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33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6 19:23
77岁的施纯献坐在自家堆满红薯干的储物间里,正在翻修一个米螺筛。他戴着老花镜,神情专注,灵巧的双手将桐丝线紧紧地缠绕在筛框边。
许久没有接到订制米螺筛的业务了。以前,他一年可以卖出成百上千个,现在一年也难得做几十个了。
施纯献住在晋江市龙湖镇鲁东村,一个只有1000多人的海边小村。他是晋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米螺筛制作工艺的唯一传承人。
米螺筛是一种在海滩上捞米螺和花蛤用的工具,由竹子、杂木和铁丝做成,状如大簸斗。不同的是,下面多了一个由几根竹子做成的底座,上面多了一根拉的竹竿和两条腰带。使用时,把腰带绑在身上,手里握着竹竿,边斜着把米螺筛往沙里铲,边提起竹竿抖动,沙从缝隙里漏掉,筐里就只剩下米螺了。
鲁东村委会主任尤俭信说,筛米螺是一项体力活,村民站在海滩上,海水齐腰甚至更深,用脚探出海滩上是否有米螺,然后就开始筛。头顶烈日,身子浸泡在海水中,可谓“水深火热”。筛好后,还要挑着百十斤重的米螺回村,非常累人。三四十年前,鲁东及周边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有米螺筛,家家都会去筛米螺。米螺全身是宝,把它磨碎之后,肉可以当菜吃,壳可以烧成灰,磨出来的米螺汤可以当肥料。在那个化肥还是稀罕物的年代,庄稼要种得好,肥料不可少,米螺汤就是上好的庄稼“补品”。因为米螺筛浸泡在海水中,竹子很容易烂掉,所以米螺筛的需求量很大。整个周边村镇,只有鲁东人会做,所以大家都要到鲁东村来买。
米螺筛的历史有多长,谁也说不清了。施纯献说,从他懂事的时候,就看到爷爷在做,他的技术是跟着父亲学的。要制作一个米螺筛并不简单,得完全依赖手工,是一种非常细致的活儿。小小的一个筛,就有编筛网、筛嘴、筛边、筛柄等近十个步骤,得花上两三天才能完成。筛网的制作也不容易,从剖竹到削竹再到编筛丝,把一根竹子变成细丝,不仅要有灵巧的手,还要有极大的耐心。
改革开放后,晋江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渔村人的生活也开始改变,人们出外打工和挣钱的门道多了。筛米螺这活太累人,而且海滩上的米螺越来越少,如今还愿意到海里筛米螺的村民已没有几个了。米螺筛的需求量直线下降,近十多年来,就只剩下施纯献一个人在编,现在也只有他一个人懂得全部的工序和细节了。如今,他做米螺筛,主要是卖给花蛤养殖场,让他们用来捞花蛤。不过,一年也就几十个。
几年前,施纯献开始用铁丝网当筛底,节省了剖竹、削竹、编筛丝的时间,并且因为用的是不锈钢丝线,不易损坏,因此更受欢迎。经这样技术改良,现在做一个米螺筛,可以卖400多元,但成本材料费就要100多元,算下来工钱也不高。因为收益低,并且业务量少,所以,学编米螺筛的人一个也没有。
米螺筛制作工艺虽然被列为晋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施纯献不知道这对自己有何帮助:因为既没有资金方面的资助,也没有具体的政策扶持,对学习者也没有任何奖励,这门技艺依然还是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也许有一天就消失了,谁知道呢?”施纯献不知道,尤俭信也不知道。
记者手记
面对消亡 做好收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生产工具的消亡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曾经的耒耜、曾经的犁耙、曾经的碾车、水车、戽斗……许多我们先人的发明都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面对消亡,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我们应该对所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品、技艺进行收集、整理、存档。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博物馆,通过音像、文字等手段,对这种技艺和实物进行保存、展览。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看到先人的智慧结晶,了解到先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
今天的物质积累和技术手段让我们有能力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那些传承不下去的技艺和物品,就让他们永存在博物馆,永存在电子资料中,那不也是一种传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6:31
原文在这里木匠、铁匠、篾匠、花(雕刻)匠、陶工、厨子…… 曾几何时,我们生活的周围,生活着许多手艺人,他们与我们几乎密不可分,因为我们每日触碰到的东西,不管是手中的碗筷,还是身下的床椅,大多出自他们之手。 只是在科技与机械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手艺的今日,一方面有些传统手艺人渐行渐远,差不多快埋进了我们的记忆里;另一方面,将一些传统技艺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正对如东阳木雕、金华酥饼等一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并欲列为产业发展。现状:单打独斗的坚守者 弹了30多年棉花的弹棉花匠、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编了近50年竹编的篾匠……在婺城区罗埠镇静谧的老街上,传奇般地存在着一批在城里早已难觅踪影的手艺人。 然而,这些手艺人像老评书故事里那种师徒成的场景已不再了。 俞根荣的长寿面店,在罗埠颇为有名,但也是仅有的一家。他做长寿面已经30多年,这些年里,他先后收过几名徒弟,也尝试着用心去带徒弟,但这些徒弟或因太难学或因太辛苦,纷纷离他而去。 篾匠陈土泉12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做竹编,一晃47年过去了。他带过的徒弟有六七个。他说,这些徒弟如今没有一个在做篾匠,做生意的做生意、打工的打工,早都改行了。 除长寿面、竹编手艺人外,罗埠老街上其他传统手艺人也都面临着技艺传承的困境。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何益松,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加上生意清淡,已经很少拿起斧头。记者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茶馆看人家打牌,默而不语。 由于缺少继承人,罗埠镇上的手艺人体正越来越小,场也逐渐萎缩。从前一些有名的手工制品店甚至已经消失。据老人说,罗埠老街上曾有一个做麦芽糖的中年人,现在已难觅他的踪迹。 探因:场萎缩后继乏人 俗话说,家有良田千顷,不如手艺在身。曾经吃香的手艺,如今为何没人搭理? 其实正如俞根荣和陈土泉说的那样,一些看起来简单的传统手艺,工艺非常复杂,学起来费时费力,3年都未必学得会。追求快速高效的年轻人自然不会喜爱。 家传,曾经也是传统手艺传承的重要形式,但这种方式现在越来越少了。因为地位较低、收入不高,很多手艺人都不愿让子女继承自己的衣钵。 除了后继乏人,场前景不被看好也是传统手艺陷入传承困境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手工制品都被机械产品代替了,因为生意不好,很多手艺人不得不转行。 面对发展与传承的困境,缘何一些传统手艺人还在苦苦坚守?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部分人特别是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转行已难,迫于生计,不得不继续自己的手艺;还有一部分人,老有所依,因为对自己的手艺充满感情,将它作为一种乐趣延续下去,比如罗埠镇上有个篾匠,从城里退休之后又回到老家重拾手艺。 而更多的手艺人则介于这两种人之间,他们既想保护、传承自己的技艺,又想赚到钱、谋求更大发展。他们面对发展与传承之间的矛盾进退两难。如弹棉花匠董文斌,因为口碑好,近年来生意不错,仅靠夫妻俩已经忙不过来,想扩大规模但又无人可以帮忙。 另外,整个社会对传统手艺人体缺少关注和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也是传统手艺失传困境的一个因素。 出路:作为传统文化来保护 时间推移,社会发展,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很多传统手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手工艺,将面临着被淘汰的严峻形势。 然而,传统手艺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技艺,蕴涵独特的文化艺术,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后人有必要做好保护,尽可能不让它们失传。 与机器生产相比,手工制品因其采用人力多、加工时间长而往往造价高昂,这在很大程度上*了产品的销路。如场上一张竹席售价只要多元,而篾匠陈土泉手工编制6天,人工费就达六七百元。 所以,传统手艺的发扬光大,需要“变”,即尽可能利用现代工具,提高效率。比如木匠现在都用电锯电刨,又如弹棉花匠董文斌,以前一天一人只能弹一床棉被,现在使用了电动工具,一天增加到3床。 对一些已经无法迎合场需求但又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手艺,则应注重“养”。由牵头,对一些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和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人进行保护。如目前金华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当然,发展是最好的传承。一味强调保护,会使传统手艺与社会现实产生距离,更会导致场的萎缩。所以,有关方面帮助传统手艺人拓宽手工制品的场销路,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和传承状况。 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宣传推广传统手工制品,让它们广为人知。同时,引导手艺人,让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尽可能发掘其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比如让某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手工制品重新适应人们的需要,或者干脆从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从而打开场。 做法:传统技艺纳入非遗项目 今年6月,金华命名人为首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跟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等项目一样,传统技艺也在其中。 像东阳木雕、金华酥饼技艺等一批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列入非遗保护的范畴,并有了代表性传承人。 一个星期前,63名民间艺人被授予金华工艺美术称。这是金华继年49人入选后,第二次集中向民间授予层面的荣誉。婺州窑陶瓷、木雕、竹编、家纺设计等传统手工艺项目中的一批高人名列其中。 近年来,在部门的搭台扶持下,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东阳木雕、东阳竹编日益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朝阳产业。据最新消息,即将到来的11月8日至12日,第七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将在东阳中国木雕城。该博览会创办至今,影响力与日俱增。从第三届开始,展会交易额从万元、1.45亿元、3.7亿元一路攀升至5.29亿元。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已经从传统生产工艺成功迈进文化艺术的殿堂,不仅技艺得以传承,还造就了一批工艺,这怕是早年许多手工艺人未曾想到的。 人物样本“1馒头”甜酒酿做 程跃初 67岁 罗埠镇振中街 找寻程跃初的馒头摊很容易,就在罗埠镇的老街上。他把自己的馒头店取名为“1馒头”,他说,因为家里以前做馒头的店铺门牌就是1。 程跃初从年开始做馒头,到现在已经30年。他做馒头的手艺是在以前的生产队学的,他说,用甜酒酿做馒头这是老工艺,现在这样做的人很少。 在罗埠镇的老街上,原先有4家馒头店,后来有人转了行,有人去开棋牌室,只有程跃初还在继续做馒头,他的店算是最老的一家。“馒头店的生意季节性很强,快过年的时候,每天要做10担面粉,差不多个馒头,这样要白天晚上连着做,需做一个星期。可淡季馒头几乎不出去,有一天才了6个。”程跃初说,他还有辆小三轮车,负责送馒头上门,最远的送到20多里外的蒋堂。 在程跃初的馒头铺,堆放着上百个蒸笼。程跃初说,现在人馒头都不愿多,喜欢吃新鲜,这么多蒸笼只有在接到预订或者节日的时候,才派上用场。那时候,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在外打工的儿子也会回来帮忙,“虽然是门手艺,可干这行他可不乐意,只是忙下忙而已”。手工棕床仅此一家 周小弟 43岁 金华区双溪西路 周小弟是金东区傅村人,18岁开始学做棕床,一干就是20多年。他的棕床在区也是小有名气,“因为在金华已经找不出第二家手工穿棕床的店了”。 也许你想不到,周小弟开棕床店曾经也辉煌过。他回忆说,七年前,他在区有4家棕床店,雇用了七八个工人,那时候每年穿出棕床多张。可如今,他只在区双溪西路上有一个很小的店面,平时就只有他一个人干,偶尔请个下手,一年差不多就穿张床。 “现在人都现成的床垫、床架,很少像以前一样定制了床架,然后再来定棕床。”周小弟说,事实上,棕床比床垫更透气,而且绿色环保。 周小弟说,过两天他要再请个帮手,虽然年纪还轻,可低着头穿棕床,他的肩、颈都不是很好,“这已经是职业病了,没办法”。可找帮手也不容易,以前和他一起穿棕床的*都改了行,年轻人又都不愿学,“太辛苦,赚钱又不多,现在谁还愿意学啊”。 事实上,像周小弟这样一年穿百来张床,差不多有五六万元的年收入。原本他的妻子也在店里帮忙,现在去开旅馆了。“这个行当也就是能养活自己而已。”他有些无奈地说,以后他棕床了,估计金华再也没人开这样的店了。长寿面拉出1人高 俞根荣 56岁 罗埠镇下罗埠村 俞根荣有做长寿面的手艺,这在金西片都是出了名的。谁家生小孩、要做寿或者有什么喜事,都会跑来找他订面。俞根荣说,他做面30多年,就是喜欢这行当,还是会坚持下去。 只要天气好的日子,俞根荣都会在院子里拉起长寿面。这可是门手艺活,一般人拉着会断,可面在他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总能拉成细细长长的一条。俞说,他的长寿面里加过菜油,这样吃起来会更爽滑劲道。碰到要做面的日子,他凌晨两点不到就要起床,一天要拉上50斤的面。 “干这个活不但辛苦,而且还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项精细的技术活。”俞根荣说,和面时,如何控制水和盐的比例,根据天气、温度、风速的不同,这个比例都不一样,只有控制好了这点,拉出的面才能又细又长。然后开始拉面,刚开始拉并没有那么长,差不多就半米,用两根木棒一上一下挂在特制的架子上,过段时间再换更高的架子,继续拉长,这样才能保证拉出来的面粗细均匀。等面差不多有1人高时,将它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盘成圈状,就可以了。 俞根荣之前收了好几个徒弟,最后都没能学成。他说,年轻人静不下心来学这个,他也能理解,毕竟现在做什么都用机器了,谁还在乎这样手工的玩意呢。竹编手艺子承父业 陈土泉 59岁 罗埠镇罗陈路 在寻找竹编手艺的时,巧遇了陈土泉。他说,自己是做篾最早的人,14岁子承父业就可以做了,现在生意还可以,一天到晚几乎没空闲。 在陈土泉的一楼家里,刚做好的篾筛子、篾畚箕、篾席摆放在一边,他说,这些都是别人预定的。现在城里,要这些东西还真不容易,有些人都到农村来。“这些是最土的竹编制品,绿色环保。”陈土泉说。 他从小就和父亲学这手艺,那时候家里穷,他没读多少书就开始做篾。说到自己最擅长什么,他去楼上拿了一对篾火盆下来,他说,农村嫁女儿的时候,都需要这个。记者看了看,这对篾火盆做工精美,旁边还编出了花纹,看上去挺喜庆的。陈土泉说,图案越精致,编起来就越难。 一般一张1.8米的篾席,陈土泉要做五六天,售价元。他说,这和工厂做的篾席不能比,价格要贵一些,可这睡着舒服,是最天然的材料。 “篾这个东西还有个好处,破了能补,经久耐用。”陈土泉举起自己给村民补的几个篾畚箕说,“这手艺要靠眼、手,估计再过20年,就没人会做了。 记者手记 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文化艺术精髓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就在大家对传统手工艺重新认识的时候,却发现,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面临断档。很多非遗的传统手艺人都呼吁:谁来继承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 有调查显示,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招生中,动漫、游戏类专业几乎是每校必有,而传统手工艺项目几乎没有。有人说,传统手工行业薪酬不高。也许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待遇很一般,但工作几十年以上的传统工艺,其薪酬堪比金领。年轻人是否能够克服浮躁心理,潜心在这一行业工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前,传统工艺技术靠“师徒传承”方式一代代延续下来,但为了不让这些手艺失传,传统工艺技术人才的批量式培养很关键。 记者曾与“金华第一剪”美誉的艺术家王风老师的女儿王爱民进行交谈。她说,自己传承了父亲的手艺,前些年剪纸艺术处于一种前途渺茫状况,她也曾感到迷茫,现在剪纸被列入了非遗名录,这几年学剪纸的孩子开始多起来,让她看到了一些希望。 或许民间手艺就应该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认识,进而了解和喜爱。传统手艺的春天在民间,传统手艺的根在民间,民间手艺的生命也在民间,要保护并将这些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微调查 传统手艺让人爱“恨”交织 木桶、铁桶不如塑料桶;绣女半个月熬夜刺绣,不及机器半小时;木匠一天都做不好的木门,工厂里几分钟就压好了。随着现代业的发展,机械生产代替了许多延续千年的传统工艺。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手艺人还受尊敬吗?他们的手工制品还有人喜爱吗?上周末,记者就此对区和乡间名居民作了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人颇为尴尬。 手工制品 还是有不少人喜欢 对手艺人手工的产品,84%的被访者称“喜欢”,他们认为一些手工制品精良,实用环保,还富有文化底蕴。 被访者邹女士说,有些东西机器可以替代,但有些东西还是手工做得好。比如长寿面,机器就做不起来,而且现在很多人办喜事、过生日就少不了它,会千方百计到乡下去购。因为这里面有我们最朴素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但也有少数人(16%)选了“不喜欢”,理由是大部分手工产品已经有机械生产的替代品,而且质量只会更好。像凉席,机器生产的席子非常光滑、平整,还不易折断。 手艺虽好 却无人愿让孩子学 对民间传统手艺人,被访者认为值得尊敬,然而当问及“如果有愿意教授,你是否愿意让孩子去学手艺”的问题时,竟然所有被访者都称“不愿意”。 孩子正在念大学的被访者童说,除了一些有较大艺术价值的,大部分传统手艺迟早会被淘汰,所以孩子还是应该掌握现代科技比较好。 被访者方先生是个木匠,以前走街串巷帮东家干活,现在主要在城里帮人装潢。他说,学手艺就是做体力活,地位低,还很辛苦,他可不希望孩子走他的老路,无论如何也要做一个靠知识靠文化吃饭的人。 保护传统手艺 你有何见解 那该如何保护传统手艺呢?48%的被访者认为,国家应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在学校里开设相关课程或专业,培养后继人才;42%的被访者认为,应提高民间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38%的被访者则表示,要推陈出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其实用性;还有34%被访者认为,对一些传统手工产品,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7:49
是老人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守着自己的手艺,技艺自然也就更成熟。年轻人也不是不想学吧,很多手艺都是不外传的,内传的话不能赚钱也很少有儿女愿意吧,年轻人不爱学,都出去打短工了,因为短工来钱来得快,毕竟社会很现实。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9:24
建议男生可以尝试着学下电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1:15
现在最火的行业是汽车行业,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所以现在很这样的人才市场急缺,而且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发展更是需求很大现在最火的行业是汽车行业,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所以现在很这样的人才市场急缺,而且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发展更是需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