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报任安书 有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1:34
虽然分很少,本大神还是助人为乐了。
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举荐,当了郎中,后来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园91年),戾太子发兵杀江充等,当时任安担任着北军使者护军,也就是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曾接受过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却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任安也被判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近推贤进士之义”。司马迁接到信后,没有立刻回复,一直到任安临刑前,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里,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一书的决心,同时也反应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读完《报任安书》,只觉一股愤懑郁结之情直冲胸臆,千载之下仍能想见司马迁身处蚕室、奋笔著史、涔涔汗下、挥洒沉痛之遗风。开篇即回答了任安之前来信提出的“慎于接物、推贤进士”的问题,表达了自己“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的品质,说明了自己身受酷刑,大质已亏,想要有所作为,但是却缺乏知音的哀痛,将主题直接带人下文的抒情文字,奠定了整封书信沉痛愤懑、激昂悲壮的感情基调。
接着,司马迁以抑笔暂时控制住了自己将要奔流而下、一泻千里的情感,真切地向任安解释了自己没有及时回信的原因,不加以虚饰的表达了自己担心任安突然死去,自己将没有机会再向任安剖白自己的心曲的惨痛-----“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读至此,眼浅不由浮现出两个憔悴苦楚的身影:一身陷囹圄,桎梏加身,披发褴褛,刑期将至;一身处蚕室,宫刑惨烈,史书未成,苟且偷生。二人境遇相似,命运多舛,生离死别在即,不能不令人深感人生无常、际遇变换而掩卷落泪。
接下来,司马迁的感情激扬愤烈,极其自卑自伤的谈到了“诟莫大于宫刑”,认为自己已成“刀锯之余”,就算朝廷乏人,也不容自己来荐天下豪俊;此时的司马迁,身体和心灵都遭到极巨大的创伤,一扫往日的自信昂扬,对自我的评价降到最低点:“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外之又不能备行伍”、“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四者无一遂“,可以说是对自我的完全否定,伤痛自怜之情跃然纸上。两句”嗟乎“、”尚何言哉“,至此,文章中感情的激烈到达*。
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起因是李陵投降匈奴事件,所以,在下面的叙述中,司马迁又再次控制住了看似已不易收制的感情,谈到了李陵事件的始末,诉说了自己为李陵辩解的原委,为此遭到的灾祸、自己目前的感受,最后,却依然傲气不减的表达了”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将任安与”俗人“划开界限,睥睨之情溢于言表。
在后文中,司马迁再次以喷薄而出的激越情感,激动而惨痛的向任安倾诉了自己遭此酷刑却还苟活人世、不敢引决自裁的原因-------并非自己贪生怕死,吝惜生命,况且自己”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在人世间没有牵挂,之所以苟活至今,关键是因为”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而且,”勇者不必死节“,结束生命并非是体现勇敢刚烈的做法,自己还有重要的著作要完成,不得不暂时视息人世。读来令人扼腕感叹,无限沉痛的同时,亦有无限感佩,深觉司马迁虽身受重创,但其精神、灵魂、气节、性情,无一不顶天立地,真大丈夫也!
最后,司马迁深沉澎湃的的追忆了古之困顿非常之人的成就,将自己的遭遇和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大贤胜的命运联系起来,以古之贤人的遭遇和成就来自我勉励宽慰,前文中堆积的愤懑忧郁、哀伤沉痛之情在此逐渐变淡,一股激越昂扬、拗腰而起的气势从中窜出,又再次呼喊出”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令人拜服。
《报任安书》一气呵成,笔致流动,纵横捭阖,大开大合,抑扬顿挫,既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又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既是对任安前番来信的回答,又是对自己遭此大变的分析;既是对自己的哀伤自怜,又是对自己的抚慰宽怀。太史公的铮铮铁骨,不败傲气,千古之下,仍使我辈读书人感佩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