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时候,是丽江被屠城还是大理屠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19:1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25
史料一:
明朝两百多年对云南只会暴力*,推行苛政。当乌蒙、乌撒、东川、芒部愤然反抗,明王朝就撕下伪善面孔,拿起血腥屠刀对当地土著展开无理的*。万历年间最为激烈的反矿税斗争就发生在云南。当时云南人民在贺世勋的领导下举行*,焚烧了税场和税监杨荣的住宅,并将杨荣投入火中活活烧死。云南罗罗土官也先后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明斗争,有越州土酋阿资的反明斗争,有寻甸府与武定府罗罗联合反对流官统治的斗争,有普名声反明斗争,在明末还有浩浩荡荡的沙定洲反明大起义。
明朝*不但治理不好云南,甚至无力保护云南不受缅甸侵略——万历十一年(1583)缅军“分道入寇,伤残数郡,蹂嗬一方”,留下一片“白骨青磷”,以致数年以后,人犹切齿。《西南夷风土记》说:“应里(缅王莽应里)性极惨刻,凡有罪者,群埋土中,露头于外,以牛耙之,复复以柴草,举火焚之,彼此纵观以为乐。江头城外有大明街,闽、广、江、蜀居货游艺者数万,而三宣六慰被携者亦数万,顷岁闻天兵(指明朝军队)将南伐,恐其人为内应,举囚于江边,纵火焚死,弃尸蔽野塞江。”在明代云南地方被缅甸侵占而去的领土足在十多万平方公里以上!
史料二:
明洪武十五年,明将傅友德、篮玉、沐英率领大军在将蒙古在南方的势力彻底拔除后,随即攻入大理,在这之后,随着军事征服而来的是大理本土文化的毁灭。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朱元璋对大理采取了近似疯狂的文化灭绝*,而纵观整个明代历史,明朝对于南方少数民族的压迫也远胜汉、唐、宋诸朝。朱元璋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烧书,或许是受了秦始皇的启发罢?不过他比秦始皇做得更为彻底,秦始皇至少还留下了医书、卜筮等书不烧,而大理“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全都付之一炬。随着那些文化典籍化为灰烬,代代相传的文明遭受重创,大理文化的历史出现了诸多的空白。
然而朱元璋还不放心,他灭绝大理文化所用的第二个措施是挖掘削平元以前的坟墓,他要让大理人忘记自己的祖宗,将世代传承的大理文化连根铲除,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一招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是最损也是最毒的,中国各民族重祖先崇拜,挖祖坟无疑是最为忌讳的事情,当然朱皇帝并不忌讳。
鉴于元代的教训,朱元璋对于利用像段氏那样的土著大姓名家统治大理已失去信心,所以,他所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指派沐英作为永镇云南的总兵官,后封黔宁王,其子孙世代为黔国公。同时又接受了沐英的意见,由内地向云南大批移民,改造当地人口结构,对大理土著实行民族歧视*。共和国开国领袖*的祖先,就是那一时期随明军驻扎云南的军官,娶当地少数民族为妻生育子女。迫于形势,大理当地一些名家大姓甚至不得不改换姓氏,以便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据资料,杨宪典先生曾在祥云大波那村作过调查,那里有些段氏家族在明初就曾改为李姓,也有的改姓殷,并说看了“殷”就想起“段”。
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朱元璋立国后对云南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于大理古代文化来说是一场真正的浩劫,曾创造过灿烂文化的大理文明从此一蹶不振。
蓝玉于洪武二十六年被朱元璋诛杀,傅友德于洪武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三百年后,在缅甸原大理国境内,沐英后人沐天波死于缅人之手,而明朝的最后一位传人朱由榔则被一个叫做吴三桂的汉人杀死。
综上:是大理被屠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25
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攻取云南之后,对大理采取了近似疯狂的文化灭绝*,朱元璋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烧书,或许是受了秦始皇的启发罢?不过他比秦始皇做得更为彻底,秦始皇至少还留下了医书、卜筮等书不烧,而大理“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全都付之一炬。随着那些文化典籍化为灰烬,代代相传的文明遭受重创,大理文化的历史出现了诸多的空白。
然而朱元璋还不放心,他灭绝大理文化所用的第二个措施是挖掘削平元以前的坟墓,他要让大理人忘记自己的祖宗,将世代传承的大理文化连根铲除,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一招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是最损也是最毒的,中国各民族重祖先崇拜,挖祖坟无疑是最为忌讳的事情,当然朱皇帝并不忌讳。
大理喜洲理朝太祖段思平故里的段氏宗祠的碑文对这段悲惨历史是这样记载的:“逢朱明*,傅沐殄虐,灭尽南史,片纸皆灰。屠胄戮僧,焚寺碟碑,断山绝坎,逐杀流潜,千古劫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26
根据我所了解的知识无法确定您所说的丽江被屠城还是大理被屠城的具体事件。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以下信息。
天启二年(1622年)春,云南永昌大雪,损失惨重。云南全境大饥荒,造成大理、洱海地区饥民饿死大半。
崇祯十年(1637年),南明皇帝朱由榔在大理建立都城,改大理为中都。大西军领袖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自号大西王。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再次率军攻打大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细节,建议您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