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03: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2:05
1、安福寺04安福利生--:生活中,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举步维艰;无论是顺风顺水还是处处碰壁,这些都是如同银幕上的画面一闪而过。 当我们不在执著于银幕上的画面时,我们就会明白,一花一草尽显法身,举手投足皆是般若。2、戒律不是束缚我们的行为,而是解脱我们因错误的行为而引发的痛苦。如果你认为戒律是用来束缚我们的,那你可能会感觉要受持这些戒律是非常痛苦的。有些人拼命地去守这些规矩,但是不懂得规矩是让他解脱,而不是让他痛苦的这个道理。
3、安福寺04安福利生--:现在的当下就是你穷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无论微笑还是静默,无论流泪还是流汗,都是在绽放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所以,现在的当下就已经很好,管它地厚天高!
4、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是,痛苦和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一定让自己微笑如花,只有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难和不幸才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
5、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生在世,要想活得洒脱自在,就要有颗淡泊之心。“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用简单的心态生活,用淡泊的姿态处世。不是什么事都要分个黑白、争个对错,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求问心无愧。有这样一种超脱的心态,就可以解开自我束缚,打破自我封闭,不为世俗所扰,不为名利所困,活出生命的精彩。
6、安福寺04安福利生--:当一颗树不再炫耀自己叶繁枝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树的生长需要深度和高度,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深度和高度!当一个人不再是炫耀,而是照耀的时候,他的生命将变得真正的富有。
7、安福寺04安福利生--:1.人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助人,一只用来助己。利人乐己,*达己。2.幸福是爱心的产出,播种爱心,才能收获幸福。3.最应该感激两种人:一是指出你缺点的人,二是示予你真理的人。4.心清月明,意净天青。清净者,众妙众美之源也。5.康乐就是富有,安定就是祥和,不争就是智慧,无愧就是完美。
8、安福寺04安福利生--:《因果丝毫不爽》:在生命的实相中,所有一切都是按照因缘果报的规律来进行和呈现,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便宜事,也没有徒劳无功的倒霉事,没有人能陷害于你,也没有人能为你买单,世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活神仙,一切还得靠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掉进无明的轮回中,还得自己爬出来,努力吧!
9、安福寺04安福利生--:《承担》:如实接受每一个当下所发生的任何事,好与坏都是生命的实相,在与烦恼相遇时,并不是除之而后快,它正是道途,是礼物,是开放心胸的机会,是无自性的空。真正这样领悟之后,生命的主题似乎改变了,意义似乎也不同了,细心去做每一件事,用心爱每一个人,像大丈夫一样承担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
10、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生就是修行的转折点》: 在我们的生命中,能够做一个合格的人,才能够谈得上怎么用功修行,因为人道就是六道乃至十法界的转折点,但往上转还是往下转,那就要看个人的努力啦!
11、安福寺04安福利生--:《死尽偷心》:偷心不死,受苦有份。安心办道,只争朝夕。一切妄想,全是颠倒。蓦直行去,不沾尘埃。
12、心猿意马总难安,六道轮回梦亦寒。
誓愿菩提超善恶,苍生度尽始心宽。13、安福寺04安福利生--:生命很宝贵,在宝贵的生命里却有很多痛苦,而这些痛苦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需要倍加积极、努力地去改善生命。
14、安福寺04安福利生--:坚持善良,让它成为一泓汩汩不息的清泉。因为,善良能驱除人们心灵的阴霾,使人们看到人生的希望、生活的美丽;善良能消融人们心灵里罪恶的雾障,使人们信心百倍、勇气陡增。从善如流,一次小小的善行,也许就能改变人的一生!
15、安福寺04安福利生--:《佛教》:佛在心中,处事以清心为要;教在言中,涉世以慎言为先。心要平直,无相无为;言要柔软,有声有色。学佛必先净化心念,心念净极则无思无虑,无忧无畏;习教首要精通言辞,言辞通透则有情有义,有说有笑。心口相应,表里如一,不可思议,乃为佛教。
16、安福寺04安福利生--:《美的呼唤》: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每一个事物的存在也都透露出或者隐含着一份美好,并且继续着美的路线发展下去。我们的生命也是一个美好的东西,表现出来的和尚未表现的都可以更加美好,生命的意义就是时刻都在呼唤着我们更加美好!
17、安福寺04安福利生--:《在路上》:在路上...康庄大道也往前走,坎坷不平也往前走。垃圾成堆也不停留,美景如画也不停留。贫病交加也握握手,达官贵人也握握手。烟雾笼罩也不是头,丽日晴空也不是头。心情好也要抬头,心情不好也要抬头。哭也要稳定脚步,笑也要稳定脚步。成功也要微笑,失败也要微笑。在路上...就是人生!
18、念戒,“戒”在平时的生活中表现为“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居士要遵守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规范规则,不能“越轨行事”;念天,就是时常忆念诸天的功德,不起欲觉、嗔恚、害觉,安住正知正念。
19、安福寺04安福利生--:【禅悟】1、感性的最高境界是慈悲,理性的最高境界是智慧,两者并行,方为正法。2、凡夫看见了对和错,菩萨观到了因和果。3、快乐是什么?快乐是利他之心;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慈悲之心;尊贵是什么?尊贵是敬重之心;财富是什么?财富是施济之心;解脱是什么?解脱是宽恕之心。
20、安福寺04安福利生--:《愣严经》里讲,烦恼都是客人,叫客尘烦恼。你喜欢把这个“烦恼客尘”在你家里多留几天,烦恼的时间就长几天;你要不留它,它自己就走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你愿意留它,它才会在你家里,你不愿意留它,它就马上离开。
21、安福寺04安福利生--:《开心关心》:让心开悟就是真正的开心!让心关爱才算是关心,开心是解脱道,关心是菩萨道,只有这两条道路才是生命的出路,别的都是死胡同,学者不可不知啊!
22、安福寺04安福利生--:现前一念心,即是吾人安身立命之处,时时看紧无念无生处,凛然自知,则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何有情绪波动?何有是非计较?更何有顺逆分别? 唯此“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于此咬紧牙关,绵密保任,久而久之,自可虚空粉碎,彻透本来。其余都是闲言语扯藤葛,碌碌终身毫无裨益。
23、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常受到外界和自己内心的影响,会常发脾气,但自己又很痛苦这样做,该怎么办呢?
其一,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不想延续这种错误的念头一生起来,说明修行已经在进步,正念的力量生起来了。过去可能有错都不觉得自己错。 其二,知道错了,但习气的力量一时扭转不过来,这是定力不够,也是正念的力量还不够。一方面可以通过如法打坐习定,增强正念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至诚皈投三宝,以忏悔之心至诚称念佛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当中,观世音菩萨说:若多贪众生,至诚称念我名号,即得离贪;若多嗔恚众生,至诚称念我名号,即得离嗔……可以把称观世音菩萨名号做为定课。 其三,通过学习教理,了解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通过明理开启智慧,调伏烦恼24、安福寺04安福利生--:《什么东西》:有些人喊着口号争取利益,却把内心最大的人性弱点暴露无遗,那就是自我中心的个性张扬,最后只能靠外在的制度强制约束,美其名曰法制。如果能够解放了内心哪怕是丝毫的自私成份,生命的无我和慈悲清净祥和的光辉自然暴露出来,又何须在外的强制呢!这其实就是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差异。
25、安福寺07安福利生《真修行人》:不能得少为足,需要涵养功夫。偶尔心开意解,继续闻思正法。若是知行合一,必定大机大用。直待随缘放旷,方能任性逍遥。
26、随着禅定的深入,心的体会由粗到细,所缘的境界也越来越微细、微妙,但方法没有变,都是让心*在一个状态上,让它越来越听话、稳定、守规矩。这有点象接断骨的方法,比如病人腿摔断了,医生就会先把骨头摆正,对接上,然后在外部加个支撑物把断骨的位置固定好,包扎起来,再打上石膏,不让这里活动,过一段时间骨头恢复些了,就拆掉一层,慢慢活动,避免腿失去功能,再好些,就再拆掉一层,最后束缚全部拆掉后,再经过锻炼,断骨就不但长好了,而且功能也回复如初了。
27、安福寺04安福利生--:
法语甘露: 真正的修行是无惧无惑,无得无失。心里一点障碍都没有,比如面子关、害怕,内心一尘不着,也就没事了。有时在事情上要能透过去,迎敌挑战与逆旅顺情,随觉随是,只怕不觉。一念透过去了,一切都是实相。尘说刹说,等于没说,不可说,也不可不说,自在天成,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28、善知识总是以各种方便手段来考验我们,当我们内心确实没有杂念和奢望时,我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因此而更加增强,从某个角度来说,生命的力量亦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无论善知识如何安排,都能坚定地恭敬顺从,真心用功修学,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加持和训练!于善知识,至心敬礼,感恩无尽!
29、安福寺04安福利生--:心里装着别人的错误,就会到处用放大镜挑毛病,一再地折磨他人,也无利于自己;心里装着善良、宽容、感恩,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他人的一切不好,会在你博大的胸怀中瓦解冰消。人生是苦是乐,关键看你喜欢与什么相伴;选择什么装进自己心里,是一门学问。
30、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
1、哀莫大于心死!蝼蚁尚且贪生怕死,一切有情爱惜生命为天性。
2、生命原本是珍贵无比的,岂可任其耗费!
3、能想到付出真情已是难得,付出不求回报已是稀有。
4、 终日忙忙不知忙者是谁?朝来夕去,醉生梦死!
5、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6、身心终日忙忙而无所求,行为终日忙忙而无所住,事业终日忙忙而无有疲倦,说法终日忙忙而不曾开口,生命无穷尽的奋斗,终日忙忙而本来如此。
7、天下事,善利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8、你还来不及一一向最深恩的人话别道谢,就又一次在不知不觉中远去。
9、心,就是开始、就是过程、就是归宿、就是安住,谁也无法代替。
10、人生道路,进进退退,不知何去何从的情况经常困扰着很多人的心灵。
11、在黑暗与光明相互交错的黎明,光明自然就是生活的智慧,黑暗也是令人生起无限慈悲的动力。
12、退法,就是退出,退出自己所迷执的幻局,学会退让未尝不是一种机智的积累。
13、生死轮回痛苦是生命最脆弱最黑暗最伤害人的地方,选择退出贪嗔痴慢的演绎,令人无法在火宅里徘徊,虽然看上去有些消极,但也是三十六计之首。
14、进法,即是进去,前进到更深更美更广阔的世界,彻底走向生命的真实本面,无条件地感受原本具足的身心清净和庄严,一切美好的、超越的、如意的实事,全都在一念之间呈现无遗。
15、了无一物可寻,了无一事可为,了无一人可见,了无一处可住,无求无见无为无住。
16、过去现在未来,东南西北,都是佛身光明的化现,顿时融入无尽美妙的诸佛净土,难以想象地感动着!
17、佛法讲心地法门,用功者当于心地上做功夫。
18、当人们找到了回家的路,认识到路标之后,一定会竭尽全力、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去告诉失散的家人,呼唤着流浪的旅人。
19、生活并没有给你多余的快乐和痛苦,而你却在快乐中贪得更多,在痛苦中企盼更小。
20、善加认知、承担、体验和享受吧!否则,你将永远与真善美慧的觉受挥手告别。
21、做学问的真正目的就是求其放心,把心放在什么地方,这是人生中及其关键的大事。
22、先哲孔孟告诉我们仁义礼智可以安心,先哲老庄告诉我们无为清虚可以安心,西洋哲学告诉我们博爱正义可以安心,科学家告诉我们客观探索可以安心,艺术家告诉我们灵感宣泄可以安心,哲学家告诉我们慎思缜密可以安心,宗教家告诉我们信仰行善可以安心。
23、放弃你的看法和想法,在无常的本质当中思索,才能看到客观真实的“诸法无我”!
24、过去是一剂无方的万能药,能治疗人世间一切的悲苦而成为麻木;过去是消除一切苦难的天空,清净湛然无为无造作;过去是一架冲向天国的飞船,永远都不再回来;过去是爱和所爱的离去,带走了我的一切,包括生命……
25、过去是生命的银行,是人生的仓库,是心灵艺术的展厅,我们都将由它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我们的一切都将储存在这里,它就是我们的天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过去就是我们路过的旅亭和住过的客店。
26、生命本身的清净无杂染,是我们早就应该知道的最现实的人生啊!
27、 孤独,这是自由的孪生兄弟,他可以海阔天空、无拘无束,他可以沉默寡言、自生自灭。孤独是自己看到内在脆弱时的*为力,孤独是自己不甘心堕落的埋没,是傲慢之后的课间休息,是炎热之时的一夜清雨。
28、孤独本来可以让你更清楚地审视自己,也是让你在疲惫之后含蓄力量的机会;孤独是对自己的生命进行一次清算,是回忆生命中曾经拥有的珍惜;孤独是一种揪心的无奈,是“少小离家”的感慨!是日落天涯、愁云惨雾的夜半钟声,是老和尚在深山老林里念着“阿弥陀佛”的威仪!孤独,就是在感动自己。
29、有了“痛”的经验,生命越发显示了内在的深度,没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或许还是浮浅的豪华。
30、一直习惯于别人注意或帮助的你,坐在自己生命的内院,感受着不用别人任何有为造作的当下,这是真正的自由。
31、对生命负责的人,都是珍惜生命的人。
32、珍惜生命的人,都会感受到生命中每一种情景出现全是唯一的一次,生命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重复出现的!
33、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微尘都是自己生命*的显现,没有丝毫造作,全体即是,除此更无他物,所以你是孤独的。
34、孤独是因为生命不受任何事物干扰! 不孤独是由于生命内在的和谐完美!
35、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承担!无论是什么方式存在的生命都需要相应的承担。
36、承担是痛苦的,因为大部分的外力强加现象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的。
37、承担了生命,就负起了生命的重量,也就负起了生命中的沉重和无奈!
38、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承担的过程,所以成长的脚步都是痛苦的印痕,没有痛苦或者不去承担痛苦,也就没有了成长。
39、当老态龙钟的有病之身走在夕阳西去的暮色中,面临死亡的黑暗,更需要勇气来承担未知的去向!
40、逃避本就无济于事,即便无法把握毫无知晓,也得去承当。
41、承担也是快乐的,只有会承担的生命,才能演奏出天籁妙音!
42、承担得起步伐,才能看到那生命高峰上的光明净洁的太阳,照在了一泓清泉的绿荫下,层次分明,美丽如画。
43、承担生命的全部,快乐就有了翅膀,在无尽的时空中自由地飞翔。
44、 当下是什么状态呢?当你剿落所有的外在假相和过去未来的影子时,全体透露的就是你真实的一切。
45、这需要勇士的刚毅和超绝,需要智者的明亮和透彻,需要禅师的宁静和坦然,需要此三者合而为一的力量才能做到对生命当下的体认与彻见!
46、假如你现在就立即陨坏一切妄想颠倒,清纯彻底的当下便透露无遗,而此刻的你也早已具足了这三者的全部力量。即是当下!
47、在佛弟子的心中有一种佛法,在不是佛弟子的人心中也有一种佛法,而此两种佛法的共同点便是拥有了生命,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中就有佛法。
48、未能把握佛法精神的,都是*的真实,而把握了佛法根本之后,则是一种显现的佛法,然此二者均为生命之真实。
49、岁月悄然流失,斗志随之消逝,一种不堪人世沧桑的麻木和历尽千帆皆不是的豁达,表露无遗。
50、当生命中的形形色色不再支离破碎,当情绪中的波动不再影响自己,一种彻底的生命内涵顿现无遗。
佛学经典语录,达照法师禅语
达照法师的一段佛学语录:
在修行的路上,就是不停地启用慧眼内观自我和擦亮眼睛外看世界,你会发现不认可的自己和不认可的世界,同时也会发现久久追寻的自我和难以置信的世界。进步就是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和全新的世界,感叹不已,寂静无语!
禅就是心的没有界限,生命的本质就是在一切自然设限的万法中毫无*,当你的心被任何事物任何理论*的时候,已经不是心的本来面目了!无限才是心,无限才是法,无限才自在,无限才美丽!放开,放下,舍得,看透,打破,都是要把那些个滞碍通通扫荡干净,恢复本来,别无奇特,如此而已!
世间万事,即幻即真,穷理尽性,乃可为道:从凡夫所执着的看,那些固执的部分全是虚幻颠倒,如梦幻泡影,无可执着,无有真实。从圣贤所证悟者看,现前一切无非真如实相,了无半点尘埃,恰到好处,更不偏差,可不妙哉!
经典的佛家禅语
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7、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9、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之中。
1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2、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4、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5、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6、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9、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0、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幸福在于心灵的净化,而人们内在的心灵没有被净化,是因为人们只注重外在的物质生活水平。
2、知足常乐、心存感恩,才会产生幸福感,从而让内在心灵得到净化。
3、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
4、真正学习佛法并能够受用,就一定要看到,佛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用来对治我们这颗心的。
5、世间的无常源于内心。
6、世间的一切一定是无常的,快乐的时光会过去,痛苦的时光也会过去,你只要习惯了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7、无论外在的世界赋予你多少压力,只要认识到它们的*都是无常的,并以接受无常这样一种心态,那么就能坦然面对。
8、在这个世界当中,我们面对的这一切痛苦的遭遇都是正常现象;而且这一切遭遇的来源却是我们的内心。
9、业因和业果的这种关系,实际上是根源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10、西方极乐世界是随念所成的,没有一点让你讨厌的地方,但他是一个完全满足我们内心要求的世界。
11、人们之所以造成内心的痛苦,是源于心灵上的不健康。
12、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的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13、心能够产生业风,而业就是风。当我们的心到了,风也就到了。
14、只要你确信你绝对不会那样死,确信你绝对不会活着很难受,你就会很安心地活着,这便是信念的力量。
15、当战胜了自己内心的烦恼时,无论对待哪一位众生,你都能够给予他们慈悲和智慧。
16、佛法中所倡导的所有修行法门都告诉我们要往好的地方想,即心有所想,想有所成。
17、天台的止观是通过让我们去感受心灵像虚空一样无所得的空观,以及像佛菩萨的净土一样庄严的缘起世界,从而回归性空不二的中道,圆融自在。
18、即心即佛,无论是妄想的心也好,不妄想的心也好,凡夫起心动念的这颗心就是佛的心,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19、如果你敢于承担,无论是妄想或不妄想,这颗心一定是跟佛一样的 。
20、金刚妙慧眼扫荡一切妄念执情,定将身心世界一眼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