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4:19
1.在新钢公司烧结厂工作了24年的周龙辉,几乎干遍了全厂所有的生产岗位,由最初的24m2烧结机到360m2烧结机,还亲历了公司的三次技改,自己也由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生产骨干和烧结行家里手。1999年,他被评为新钢公司劳动模范,2006年和2007年两年期间,他三次远赴印度提供技术输出服务。谈到这些经历,周龙辉说:“我的成长离不开企业,是企业成就了今天的我。” 2000年,新钢公司拉开了第一次大规模技改的序幕。根据计划,烧结厂将兴建一台115m2的烧结机,这是公司第一个“交钥匙”工程,对烧结厂而言是一个极大的飞跃。115m2作为当时江西省最大最先进的烧结机,烧结面积超过之前三台烧结机面积的总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大量应用,给周龙辉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为此,周龙辉刻苦、细心学习工艺的操作、生产的原理、参数的控制及故障的排除方法,使自身技能得到了提高。2001年7月2日,115m2烧结机成功实现热负荷试车。 到2003年,以周龙辉所在的115m2烧结机和其它三台烧结机既便开足马力,虽然年产量达到280万吨,但还是不能满足高炉对烧结矿产质量的要求。为缓解矛盾,同年8月,新钢公司开始第二期技改。在原115m2烧结机厂区内再新建一台180m2烧结机,边生产边技改,这样技改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有着丰富经验的周龙辉再次临危受命,抽调到技改之中。在大家的努力下,180m2烧结机工程历时11个月,创造了国内同类型烧结机建设工期最短、热负荷试车最顺的新纪录。让周龙辉倍感开心的还有一件事,是他所在的党支部在2006年被中组部授予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 围绕打造千万吨钢铁企业和精品基地的目标,2007年7月16日,作为公司300万吨薄板工程的第一道工序的二台360m2烧结机开工,技改再次赋予周龙辉更多的责任。“细心、稳重、一丝不苟”成为他的办事准则,虽然他此时已经45岁了,但干起事来,却总是争强好胜,有着一股“爱较劲”的个性。在360m2烧结机技改现场,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工休日还是节假日,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我对工作的唯一要求”,这是周龙辉的肺腑之言。今年7月5日,第一台360m2烧结机正式点火热负荷试车,并且实际运行第9天实现达产达标,成为三期技改最先开工最先投产的项目。 时间的磨练,经验的积累,造就了周龙辉高超的技术本能。从2006年至2007年,周龙辉作为公司首支对外技术服务专家远赴全球最大钢铁企业米塔尔集团下属ISPAT烧结厂、印度NECO公司烧结厂、印度南方钢铁公司提供技术指导,解决生产难题,并为其烧结机达产达标服务。 由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员工成长为一名烧结专家,周龙辉靠得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干劲。历经企业的三个发展阶段,周龙辉坦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的努力是无限的,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2. 一九九三年七月,我走出大学校门,怀着激动的心情直奔皖南小城宣城。但当面对落后的小城时,纵然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也难以弥补内心的落差,当时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难道这就是我的追求?那时对供电局的工作没有太多的了解,但家里常因停电而带来不便,我初步体会到电力对生活的重要性。 分到单位正值三项制度改革,实习期我被安排在劳资科帮助梳理制度、岗位规范等工作。我很快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并因充实的工作而感到快乐。实习结束后我被分到继电保护班工作。继电保护是安全责任较大的专业技术工作,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要认真对待,至今那段在酷暑烈日下敷设电缆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人对幸福的感觉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我进一步体会到,正因有了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知足常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件事,做好每一项工作,相信只要努力,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就会有收获。九六年我被调到变电工区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变电运行值班员可能是供电企业员工最不愿意选择的岗位,但应该是最值得尊敬的岗位。刚一接触他们,我就感受到变电值班员的质朴与可爱。每逢节假日,当人们在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他们坚守在岗位工作,一声节日的问候就足以让他们感动。那时变电工区刚开始试点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每月一次对奖金进行二次分配,同时对变电站各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每到一站发现问题,我们都毫不留情地指出并相应给予扣分,但值班员见到我们仍象见到亲人,为单位集体的关怀感到快乐;他们对扣分却是“缁珠必较”,我知道这不只是为奖金,更是为班组荣誉而争。我们每次都有收获,在看到班组管理进步的同时,也不断发现新问题,切身体会到管理是永无止境的。当时县里的几个110kv变电站已经划归市局管理,工区管理用车只有一辆旧吉普车,考核一圈下来要颠簸近一星期时间,但工作是紧张而愉快的。光阴似箭,参加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企业由原来只管辖一座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年供电量六亿千瓦时左右,发展到现在拥有一座500kv变电站、xxxx220kv变电站、1xxxx110kv变电站、年购网电量超过30亿千瓦时,并承担起×××向华东电网送电的重任。发展中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成长的机会,我也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培养关心帮助下由一名普通毕业生成长为公司的总经理。只是常因远离父母而感到愧疚,相信他们会因理解而欣慰。二00七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公司“一强三优”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尽力,公司的明天会更好。 3.1998年夏,我从邮电学校毕业,走进了邮电物业公司这个大家庭.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毫无一点社会经验的毕业生.如今当我在感叹时间蹉跎而逝,岁月无痕的同时,自己在三年中已经不知不觉成长了,成熟了. 在学校毕业之际的我,也曾幻想过自己将来的职业,是邮政业,还是电信业?就在我憧暻未来,描绘职业蓝图的时候,命运之神带给了我一个意外----那就是我被分配进入邮电物业公司房产分公司.记得那时的邮电物业公司还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新公司,它的前身是邮电管理局生活福利部,从一个在管理局大树下纳凉的天之娇子蜕变成一个自力更生的公司.刚来分公司报道的时候,我在财务科师傅的指导下熟悉房产分公司的来往业务.当我看着一笔笔陌生的外来业务与自己学校所学的知识无法联系起来的时候,师傅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当我为工作上的难题烦恼的时候,师傅们不厌其烦地为我排忧解难;当我在工作上犯了过失的时候,还是师傅们手把手地教我,把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传授于我,告诉我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天一天,一个月一个月,我渐渐地开始融入这份令我非常陌生的工作,同时也与各位师傅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或许天下无不散之宴席,1999年初面临邮政,电信分营.我和有些师傅们因此而分开,友谊之情让我感到依依不舍.也许有得总有失,这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和挑战.分公司的领导出于对我的高度信任,培养我接替分公司的财务主管.那时的我心中交替了喜悦与害怕,因为我进入工作单位不满一年就要但此重任,对我而言,既无工作经验,又无社会经验,自己感到十分茫然.可是这同时又是一个自我锻炼的大好机会,绝不容我放弃.就在此时,分公司领导语重心长地开导我,鼓励我,让我放下思想包袱,大胆,自信地接受这份挑战.就这样,我便走马上任了.没有了以往师傅们的指导,让我好似少了一堵可以依靠的墙,我只有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积累才是搞好工作的唯一途径.幸运地是在总公司施老师的关心帮助下,我逐渐地熟悉了解主管的工作特性.起初的工作总是让施老师担心,每逢月末她总会提醒我该做哪些工作,该注意哪些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对工作开始得心应手起来,不在是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 2000年,电信公司再一次进行改革,实业与主业剥离.俗话说笨鸟先飞,我们物业公司为了尽早地走向社会,自我发展,进行了ISO9001的质量认证工作.认证期间,我们房产分公司作为物业公司的主业,自然也是认证工作的重点部门.认证工作不仅繁琐,而且面面俱到 ,反复性强,它贯穿于我们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如果没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就无法*完成认证工作.公司全体员工上下一条心,大家虽蜕变于吃大锅饭的铁饭碗单位,但在市场经济*改革的熏陶下,都已感到了严重的危机感.在认证的短短几个月中,尤其又将近年底,不仅不能放松平时的工作,还要挤出宝贵的工作进行认证工作中的自查,互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经过全体公司员工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艰苦的质量认证工作,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考卷. 从我进入邮电物业公司至今,在这短短的三年中,物业公司在施总的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资质的物业公司.我们已成功接管了多幢办公大楼,并且拥有两个市级优秀的物业住宅小区.我们物业公司正走在改革的前锋,准备时刻迎接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我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成为一个任重而道远,为物业公司添砖加瓦的建设者!我相信我们的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中尽情地遨游,我和大家一样翘首以待这一天早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