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14: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41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积累知识的起点,更是创作过程的开端。任何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始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精细观察。观察力是什么呢?观察力是七大能力之一,现在,我来告诉你七种能力之一的观察力。
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如果能够言传身教的影响孩子,让观察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并且持续的、有意识进行训练,就会形成较为敏感的观察力,孩子也会在自主的观察习惯中不断前行。
假如让你回忆童年成长时的街道,你可能就会回想起很多细节:房子的颜色,邻居的怪癖,四季的味道,一天之中的不同时刻,街道的不同变化,你和哪个小伙伴玩,去过什么地方,害怕去什么地方……
能回忆起这么多细节,说明你并非缺乏观察力。小的时候,我们会格外关注这个世界。并且以一种长大以后再也无法企及的速度吸收和处理信息——新的景色、新的声响、新的气味、新认识的人、新的情感。
那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让人好奇。周围环境固有的新奇会让我们极其警觉,我们会吸收,也会仔细聆听。更重要的是,因为积极参与、全情投入,我们不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还会把这些记忆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之用。
而随着我们逐渐长大,我们也逐渐变得不耐烦:“这个地方去过了,那件事做过了,关注这些已没有用。”我们有其他更迫切的责任需要去关注,以满足大脑的需求。由于关注需求的增加,注意力也开始下降。
于是,我们越来越少地知道或者关注自身的思维习惯,越来越多地允许大脑做出判断和决定,而不是主动运用大脑做出判断和决定。
比如,有时你需要在回家的路上去一趟图书馆,你还想象着为了到图书馆而不得不绕几个路口的情形,但结果你却不知怎么的就走到了家门口,而没有去图书馆。这就是不用心的习惯导致了你的注意力下降。
在这一路上,你可能一直在想着工作的事——为邮件而焦虑,或提前计划晚餐,但就是这样一种不专注的茫然状态让你的观察力大大下降。
1.观察色彩
身边的大自然充满了色彩,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形式和语言引导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通过问问题启发孩子们去观察。
家长可以问孩子:树是什么颜色?草是什么颜色?花又是什么颜色?当孩子掌握了颜色的认知之后,还可以反过来问: 你今天见到的蓝色的东西是什么?今天哪个小朋友穿了绿色的衣服?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观察身边的色彩。
2.观察形状
形状的观察和认知是空间认知能力的基础,我们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互动,培养孩子对形状的观察和辨别。
比如桌子的形状与结构,建筑的造型元素,汽车的形状构成等等。或者说出一个形状,让孩子列举身边含有这种形状的物品,比如家长说“圆形”,孩子就可以说:汽车上有、照相机上有、餐桌上有。
3. 状态观察
状态的观察比前面两个复杂一些,因为状态是多方面的,观察物品的状态:冻成冰的水、煮沸的水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观察自身的状态:阴天的感觉是什么,晴天的感觉是什么。观察情绪的状态:听不同情绪的乐曲是什么感觉,欣赏不同情感的美术作品。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不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