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04:45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2-21 04:55
1、廿二是22的意思,廿意为二十,卅即为三十,卌即为四十,这是古代的说法。
2、“廿”在甲骨文等古文字中读为双音节,这一点可以通过同类情况来推定。古文字中的合文不光有“廿”,还有“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三千”“三万”等,这时的合文都是直接将两个或三个字写为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字,没有添加符号标记。
诗词和一些固定词组的字数和音节是有限制的,“廿”若在这类文本中仍读成二十,则于押韵、对仗有碍,那么就需要给它一个单音节读音(“卅”“卌”同理)。如唐代李贺《公出无门》诗:“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明代罗洪先《有喜》:“万事升沉千虑外,几人离别廿年前。”董必武《纪念黄麻起义三十五周年》诗:“廿二年间起伏多,黄麻革命涌红波。大山三座终移去,党引工农奏凯歌。”受一句七言的限制,三首诗中的“廿”都应读为单音节niàn。“五卅运动”“百廿校庆”等特定称述也是同样的道理。
懂视网 时间:2023-01-14 23:54
1、廿的意思是:二十,廿二就是二十二;
2、廿(niàn),数目,意为二十。廿即为二十,卅即为三十,卌即为四十,这是古代的说法。
3、词语:廿一史即二十一史。 清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经、廿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时文,新奇小说。”详“ 二十一史 ”。
懂视网 时间:2023-02-08 23:27
1、廿二是22的意思,廿意为二十,卅即为三十,卌即为四十,这是古代的说法。
2、“廿”在甲骨文等古文字中读为双音节,这一点可以通过同类情况来推定。古文字中的合文不光有“廿”,还有“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三千”“三万”等,这时的合文都是直接将两个或三个字写为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字,没有添加符号标记。
诗词和一些固定词组的字数和音节是有限制的,“廿”若在这类文本中仍读成二十,则于押韵、对仗有碍,那么就需要给它一个单音节读音(“卅”“卌”同理)。如唐代李贺《公出无门》诗:“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明代罗洪先《有喜》:“万事升沉千虑外,几人离别廿年前。”董必武《纪念黄麻起义三十五周年》诗:“廿二年间起伏多,黄麻革命涌红波。大山三座终移去,党引工农奏凯歌。”受一句七言的限制,三首诗中的“廿”都应读为单音节niàn。“五卅运动”“百廿校庆”等特定称述也是同样的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20:35
1、廿二是22的意思,廿意为二十,卅即为三十,卌即为四十,这是古代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