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的动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0 19: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50
简单地说是为了恢复经学的原貌,而从文字,语言方面入手编著了《说文解字》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学渐渐成为立国的根本*,但对于六经的解释,自孔子以后,各家的分歧很大,渗入了很多谬误;再加上秦始皇又烧了很多古书,经学的原本面貌越来越混淆了。
“难道就没有办法将它恢复原貌吗?哪怕不是全部。”许慎问。
许慎老师贾逵说:“有,如果能从文字、语言方面有所突破,就完全有可能。可这又谈何容易!”
对于老师的话,许慎听在耳中,记在心里,从此对经学勤奋钻研,尤其对于小学(语言、文字学古称小学)更是用心。并有了要编一部字书的打算。
后来许慎作了朝廷祭酒,在这期间,他写了《五经异义》一书,辩驳经意,一时名声大振。贾逵对自己心爱的学生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又怕他骄傲自满,便告诫他说:“经学问题的彻底解决,决不能停留在具体语句方面的辨析,你的这部书虽然很好,但仍然没有跳出这个老套。经书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文字有自己的形、音、意,可以向我们传递文本的意义。所以只有在这方面有大的突破,经学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我已经老了,希望你在这方面多努力。”
许慎听了老师的话,感触很深,更加坚定了要编一部字书的决心。从此,他一方面继续向贾逵请教文字方面的知识,系统地研究六书理论——六书即象形、会意、指示、转注、假借、形声等六种造字方法,以及文字形、音、意之间的关系,加强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为了拓宽知识,他还对上古社会的宗教、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作了广泛的涉猎。撰写中,为搞清楚一个字的准确意义,他经常要翻阅大量的文献,或者向有学问的人请教,有时还要进行实地考察。有时对一个字的解释不满意,他就茶不思,饭不香,满脑子装着这个字,一旦想通了,又欣喜若狂。
许慎撰写字书的事情得到了贾逵、马融等许多学者的大力支持,他们给他找来了很多相关书籍,并对书的撰写体例、个别字的注释提了宝贵意见。后来甚至连皇帝也来过问此事。为了编好这本书,他干脆辞官回家,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十余年过去了,他的头发花白了,身体也熬垮了,终于在公元121年撰成了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