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04: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9 05:05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孔雀东南飞》;教师朗读歌词的前两段(屏幕显示),创设悲悯气氛。
问1:预习过全诗,请问这是一首写什么内容的诗歌?
问2: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但后人却更熟悉《孔雀东南飞》,为什么?
结合屏幕显示,迅速说明比兴手法,及其作用。
结合屏幕显示“乐府”: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本诗是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清代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最长的叙事诗应该是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一百多万行,两千多万字)
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二、过程
1.由《孔雀东南飞》引发的争议与探讨,引出本堂课程的目标: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
悲剧——“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抓住“有价值的”与“毁灭”两个关键词。
2.分析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真、善、美
(1)刘兰芝的美好品质;(2)焦刘之间真挚的情感。
有价值的:才高、品善、人美、不慕名利
情真、重誓
体现出的高中语文知识体系:赋的知识(铺陈渲染)、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反衬、比喻等。
3.如何毁灭——社会、性格
(1)不该毁灭的被毁灭,才是悲剧
社会悲剧:a. 焦母和兰芝兄长的*(焦仲卿对母亲的妥协;刘兰芝对兄长的屈服。根源:汉代独尊儒家后对礼教的推崇——孝。)b. 女性的个人能力与社会世俗伦理的冲突。
焦仲卿两次求见母亲试图挽回;刘兰芝成功拒绝了第一次求亲,但第二次未能成功。
性格悲剧:刘兰芝性格(自尊敏感、外柔内刚、率性倔强)与焦母性格(怪僻暴戾、专横跋扈、独断专行)的冲突。
体现出的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塑造
(2)本可避免的被毁灭,才更可悲
性格悲剧:焦仲卿的性格(正直纯朴、懦弱内向、优柔寡断)。
体现出的高中语文知识体系: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屏幕显示:性格决定命运!
方法提示:从字词句入手,从细微处读书。品味艺术形象时,应就文段本身中的环境的渲染、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总结
我认为:《孔雀东南飞》通过东汉末年人物性格冲突而引起的婚姻悲剧,以及刘兰芝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个体命运的悲惨和维护自尊的悲壮。焦刘夫妇不是时代文化的先觉者,也不是自觉的反叛者,但他们用自身的行动作了一次对文化的超越。我们在同情焦仲卿夫妻的悲剧的时候,不能再以他们的悲剧人格模式塑造自己。
悲剧的魅力:悲剧在无形中强调了造成悲剧的种种原因,深刻批判了作者所要批判的罪恶和丑陋,因为深刻所以品味,因为品味获得启发,悲剧启发了人们对假恶丑的痛恨和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调动学生探寻不同悲剧艺术的积极性,如后续必修课本中的《窦娥冤》、《祝福》等,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等名著名篇。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字词,疏通诗句。
(二)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要人物性格及典型意义。
(四)理解封建家长制与封建礼教崔才青年男女爱情的罪恶。
二、新课导入
当今时代,人人倡导自由恋爱,爱情男女来来去去,离离合合都无人干涉。但大家是否知道,自由的恋爱方式脱胎于漫长黑暗的封建时代,当中有多少有情人付出了高至生命的代价?
压迫与抗争,一个贯穿数千年的爱情主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身上出现过,在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里演绎过,在宝玉黛玉肩上仍承载着。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一个又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诞生?今天,让我们跟随一对五彩孔雀,走进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里看个清楚。
三、解题
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本诗时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与《木兰辞》合称 “乐府双璧”
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者“新乐府”。
四、初步感知文本,学生一人一段,全篇诵读。
注意修正字音,标注段落。
五、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1 、上节课我们通过*诵读疏通了文意,初步感知了《孔雀东南飞》这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诗前小序,概括小序交待了哪些方面内容?一生读并概括。
明确:小序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结局、作诗缘由。
2 、本诗的情节与现代小说的情节有相同的结构,包括开端、发展、*、结局几部分。课下已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请同学们理清故事情节发展线索,为情节发展的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先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两个同学上黑板展示。
板书设计
东雀东南飞
起兴(第1节)营造悲剧氛围
开端(第2节)兰芝被遣
发展(第3—12节)夫妻誓别
发展(第13—21节)兰芝抗婚
*(第22—31节)双双殉情
尾声(第32节)告诫后人
全诗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按情节发展,可分为5个部分:
1.开端2(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他们离异。
2.发展3--12(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这部分写三项内容。
①3-7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
②8-10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的个性、神态和动作,显出她坚决、镇静,忍住内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③11-12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3.发展13--21(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①13-18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②19-20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妹妹改嫁。
③21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4.*22-31(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
5.结尾32(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第二课时
导入:《孔雀东南飞》以时间为顺序,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了一个令人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在这首诗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就是刘兰芝了,下面我们来重点研读刘兰芝的人物形象。
首先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刘兰芝的重点段落,他们分别是2、8、9、10、12、16、20、21、26、30。
好,下面同学们快速浏览这几段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小组交流后上黑板展示。
2、兰芝请遣 8、自诉衷情 9、临行严妆 10、拜别姑母 12、夫妻誓别
16、兰芝据婚 20、刘兄*婚 21、排场婚事 26、生作死别 30、以身殉情
好,下面同学们按我们标记好的段落兰重点研读刘兰芝的形象特点,请找到具体的字词句来分析这个人物形象,下面同学们先自己发现,形成观点,然后小组之间交流完善。强调一下,等会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先明确从那一小节找出的,然后把这一小节读一遍,然后再明确观点具体分析,咱按一定规范来好不好?
第2节:兰芝请遣 生先读
①“十三能……十六诵诗书”说明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节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富有教养。
②“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说明什么?
勤劳能干。
③“大人故嫌迟”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内容?
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
④兰芝是不愿意离开焦仲卿的,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谴归?——不堪*,对现实有清醒地认识,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主动要求“遣归”。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兰芝极强的自尊,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和自尊,个性坚强的特点。
板书:聪慧多才 知书达礼 富有教养 勤劳能干 洞察世情 清醒坚强
师结:开端部分通过兰芝自述我们认识到了兰芝的聪慧多才、知书达礼、勤劳能干、自尊清醒,下面我们通过齐读来一块体味一下。
8、自诉衷情 生先读
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仲卿劝她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这可以看出兰芝的什么特点?
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
第9节:临行严妆 生先读
师:新媳妇被遣这是很丢人的事,一般来说被休回家可能会哭哭啼啼,蓬头垢面,衣服不整,兰芝为何没这样反而要 “严妆”呢?并且还“事事四五通”呢?作者着重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请同学们思考,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学生回答。
严妆是刘兰芝一贯的习惯,爱美的表现。
说明刘兰芝知书识理,有涵养。
它的作用是表现刘兰芝的自尊、外柔内刚。
我认为这里正说明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
这里也可看出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
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的发言综合一下,
诗篇采用了赋的手法,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脸串夸张性的横向铺陈,把兰芝的穿着打扮具体细致地描写出来,靓丽无比,美艳动人。“事事四五通”,表现了她对梳妆打扮的极其慎重和细致,斟酌再三,刻意追求,力争尽善尽美。简直使你觉得她似乎就要去赶赴一个什么重要的聚会,或是去参加一个什么重要的喜庆仪式,使你绝对想像不到她是被休遣回家,正面对着人生道路上巨大的不幸。如果说她主动“遣归”,是维护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自尊,那么,归娘家前精心梳妆打扮则是运用自己的美艳无比作武器,对造成自己爱情悲剧的封建家长焦母进行示威,表示反抗,表示自己的不屈服,不顺从。明确地向焦母表示,“遣归”并不能击倒我,打败我,你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即使被遣回家我也要走的风风光光。决不会哭哭啼啼,涕泗横流,蓬头垢面,衣服不整,因此,与其说“严妆”是表现刘兰芝的“从容镇定”,不如说是表现了刘兰芝个性的刚强,表现了她在善良和温顺中别具特色的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表现了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的心底升华起来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感,表现了她对封建家长的不屈服,表现了她的叛逆的个性。这是诗人塑造刘兰芝这个不朽艺术形象最光彩的一笔。
好,这一段文字优美,要求背诵,请同学们认真揣摩品读它的妙处。尝试背一下,生背
我们一齐来读一遍。力争尽快背过,声音很宏亮,语速要再慢一点,感情再浓一些就更好了。
第10节:拜母别姑 生先读
① 大家看盛妆之后的兰芝在与婆婆告别时说了那些话?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性格特点?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子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门第有悬殊有自知之明,仍不卑不亢的说话。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变现了他的通情达理,柔中有刚,有理有节,从容镇定 。
②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什么?
——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友爱善良,懂礼仪、易相处。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辞小姑时落泪,辞焦母时不落泪,不卑不亢,足以见出兰芝怎样的性格?——倔强。
虽然作者极力写刘兰芝的善良和温顺,但善良和温顺之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言行的细节里,自请谴归是如此,严妆打扮、拜母别姑也是如此。
好我们揣摩这种不卑不亢和友爱善良的情感来齐读一遍!
12节夫妻誓别 生先读
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被仲卿的真挚的情义所感动于是“感君区区怀”;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迫”;
她对爱情更是忠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齐读
16、兰芝据婚
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言拒绝:“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不慕名利
20、刘兄*婚
哥哥*婚时,为什么仰头应允了?表现了兰芝怎样的特点/?
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结束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所以“仰头”回答,很快便应允了。“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再嫁期作定时,裁衣做裳乃至“
揣摩着齐读
21、排场婚事
从另一标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悲剧故事里,女主人公刘兰芝最具人格魅力,主要塑造了这一人物形象。可是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难道这一段描写对刘兰芝形象的塑造也有作用吗?
有。
那位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
看来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郡守家富有、有权势吗?
富有、有权势。
那么刘兰芝对这富有的郡守感兴趣吗?
不感兴趣。她嫁给郡守完全是兄长的*迫。
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那她想怎么做呢?
“等待焦仲卿来迎娶她”。 以死殉情
所以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
是为了反衬刘兰芝的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品格。衬托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她对仲卿的爱和忠贞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
26、生作死别
对爱情的忠贞,善解人意
30、以身殉情
最激烈的反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师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精彩的个性解读,相信同学们对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已经有了更为清晰透彻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别人的个性解读完善自己心目中刘兰芝的形象,用你生花的妙笔为刘兰芝写一段鉴赏文字,,可以写成诗歌对联或散文,可长可短字数不限。
完成后交流,评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在漫漫长夜里,那清池的圈圈涟漪是梦幻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
她,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她,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她以自己的娇柔与自尊向强大的封建宿命相抗衡,演绎了一支柔肠寸断而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
“举身赴清池”,这是凤凰涅槃的悲壮,就在那一瞬间,绽放生与死,绽放爱与恨,绽放情与愁!人们亲眼目睹那美丽的爱情在自己的眼前轻轻的、轻轻的撕碎了……
世间的爱情凝固在这一瞬间,生死相许的爱情见证了这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