便推门进去,只见邻居杨大妈躺在沙发上,原来是她*病又犯了,接着赶忙帮她穿上衣服把她送到医院,接下来的日子为她送水、送饭。邻里有什么小矛盾,也主动去调解、疏通。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热忱待人,乐于助人,孝老敬老,与村民和睦共处的老人。
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其意思是:孝敬父母在美德中占着重要的位子,甚至可以说占据着首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尊重不孝敬,那怎能令我们相信他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又怎会有人与他们真心交朋友呢?《弟子规》中的“首孝悌”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必须要以孝敬父母为已任。父母唤之,应急应;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恭敬地聆听父母的训导等等。
有人会不禁疑惑问道: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还能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不!所谓孝,单看文字构造则是“老”和“子”组合而成,且“老”在上,“子”在下,这个字的用心良苦就已经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以孝为先。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文帝亲尝汤药”感人至深,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後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急得刘恒寝食难安。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撇下繁琐政务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在喂母亲喝药时,总自己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小心翼翼地给母亲喝。为了母亲早日的康复,他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入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安心地睡一小会儿。
“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他的孝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成为千古佳话。天之大,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赠给我们完肤。给我们双眼,让我们去发现美;给我们双脚,让我们踏遍祖国山山水水;给我们思想,让我们学会“孝”。难道我们不应该仿效先辈的“孝”去报答父母亲吗?
可是,现在我们却时不时地看到另我们寒心的一幕幕,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去“孝敬”他们,在他们的心里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地养他们,甚至要给他们做牛做马,没有些要回报、报答父母的想法,只要自己生活的快乐逍遥就够了,总把父母的苦都置之度外,却没有想过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及父母要把你拉扯大的艰辛。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没有想过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人的苦?父母是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的,因为父母没有什么时候是不为你着想的!可是你们呢?不仅不体谅还与他们抬杠,你是“胜利”了而你们的父母的心却是像被火灼伤般的痛啊!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一个简单的字,却代表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它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世事沧桑,岁月无情,不要等失去了才明白什么是孝,才明白父母为你所作的一切,记住,儿女的关爱会抚平父母额上的皱纹。最美不过夕阳红,呵护这份美吧,用心去碰撞出美的音符,奏出世间最温馨、最美好的敬老进行曲吧!让歌声在广阔的天地间永远回荡!
王立梅,开城镇都督村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脏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间的婆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六店街道。自与丈夫结婚以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视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对她说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们,立梅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2005年,身患心脏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众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关系最融洽的三儿媳妇王立梅主动去医院照料公公,她没有在丈夫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嫂子面前说一句抱怨的话。多年来,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迈体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术后,老年病缠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动,连吃饭都要人喂,这些年来吃喝拉撒睡全靠儿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对一双公婆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生活上多方照顾,夏天买回夏装,冬天买回毛衣、羽绒服。婆婆经常腰、腿痛,立梅就给婆婆寻医问药,擦腰洗脚或陪送医院诊治,就像女儿照顾母亲一样。
丈夫徐鲁生因工作需要经常不在家,立梅不仅悉心照料公婆,还特别重视一对儿女的学习,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邻居都羡慕徐家有一个像女儿一样好的儿媳妇。王立梅的事迹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的。都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经典国学《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实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文明的新农村里,这样的好媳妇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
xxx是丰台街道xxx社区负责老年工作协会和申诉接待的职工。几年来,在丰台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在丰台区双拥办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开展“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活动,以落实“星光计划”为切入点,通过狠抓敬老宣传教育,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助老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在社区先后被北京市评为“首都文明居民区”和“首都共建文明居民区”。
(一)建小组、明职责,建立积极配套的服务体系。
直属分部社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居住相对集中,人员流动大的部队营院。现有居民1309户,3473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146名,遗属9名。xxx在居委会曲延青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的老年工作协会和申诉接待的敬老助老小组。为了开展好敬老助老工作,xxx协助指导所属5个团级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了涉老纠纷调解小组、助老志愿者家电维修小组、医疗保健小组、水暖维修小组、生活服务小组等保障队伍,定期为老年人服务。建立老年人来访接待制度,涉老纠纷登记、调解、处理和登记制度。坚持每季度分析一次老龄工作的形势,半年召开一次老年人代表会。广泛征求大家的建议,接待小组不定期的到各个单位了解老年人的情况,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调解小组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时时有工作,件件有着落。
(二)深宣传、常教育,营造尊老养老、爱老敬老好环境。
经常深入到各单位、各住户,宣传《老年人法》和维权《条例》,为每个老人发了两个“法律”单行本,人手一册,陪老人聊家常、讲故事,讨论法律知识,交流营养保健经验,使“家有老,是个宝”、“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等等尊老敬老观念深入人心,爱老助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三年来,先后10余次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和咨询,利用板报、橱窗宣传相关内容10多次,专门开设了宣传栏,定期地张贴敬老宣传标语。xxx还注意利用宣传敬老先进典型,营造全社区爱老敬老的氛围。每年组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对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尊敬父母的好子女的典型进行大力宣扬。通过教育,广大老年人掌握了法律武器,提高维法意识,通过教育,许多子女都能时刻把老人的冷暖挂在心上,促进了家庭和睦温馨,通过活动,广大社区人都能做到关心老人、孝敬老人,社区逐步形成了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三)热情、主动,细致、周到,排忧解难。
老龄工作重点就是为老年人服务,目标就是使老年人满意。xxx围绕这一中心,把态度热情当作第一要求,把主动服务当成第一标准,开展了“四个服务”活动,积极全面地为社区老人排忧解难。
一是医疗服务。在门诊部专门设了卫生保健室,配备了x光、b超、心电图等设备,并且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医护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做到随便叫随便到,救治及时无误,坚持定期巡诊,送医送药上门。设立“医疗保健园地”和保健常识专栏;定期利用闭路电视进行医疗保健知识讲座。
二是生活服务。在管理科协助下,开办了生活服务中心,增加了服务项目,每天供应主、副食10多个花样品种。生活服务小组坚持上门为老年人修理家电、水暖、门窗,还及时为老年人办理自行车纳税证,更换煤气证、户口本、报纸、刊物,办理第三代子女入学入托、防疫等事宜。车辆服务小组做到热情服务,随时叫随时到,风雨无阻,较好地保证了老年人用车,还坚持每周派出专车接送老年人去医院看病。
三是特殊服务。对那些高龄、重病残疾、丧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实施特殊服务,落实了包户责任制。XX年夏天,我院退休工人因脑梗塞需要住院治疗,因无子女陪伴,和居委会的其他同志找车把老人及时送到医院,与民政科联系先住院再交费。及时办理了住院手续,为救治赢得了时间。其后,联系家人,到医院看望护理,直到XX年去世处理完后事。受到辖区居民的传诵。对生病住院的老年人,她都尽可能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慰问。带领服务工作人员给病故的老年人擦身子、穿衣服、送殡仪馆,组织遗体告别,使很多家属感激不尽。
四是慰问服务。定期和不定期的上门看望个别年老体弱的老人,问寒问暖;每年春节,挨家挨户给老年人拜年;每逢节假日,带着慰问品上门慰问;同时,还慰问烈军属、伤残军人、残疾人等困难户,几年来,每年重阳节,组织老年人集体游览香山、颐和园、世界公园、军事博物馆、天安门等旅游景点,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称赞。
(四)有活动、有健身,积极投身志愿者行列。
社区成立了老年大学,开办了书法班、绘画班等,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立了书画协会、文艺队、健身球队、武术队。xxx也成了一名为老同志服务的志愿者,她每天带着老同志进行晨练,或舞剑、或打太极,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一丝不苟地训练。今年太极拳表演队还组队参加了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总后组织的中老年体育活动,“二十四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表演分别取得了活动二、三等奖;连续5年举办了老年人趣味运动会,参加200余人次,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生活的质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13:15
敬老事迹材料(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材料了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敬老事迹材料(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彭露瑾,女,汉族,1986年9月出生,丫普龙村委会丫普龙村小组村民,现系丫普龙村委会副主任。从小因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紧靠奶奶抚养并供其上学,这些磨难使她从小就形成了乐善好施,尊老爱幼,性情率真,热情开朗的性格。在村民眼里,她是个好孩子,在奶奶眼里,她是个好孙女;在亲朋好友之中,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没有人不肃然起敬。她的的确确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敬老孝亲、和睦邻里的好榜样。
一、她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好青年
彭露瑾从小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村里很多家长慕名而来,要求她为其孩子补习功课,她每次都将自己所学所悟知识不厌其烦的讲给他们,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技巧一一传授给他们。很多孩子因此取得很大的进步。
大学毕业后,因为学的是英语专业,很多孩子都纷纷要求她辅导他们的英语,彭露瑾不管多忙,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到需要补课的孩子家里辅导他们,从不收一分钱。
村民苗大娘因为丈夫瘫痪,子女又不尽赡养义务,致使苗大娘悲痛欲绝,多次想轻生。她听说此事,急忙跑去他们家了解情况,一边做子女的思想工作,一边开导苗大娘,并把自家的粮食钱物拿去给苗大娘应急,帮苗大娘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直至她的子女主动提出照顾二老起居生活她才放下心来。
隔壁村村民孔德荣,家境困难,自身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父母年老体衰,女儿幼小,妻子为此曾多次想离家出走。她听说此事,一边做他妻子的思想工作,一边连忙向村小组反映,响应村民捐资捐款帮助其治病,帮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二、她是一位恪尽孝道的好女儿
从小因为父亲生病瘫痪在床,母亲也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离家出走,她除了好好学习之外,回到家里就给父亲做饭,给父亲按摩,天气好了,就把父亲弄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每逢周末,只要条件允许,她除了把作业做完,衣服洗完,一有时间就给父亲按摩,找好吃的野菜做给父亲吃,听到对父亲病情有益的药材,只要能找到的就立马弄给父亲吃,希望能够减轻他的痛苦。尤其在父亲病重期间,他几乎把学习的时间都挤压出来陪父亲聊天,捡一些可以卖钱的的东西卖了买营养品给父亲补身,特别是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还好遇上假期,她就将所有时间和精力花在陪伴父亲身上,寸步不离,喂饭、擦洗、按摩、洗脚、陪床,并在父亲熟睡时去寻找中药材来煨给父亲喝。不幸的是父亲最终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那时父亲才37岁,她才9岁,弱小年幼的她最终成了孤儿。她也为此悲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面对。幸运的是,奶奶毅然决然的挑起抚养她并继续供他上学的重担。从那以后,她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奶奶。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外地优越的工作待遇,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家创业,以便照顾年迈的奶奶,因奶奶曾在她上大一的那年去地里干活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致使脸部、腰部、腿部均摔成了重伤,躺在床上近两个月,还好遇上放假,她得知此事,放弃在城里打工的机会,急速赶回家里,带奶奶输液、喂药、端水、喂饭,帮奶奶按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奶奶渐渐恢复了健康,但由于年迈,腰部的伤已无法治愈,只要一变天,奶奶就感到疼痛难忍,为此,她特意买了按摩器帮奶奶按摩,遇到重活,脏活,她都不让奶奶干,只要是她能做的,尽量不让奶奶插手,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奶奶安享晚年。
三、她是一位贴心办事的好干部
2013年,她有幸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这对刚刚走向社会的她来说可是一件及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各种各样前来办事的村民,她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钻研,并不时向长辈讨教如何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既让村民满意,又遵照了原则办事。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查找资料,看相关书籍,不断更新自己,以便适应更多百姓需求。
丫普龙村委会辖12个小组,有几个村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了做好工作,她不畏路远,一有时间就下到村里,访村问民,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遇有实际困难的村民,立马向上级反映,以帮村民寻求到更多更好的帮助。同时将有关农民生计,有帮农富农的资料*一一发放到农民手中,以带动村民脚踏实地,帮助他们走向致富的道路。
由于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幅员广,外出时间长,信息变动频繁,给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彭露瑾同志总是想千方设万计获取外出人员信息,经常保持联系。以便关注更多留守儿童、老人,除了做好上级交给的任务和工作以外,彭露瑾同志还把作为一位基层村干部的温暖、关爱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为老百姓办实在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她时常去走访那些低保户、五保户,给他们送钱送物,送医送药成了家常便饭。低保户陈永云、苗国良就是她帮助最多的对象。行动不便的老人苗国良,出于信任,连砍肉、购物之类的事儿,也常由她无偿代办并送至家中。
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孝传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是一种核心的理念与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其中的精髓。彭露瑾同志是在中华孝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起来的,是孝老典型中的代表。彭露瑾同志敬老孝亲,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村民笑容相待,乐善好施,与家人和睦相处,用真诚的心去关怀身边的人,用热心去帮助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许多人,成了十里八乡敬老孝亲的楷模,带动了一方敬老孝亲的社会风气。
我的母亲赵琼芝,女,生于1947年,现年64岁,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禄脿镇禄脿村小组村民。
她家境贫困,早年丧父,丈夫在外,膝下共有六个孩子,在孩子们年龄都很小时,母亲年迈。自农村包产到户后,农务繁重,但她每天起早贪黑,拉扯孩子、抚养老人,经过她的辛勤劳作,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可在1990年时,奶奶不幸生病,虽然经治疗,但最终还是双腿瘫痪,一直卧床至今,现年99岁。日复一日,整整二十年,我母亲始终用孝心守护着奶奶,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生活,二十年如一日,冬天抱她去晒太阳,每天端饭端水,倒屎倒尿,还定时用毛巾给她擦身,全身心守在母亲身旁,精心呵护,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还要做繁重的农活来维持家用。但不管多苦多累,护理老人是她每天必做的家务。
奶奶生活不能自理时,我母亲每顿饭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勺一勺地喂她吃饭,一口一口地喂她喝水,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奶奶渐渐的好了起来,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后来,又鼓励奶奶试着走路,扶着她一步一步挪动。由于年龄大,奶奶拄着拐杖无法行走,又想办法用一条轻便四脚凳子用手拄着走,为防止凳子滑倒,用旧布把四脚包住。奶奶终于能自己轻轻挪动了,但她的头上又多了一丝丝的银发,背也严重变形,腰椎突出,出现骨质增生。
让母亲最为受累的莫过于农忙季节和夜深人静时,也许是因为奶奶人老年迈,神经系统控制力不够,深夜会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语,有时还不停的*,母亲以为奶奶生病了,顾不得自身的疲惫,赶紧起来问候,看看没什么事才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母亲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近几年来,随着奶奶年龄越来越大,耳朵也背,眼睛不好,偶尔有点小毛病,但在她精心照料下,精神不错,街坊邻居都说:“如果没有她真诚至深的孝心、爱心,老人怎么能过上这幸福的晚年生活?”母亲用她孝老敬老的美德,让人们口碑载道,也为自己铸就了做人风范。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年纪,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时母亲总是劝说家人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重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让人觉得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后在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在母亲的精心经营下,一家人相处一直很融洽,如今孩子都已*,兄妹六人虽然没有分过家,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家庭,每月都举行一次家庭聚会,由母亲主持,每当家庭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就一起共同商量解决。这些年来之所以能处理好晚辈兄妹之间、妯娌之间关系,正是母亲的高风亮节、大仁大义的作风,才使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乡亲们羡慕,并且得到了大家称赞。母亲经常告诫子女:“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只有自己亲历亲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奶奶享用。在母亲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在儿女眼中,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母亲。
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在照顾好自家老人的同时,对有困难的乡邻也是给予热情的帮助,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母亲都会毫不吝啬的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年来,大家都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好。有一次,在家中隐约听到隔壁邻居家里传来痛苦的*声,她便推门进去,只见邻居杨大妈躺在沙发上,原来是她*病又犯了,接着赶忙帮她穿上衣服把她送到医院,接下来的日子为她送水、送饭。邻里有什么小矛盾,也主动去调解、疏通。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热忱待人,乐于助人,孝老敬老,与村民和睦共处的老人。
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其意思是:孝敬父母在美德中占着重要的位子,甚至可以说占据着首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尊重不孝敬,那怎能令我们相信他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又怎会有人与他们真心交朋友呢?《弟子规》中的“首孝悌”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必须要以孝敬父母为已任。父母唤之,应急应;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恭敬地聆听父母的训导等等。
有人会不禁疑惑问道: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还能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不!所谓孝,单看文字构造则是“老”和“子”组合而成,且“老”在上,“子”在下,这个字的用心良苦就已经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以孝为先。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文帝亲尝汤药”感人至深,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後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急得刘恒寝食难安。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撇下繁琐政务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在喂母亲喝药时,总自己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小心翼翼地给母亲喝。为了母亲早日的康复,他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入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安心地睡一小会儿。
“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他的孝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成为千古佳话。天之大,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赠给我们完肤。给我们双眼,让我们去发现美;给我们双脚,让我们踏遍祖国山山水水;给我们思想,让我们学会“孝”。难道我们不应该仿效先辈的“孝”去报答父母亲吗?
可是,现在我们却时不时地看到另我们寒心的一幕幕,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去“孝敬”他们,在他们的心里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地养他们,甚至要给他们做牛做马,没有些要回报、报答父母的想法,只要自己生活的快乐逍遥就够了,总把父母的苦都置之度外,却没有想过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及父母要把你拉扯大的艰辛。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没有想过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人的苦?父母是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的,因为父母没有什么时候是不为你着想的!可是你们呢?不仅不体谅还与他们抬杠,你是“胜利”了而你们的父母的心却是像被火灼伤般的痛啊!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一个简单的字,却代表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它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世事沧桑,岁月无情,不要等失去了才明白什么是孝,才明白父母为你所作的一切,记住,儿女的关爱会抚平父母额上的皱纹。最美不过夕阳红,呵护这份美吧,用心去碰撞出美的音符,奏出世间最温馨、最美好的敬老进行曲吧!让歌声在广阔的天地间永远回荡!
王立梅,开城镇都督村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脏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间的婆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六店街道。自与丈夫结婚以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视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对她说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们,立梅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2005年,身患心脏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众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关系最融洽的三儿媳妇王立梅主动去医院照料公公,她没有在丈夫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嫂子面前说一句抱怨的话。多年来,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迈体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术后,老年病缠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动,连吃饭都要人喂,这些年来吃喝拉撒睡全靠儿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对一双公婆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生活上多方照顾,夏天买回夏装,冬天买回毛衣、羽绒服。婆婆经常腰、腿痛,立梅就给婆婆寻医问药,擦腰洗脚或陪送医院诊治,就像女儿照顾母亲一样。
丈夫徐鲁生因工作需要经常不在家,立梅不仅悉心照料公婆,还特别重视一对儿女的学习,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邻居都羡慕徐家有一个像女儿一样好的儿媳妇。王立梅的事迹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的。都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经典国学《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实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文明的新农村里,这样的好媳妇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
xxx是丰台街道xxx社区负责老年工作协会和申诉接待的职工。几年来,在丰台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在丰台区双拥办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开展“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活动,以落实“星光计划”为切入点,通过狠抓敬老宣传教育,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助老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在社区先后被北京市评为“首都文明居民区”和“首都共建文明居民区”。
(一)建小组、明职责,建立积极配套的服务体系。
直属分部社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居住相对集中,人员流动大的部队营院。现有居民1309户,3473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146名,遗属9名。xxx在居委会曲延青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的老年工作协会和申诉接待的敬老助老小组。为了开展好敬老助老工作,xxx协助指导所属5个团级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了涉老纠纷调解小组、助老志愿者家电维修小组、医疗保健小组、水暖维修小组、生活服务小组等保障队伍,定期为老年人服务。建立老年人来访接待制度,涉老纠纷登记、调解、处理和登记制度。坚持每季度分析一次老龄工作的形势,半年召开一次老年人代表会。广泛征求大家的建议,接待小组不定期的到各个单位了解老年人的情况,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调解小组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时时有工作,件件有着落。
(二)深宣传、常教育,营造尊老养老、爱老敬老好环境。
经常深入到各单位、各住户,宣传《老年人法》和维权《条例》,为每个老人发了两个“法律”单行本,人手一册,陪老人聊家常、讲故事,讨论法律知识,交流营养保健经验,使“家有老,是个宝”、“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等等尊老敬老观念深入人心,爱老助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三年来,先后10余次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和咨询,利用板报、橱窗宣传相关内容10多次,专门开设了宣传栏,定期地张贴敬老宣传标语。xxx还注意利用宣传敬老先进典型,营造全社区爱老敬老的氛围。每年组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对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尊敬父母的好子女的典型进行大力宣扬。通过教育,广大老年人掌握了法律武器,提高维法意识,通过教育,许多子女都能时刻把老人的冷暖挂在心上,促进了家庭和睦温馨,通过活动,广大社区人都能做到关心老人、孝敬老人,社区逐步形成了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三)热情、主动,细致、周到,排忧解难。
老龄工作重点就是为老年人服务,目标就是使老年人满意。xxx围绕这一中心,把态度热情当作第一要求,把主动服务当成第一标准,开展了“四个服务”活动,积极全面地为社区老人排忧解难。
一是医疗服务。在门诊部专门设了卫生保健室,配备了x光、b超、心电图等设备,并且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医护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做到随便叫随便到,救治及时无误,坚持定期巡诊,送医送药上门。设立“医疗保健园地”和保健常识专栏;定期利用闭路电视进行医疗保健知识讲座。
二是生活服务。在管理科协助下,开办了生活服务中心,增加了服务项目,每天供应主、副食10多个花样品种。生活服务小组坚持上门为老年人修理家电、水暖、门窗,还及时为老年人办理自行车纳税证,更换煤气证、户口本、报纸、刊物,办理第三代子女入学入托、防疫等事宜。车辆服务小组做到热情服务,随时叫随时到,风雨无阻,较好地保证了老年人用车,还坚持每周派出专车接送老年人去医院看病。
三是特殊服务。对那些高龄、重病残疾、丧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实施特殊服务,落实了包户责任制。XX年夏天,我院退休工人因脑梗塞需要住院治疗,因无子女陪伴,和居委会的其他同志找车把老人及时送到医院,与民政科联系先住院再交费。及时办理了住院手续,为救治赢得了时间。其后,联系家人,到医院看望护理,直到XX年去世处理完后事。受到辖区居民的传诵。对生病住院的老年人,她都尽可能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慰问。带领服务工作人员给病故的老年人擦身子、穿衣服、送殡仪馆,组织遗体告别,使很多家属感激不尽。
四是慰问服务。定期和不定期的上门看望个别年老体弱的老人,问寒问暖;每年春节,挨家挨户给老年人拜年;每逢节假日,带着慰问品上门慰问;同时,还慰问烈军属、伤残军人、残疾人等困难户,几年来,每年重阳节,组织老年人集体游览香山、颐和园、世界公园、军事博物馆、天安门等旅游景点,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称赞。
(四)有活动、有健身,积极投身志愿者行列。
社区成立了老年大学,开办了书法班、绘画班等,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立了书画协会、文艺队、健身球队、武术队。xxx也成了一名为老同志服务的志愿者,她每天带着老同志进行晨练,或舞剑、或打太极,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一丝不苟地训练。今年太极拳表演队还组队参加了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总后组织的中老年体育活动,“二十四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表演分别取得了活动二、三等奖;连续5年举办了老年人趣味运动会,参加200余人次,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生活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