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任安书》有感”应该写些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3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22:22
理想与毅力的碰撞--------- 读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感
你或许读过司马迁的《史记》,但你却无法抗拒司马迁那细腻笔墨春秋的吸引。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以其厚重,睿智而又深情的笔触开拓了一个广大无边的天地世界。这就是他用自己的心血,灵魂乃至一切生命和*浇铸的《史记》。在《二十四史》中,这样的作品,仅此一部。无愧鲁迅先生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把《史记》写成了一部形象的,历史开创了传纪文学的先河。司马迁像一位描绘万物的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刻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司马迁又像一位善于捕捉瞬间的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出一座座风采各异的雕像。
在司马迁创作的这个世界中,最光彩夺目的是一批充满豪气的悲剧英雄。他们是英雄,但往往带有悲怆、苍凉、壮烈和激昂的悲剧色彩,当然正是这种悲剧命运使英雄们更加可歌可泣,令后人景仰。而这之中就有他自己的背影。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少时有躬耕垄亩的经历,长大后又有纵横天下的壮游生涯,还有随帝封禅、太初改历的令人注目的壮举。然而,谁又能料到,命运却又是如此捉弄人,胸怀大志的司马迁因“李陵事件” ,而使自己受到了人生莫大的侮辱。于是,他奋笔写下了一篇血与泪的控诉书,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报任安书》。他用极其悲愤的语言写道: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正是这番话,曾经激励了多少志士仁人,鼓励他们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在挫折面前不卑不亢,获得新的希望。
司马迁为什么会有如此深沉的感慨?他的希望是什么?他的悲愤又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会令我们受益匪浅。
司马迁因替降匈奴的李陵辨解而惨遭汉武帝的腐刑,这样非人的遭遇,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身负这样的耻辱,令其生不犹死。司马迁描述当时的心情说:
“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我们可以看出, 司马迁内心经历了多么惨重的煎熬啊!
一只归航的船, 突然遇上阴风怒号, 电闪雷鸣。面对恶浪狂涛,你只有继续前行。退缩只有沉没。
一位旅客,走进隧道, 如果停下来, 只有永久的黑暗, 一直朝前走, 就是无限的光明。
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 绝不会让因难攫住自己的心灵, 而会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当终生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双臂收拢时, 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
在人生旅途中, 会有种种不幸, “太上不辱先, 其次不辱身, 其次不辱理色, 其次不辱辞令, 其次诎体受辱, 其次易服受辱, 其次关木索、被篁楚受辱,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 司马迁一连排比出十种耻辱, 可谓人生极大的不幸, 但这一切, 比起腐刑又算得了什么? 所谓“最下腐刑极矣!” 此六字, 暗含司马迁多少悲愤之情啊!
“士可杀不可辱!”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难道司马迁不懂吗?不!他当然知道,处于那种境地,那是非死不足以洗净耻辱的,非死不能回报列祖列宗的。终于,他说了一句话:“所以隐忍苟活,幽于愤者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于是乎,司马迁说出了一段震撼千古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理想的顶峰人人有,并非人人都能攀,只有在崎岖的道路上不畏劳苦,勇于战胜重重困难的人,才能到达。
这就是司马迁的感慨,这就是司马迁的悲愤,这就是司马迁的希望。
他要完成一番事业,为实现一个理想活下去。他不能像蝼蚁般轻生,他要死得重于泰山。司马迁经历了莫大的苦痛和心灵的拷问,最终超越了自己,实现了终极意义上的升华,《史记》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恢宏、更深沉、更澄澈、更庄严的层次与境界,它己成为人的历史、事的历史、心的历史的复合体,有人说《史记》吴司马迁的哭泣,毫不过分。这正好应证了大思想家孟子的几句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毅力,是奔向理想的战马,通向胜利的阶梯,它通过蜗牛留在峭壁顶上的足迹,大声的告诉着人们的成功的秘诀。
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位衣衫褴褛、手执笔锋用心著书的人,他就是我眼中的司马迁,他将一个“辱” 字都不放在眼里,而是将自己未尽的事业超越了生死之外,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又何苦为区区考试分数哀伤悲愤呢?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影子,那是司马迁,那又像是我,其实我就是司马迁,司马迁就是我,我们同样身处逆境,我们又同样忍辱负重,只是司马迁比我更坚强。
逆境是痛苦的,有时会令人难以忍受。而逆境却又是最好合老师,它可以使你认识顺利环境中无法认识的事情。对于人生、对于事业,逆境是不可避免的。在逆境中,希望可以燃烧,甚至到了“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境地,希望仍然可以鼓舞人前进,造就一个人;希望也可以熄灭,那太容易了,只要听凭命运摆布,任其漂荡,希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破灭了。但生活、事业是美好的。当一个人追求美好的目标时,心灵之火,就可以继续燃烧,就可以成就“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的事业。到那时,我们会为失去了美好的东西而抱恨,但我们也会为得到了更美好的东西而欣慰。
两千多年来,司马迁以其顽强的精神、崇高的理想、杰出的才华、坚韧的毅力、辉煌的成就,沾溉着后人,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不但为我们留下一份传世不朽的文化遗产,而且为后人树立了一个百折不挠,忠于自己事业、理想的榜样。我们今天读《报任安书》,就是要学习他如何做人,如何不停顿地追求的精神。这一点,确实有“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理想并不像诗人想象的那样浪漫。实践理想的路,也不像长安街那样平坦笔直。它有羊肠小道,需要迂回前进;它有长江大河,需要架桥而达;它有魍魉拦路,需要一个个铲除。
理想,要靠自己来实现,而实现它,就须有坚韧不拨的毅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22:22
c参考着用吧.最好结合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写.
《报任安书》领悟鉴赏与应用拓展
1.司马迁强调,“士节不可不勉励”,“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读了《报任安书》,你怎样评价古人“刑不上大夫”的观点?
2.古人一直崇尚秉笔直书的“良史”精神,主张史书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唐代刘知几《史通》)。但司马迁却列举大量史实,说明“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种“愤而著书”的思想是否有违“良史”精神?应该怎样看待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
3.司马迁以非凡的毅力,忍辱负重,“就极刑而无愠色”,完成了巨著《史记》,为人类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但《三国演义》中,竟出现了“武帝不杀司马迁,致使谤书流传于世”的语句。从历史的另一个侧面看,我们该怎样评价汉武帝不杀司马迁,反而任命他为中书令这件事?
鉴赏评价
万般情怀言辞中
——浅析《报任安书》的抒情艺术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下的酷吏*;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又如“猛虎在山,百兽震恐……”一句,运用比喻,沉痛控诉了人间*对人性的扼杀和扭曲,形象地说明了“士节”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彻心脾。其他像引用、夸张、讳饰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时奔放激荡,不可遏止;有时隐晦曲折,欲言又止,让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极其复杂的矛盾与痛苦。
总之,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表现出峻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对垒”,实在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