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啥意思?50建房不好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0 11: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01
农村有句老话“50岁不建房、60岁不栽树、70岁不做衣”是什么意思?其真的有道理吗?
记得有一年春天村里为响应国家的*搞新农村房屋建设改革,当时只要家里住的是那种老式的砖瓦房都可以去村部申请2万—3万元的*补贴进行翻修。那个时候我爷爷非常符合条件,所以我爸和大伯稍微商量了一下,准备给爷爷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翻修。
我爷爷平日里是一个非常勤俭节约的人,那次奶奶说给家里换一个净水器他弄是没同意,爷爷说吃了大半辈子的山水,也没有见得哪天吃出了问题。
面对翻修房屋这样重大的决定,我爷爷肯定是不同意的。爷爷说我今年六十多岁了,都已经是半个身子进黄土的人了,还翻修这样的房子干什么呢!你男老太太在世的时候经常说“五十岁不建房、六十岁不栽树、七十岁不做衣”。还有你们以后逢节过年回来的时候不要再给我们添衣服了,家里衣柜里的衣服都是还是新的,大部分都还没有穿呢!
“五十岁不建房”。 说的是人到五十岁的时候由于生命经历的太多,所以逐渐的看淡了生活中的所谓的物质条件。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儿孙有福,人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的家。
“六十岁不栽树”。 小时候由于家里的山地一直荒废着,父亲便去集市上买了一大堆松树苗回来种,都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好像只买过一次树。所以说六十岁栽树是一种极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根本就等不到树木长大的时候,到头来只不过是白白的忙活了一场。
“七十岁不做衣”。 中国人自古以来非常讲究百行孝为先,所以每逢过年回家的时候都要给家里的长辈买上一大堆礼物。但是对于七十多岁的人来说给他们买衣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很多时候晚辈给长辈们买的衣服都只是放在衣柜里一动不动。爷爷说老衣服穿起来非常的舒服合身,不像新衣服穿起来总是感觉有点别扭。
农村有句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啥意思?50建房不好吗?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 社会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 历史 中总结出了许多有用的智慧经典。有些以民间俗语的形式流传下来。比如说:“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那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拿到今天是不是还有现实意义呢?
1、50不建房,为哪般?
其实,古代人的寿命远比现在的人短。人活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活过60岁,那么你50岁花光家底建房子为哪般呢?房子的用处在于居住,如果你花光家底建起的房子自己还没有住几年就空置了那不是浪费吗?有人说,可以传给后代呀。其实,古代的房子质量远没有今天的房子坚固,没几年就得翻建,如果碰上兵荒马乱只能抛弃逃亡。所以,50以后不再建房子是智慧的选择。
2、60不栽树,又是为啥?
其实,所谓前人栽树后人摘果,也就是说栽树是为了吃果子或者是使用木材。而,木材要长成谈何容易,往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60以后再去栽树的话往往树上长了果子你已经吃不到了。甚至,树长成木材你也用不上了。最好的选择就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在有限的条件下享受有限的幸福。
3、70不做衣,是不是太消极了?
其实,人老了穿衣打扮当然应该,但如果已经很老了购置一些衣物自己也穿不了几天,最后全是浪费。比如说,有些人已经病入膏肓,但还是大手大脚去购买一些自己根本穿不到的衣服,最后不是丢弃就是烧掉着实是可惜的。很多人最后几年都是在医院度过,即便是买的衣服再好也是只能穿着病号服离开。所以,想开了也就无所谓了。给子孙留点比浪费了强。
4、不吃不喝不穿,是不是太保守了?
其实,古人的这些总结充满了智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在一些地区,老人们往往为孙子孙女栽下树苗,将来爷爷奶奶走了,但是孙子孙女将来成家建房子就可以使用这些木材。即便是,将来孙子孙女能吃到树上的果子也是造福后人。还有的就是,往往老人花空一辈子的积蓄建房子,为的是子女或孙子女结婚成家所用。现代 社会 ,则是一家三代人6个口袋凑齐首付,为孙子女供套房子。所以,很多事情要看具体的情况。不一定完全死板的看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50岁以后不要建房子,60岁以后不要种树,70岁以后不要做衣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50岁建房影响晚年生活。
50岁这个年龄过后,人的劳动能力下降,收入会减少,身体也比不上年轻时候。而且50岁过后,要为接下来的老年生活做准备。
但建房子是一项大工程,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很多时候要亲力亲为,对身体素质方面要求也高。
所以50岁以后不建房,一方面不要花费大量钱财去建房子,要为将来的年老生活做准备。另外也要注重自己的身体 健康 ,不要太过操劳。还有五十岁建房,自己可能住不了多久了,花那么大力气建房子不值得。
二、60岁栽树不一定能享受到栽树的益处。
人到了60岁,该努力拼搏的已经拼搏过,这个时候,要放下人生的重担,不要再做有长远计划的事情,开始颐养天年。
栽树是为了可以享受树长大后带来的益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如果60岁以后种树,辛苦浇灌施肥,除草驱虫,但到头来不一定能享受到树长大后的益处。就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说的一样,如果要种,就要想着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三、70岁对新衣服没有什么需要。
人到了70岁,年龄是很大了,行动不便,很多时候待在家里。以前人们认为,穿新衣是要在隆重场合,出门见人才穿。
70不做衣是因为,做了新衣服也没有机会穿出去。也说不定哪天就倒下起不来,做了新衣服没有穿也是浪费。另外可能上了年纪的人,对身外物的追求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就不需要做新衣服,注重简朴得体。
这几句话提醒我们什么年龄不要做什么,是有一定道理的,是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指导人们对晚年生活做好计划,激励人们年轻时多拼搏。但放在今天看来,这几句话是有局限性的。
在我们现在看来,50岁左右还是壮年时期,很多人经过了人生前半段的财富积累,在五十岁的年纪买房建房的也有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努力去争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用管什么年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 情感 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在农村,5O岁不建房,6O岁不栽树,7O岁不做衣,5o岁建房好吗?
这些俗语都是过去在农村留传下来的,过去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在农村建房,要买青砖小瓦,杉木树条,门料窗料等,还得请木工,瓦工,石匠。材料费,工钱再加上生活开销等。房子建成,主人是要肩负债务的,人上5O岁了。就没有什么收入,这债也许一靠子还不清,所以有5O不建房一说。
6O不栽树是说古时人最高寿命7o岁,一般树木十年才能成林。也就是说,你栽的树木自已不能享受好处,也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吗!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过去大人小孩穿衣都是缝缝补补,把肚皮填饱是好事,70岁做新衣。就说是浪费了布料,浪费了工钱。能省就省。要把钱用该用的地方。
时代在变化, 社会 在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居住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多岁的人。买车子买房子很正常。他们靠的是技术和本领挣钱。6o多岁的人照样植树造林。他们为的是子孙后代,为的是对人类的奉献。处处绿水青山,花红柳绿是他们的梦想。当今 社会 。别说7O多岁。*十岁的人也爱打扮。在公园,在广场。或歌或舞。哪一个不是穿的新衣服。哪一个不是面带笑容。总之一句话。党的*好。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过去的老俗话也得改变了。
在农村,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俗语,例如: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张皮。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等一些老话,这是劳动人民经过若干年,总结下来的,有一定的道理。
50不建房 ,难道50岁真没建房的吗?不是的现在农村50多岁建房的还很多。50不建房,那是因为在以前的 社会 医疗水平不是很好,人活70古来稀,而且50多岁,也没有那些精力和金钱,去支撑你再去建房,50岁左右儿女都交代完了,只是在家带带孙子就行了,也没有年轻时的冲劲了,只等着享受晚年生活,不然费尽周折,建房自己也住不了几天,所以在当时,村里50岁左右的老人都在家养老了。
60不栽树 ,在农村,每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会栽一些树,一是为了好认地,不然下地干活,跑错地多尴尬,家里栽树,又可遮阴,又可观赏,一举多得。以前人栽树都是为了取材,做个家具,或者寿材,都到了花甲之年,再栽树,也等不到,树大成材的那一天了,这对于60岁的老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不载也罢。
70不做衣 ,在以前农村,70岁已经算是高寿了,经历的太多了,看透了一切,穿什么已经无所谓了,只要能够御寒就可以了,而且当时物质匮乏,也没有那个条件,而且70了,老眼昏花,手脚都不听使唤了,再穿新衣,那也是寿衣了,所以都不想做衣服,只害怕做成了,没机会穿了。
农村的老话流传下来许多,但是有的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这个年代了,你们那还有哪些老话呢?欢迎讨论留言。
说起建房子,古人留下了一句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什么意思呢?为何古人要这样说呢?50岁了建房子不好吗?今天农夫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句老话。
字面意思也是比较简单的,说的是到了50岁以后了,就不要再想着建房子的事情了。
其实,结合当时的 社会 环境,就能明白古人这话其实是用心良苦的,其是建议人老了以后,就不必再作长远打算了,也不要再给儿女当牛马了,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首先,进入50岁以后,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在古时候人的寿命不长,平均寿命也就30多岁,能活到50岁,后面的时间也不长了,这个时期建房子,自己也住不了多少年。 其次,到了这个年纪,儿女已经成年并成家了,建房子的事情让子女去操心就可以了,年纪一大把了,也干不了什么活了,安心享福就行。最后就是50岁以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了,而建房子是风里来雨里去,是一个非常好大的工程,耗时又花钱,人年纪大了,身体很容易吃不消,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一些意外。还不如把这笔钱存下来,好好改善生活。也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所以古人才总结出了“50不建房”的古话。
等到了60岁以后,就不要再去山林里栽种树木了。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树木一般至少要十年以上才会成才,这个年纪了,还去种树,很可能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了。何况栽种树木也是需要定期去管理的,而年纪一大把了,身体方面也是吃不消的。如果没有精力去看管,那栽种的树木也很难成材,这样就是做无用功!与其这样,还不如好好享受生活。
以前的生活水平不高,老百姓都过得比较艰苦,有些人的衣服烂了以后,也是缝补一下接着穿。不是有句老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吗,可见一件衣服要穿多久啊。而一些老人更是十分的节约,他们认为衣服只要干净,烂了补一下还是能穿的。等到了70岁以后了,是完全没有必要做衣服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年纪已经是高寿了,何况老人又不出门,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做新衣服,做一件衣服也穿不了多久,这样做纯属是浪费。
不过,这句老话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了,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技术也发达了,现在的人普遍都很长寿,在农村里有些六七十岁了还在外面打工挣钱,就是为了能多挣点钱,帮助子女们减轻负担。何况还有一点,生活水平也好了,消费观念也变了,不用像过去一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遇到好看的衣服,自己喜欢的话,不管年龄多大都是可以买下来的。
农村的朋友,对于俗语一定不陌生,尤其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俗语,不仅家中老人,就连一些孩子也能说出几句,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燕子低飞雨要来”等,这些俗语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十分方便传颂。
在农村,有些俗语代表着禁忌,告诉人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年龄段要做什么事,不要做什么事,这些具有告诫意义的俗语也是会经常被老人提起,毕竟现在年轻人不是那么的讲究,前几天,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兴起了一股“种树热”,好多村里人都在地里挖坑栽树,但是一向喜欢凑热闹的大伯却没有加入其中。
问大伯为啥?大伯说了一句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大伯说我今年都66岁了,还种啥树呀,就我这常年犯病的身体能看到树长大吗?有人看到这会有疑问,不是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也可以让后人乘凉呀!其实大伯说这句话,也是出于一些农村老人的固定思维,现在就来看一下这句话到底指啥?
“50不建房”是说人到50岁以后就不再盖新房子了。为啥这样说呢?以前农村人均寿命比较短,到了五十岁大多数人都看淡了物质条件,想要的无非是子孙平安,对于居住条件也没多大的讲究了。那时候人们不在意居住条件,也是受经济条件影响,盖房子可是要花费一家*半辈子的积蓄,与其这样,不如将就住着老房子,住的时间久了,人对屋子也是有感情的,就不想来回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