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教育孩子就像两股麻绳需要平衡融合,8条教育指南让家长不焦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02:4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34

文 | 乐品文



意思是说:善于教导孩子的父母, 一般都是从孩子处于幼儿时期就开始教育。 可见幼儿期是孩子树立良好 健康 的生活习惯;人格脾性的重要启蒙阶段。


但是,家长想要对孩子做到很正确的“教育”却不容易。因为人吃五谷杂粮,会生病、会有情绪、会有自己执拗的见解。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把一些错误式的教育带给孩子。




错误式教育有这4点:


(1)“吼、恐吓”孩子


我相信每位家长都知道不能“吼和吓”孩子, 因为孩子长期生活在被家长“恐吓”的环境里,很容易变得懦弱、自卑、不自信。


由于自卑,孩子对外界的 探索 特别保守和敏感, 这 不仅会影响孩子在日后形成独立的人格,而且孩子在成年后这种敏感、多疑、不自信的性格特点会伴随孩子一生。


(2)“无原则”包容孩子


我相信现代青年为人父母,已经与上一代口中的“孩子小不懂事”划清了界限。 因为 这种无原则、无底线的包容,只会助长孩子无法无天的嚣张气焰,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目中无人、不知感恩。


孩子在幼年时期, 对于道德观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这件事”的结果上; 幼儿期孩子的心理轨迹是这样的:我做了什么我不知道;我不记得;我可能忘记了,但是我有没有得到奖励?有没有受到惩罚我能记得!


所以说,如果孩子做错事没有受到惩罚,孩子就无法对正确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孩子会潜意识地认为自己应该是对的!



(3)“打、体罚”孩子


我相信我们这代人在小时候多多少少都受过体罚教育!也应该更能明白当初自己被老师、父母体罚时的心情以及对心灵造成的创伤。


孩子做错事,应该受到惩罚是毋庸置疑的,惩罚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认识错误,理解 社会 规则和秩序。 但是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选择用打和体罚的形式希望孩子明白错误、理解父母,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家长这样的错误教育,只会让孩子逃避责任、害怕父母。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犯了错之后为了逃避体罚会说谎、找借口、钻空子,甚至学习家长暴力解决。


(4)对孩子“管”太严


一个正常人如果处处被监视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也一样,孩子是独立的人,孩子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尊严。


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爱玩,写作业磨蹭 而对孩子实行“时时监管”教育, 只要孩子放了学,家长就坐在孩子跟前“盯梢”。 结果呢?经历过的家长都懂吧!孩子的作业是完成了,但是细心的家长发现孩子变了?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沉默;变得和自己不亲了;变得不和自己说心里话了;也会说谎了。


这是为什么?


因为时间规划能力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培养的,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获取, 家长对孩子过多的干预和监督,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中用;很*;妈妈不喜欢我的错误讯号, 孩子就慢慢与家长疏远了。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家长都知晓了“错误式教育”的严重性,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1)不打骂孩子


因为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思想并且需要“被尊重”的个体。


品文建议: 家长尽可能做到用“沟通”解决 问题,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总想着用“打”这个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那一定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出现了问题。


(2)尊重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家长不要总想着“控制”孩子;在孩子面前也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


品文建议:家长要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相处,家庭中的琐事和紧急要事都让孩子参与进来, 试着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意见。



(3)不吝啬赞美


孩子做了好事、好行为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语言上的鼓励和肯定。


品文建议: 在孩子做了一些好人好事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孩子你做的很好,值得表扬。” 但是家长不能总反着使用,用奖励*孩子做一些事。


(4)学习认错


所有的家长一定都希望孩子有勇于承担错误的品质; 那么,如果家长也做错了呢?难道要用“我是你爸、我是你妈、我是大人、小孩子懂什么?”来搪塞孩子吗?


品文建议: 在生活中,如果家长犯了错,一定不能用逃避的姿态面对,聪明合格的家长都会主动和孩子商讨,找出各自的错处,共同承担。



(5)以身作则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那、那”都是问题时,就要反思之前的教育是不是有什么不对?


品文建议: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不要对孩子使用“双重标准”, 一位合格聪明的家长都会以身作则;正确给孩子示范;与孩子共同进步。


(6)遵循规矩、守秩序


一个没有秩序感的孩子,总是会丢三落四、磨磨蹭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品文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有底线、有原则的爱孩子。凡事都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原因和后果; 并且明确告知孩子哪些行为不可以做;哪些行为是允许的,聪明有智慧的家长都不会选择做“事后诸葛亮”。



(7)适当吝啬


孩子不珍惜自己的图画书;不爱护自己的玩具,弄坏以后不停地让家长买新的。家长给孩子买不买?


品文建议: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产生了不好的结果,这些结果只能自己承担。比如是故意或发脾气撕坏了图画书,家长就不能立刻给孩子买新的 即使是语文作业、数学试卷,也不能给立刻补买新的,只要是 有意为之 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一次后果。


(8)冷静


孩子不听话,脾气大,朝着父母发火,是不是很想脱鞋“揍”他一顿。


品文建议: 适当的冷处理对双方都有好处,当孩子发脾气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极其容易失控, 这时候家长就要“忍耐”,暂时不理会孩子,回到卧室让自己平复心情以后,再与孩子交谈。


但是,这个冷战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孩子会害怕父母的不理睬。冷战时间因事情本身和家长情绪调节而定、因为有些情绪调节比较快的家长,只需要几分钟就好;比较敏感的家长可能会气的大哭一阵,大约需要半天时间。



其实,家长与孩子的相处就好比两股麻绳,各自独立,但是想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之下就必须进行融合,执掌麻绳两端的是亲情和责任。 起初双方都在点水般试探,并没有进行实质*汇,直到执掌麻绳两端的亲情和责任使了劲,但是由于双方用劲过猛,绳子就脱手而出,瞬间卷成好多圈圈, 这时候想要把这条绳子从新捋直就要付出更大的“巧劲”,甚至需要第三个人;第四个人帮助才能让这条绳子回到最初平衡的状态。


所以在养育孩子这一年,我突然明白了一个特别“深奥”的道理“孩子是我生的,但是他从来都不会属于我!”


我相信能明白这个道理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引导和鼓励, 所以不管未来孩子在学术界有没有成就?值得肯定的是“成年后的孩子心理 健康 ,人格健全”


# 育儿 事务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我有个无线路由器 G11手机无法上wifi 已经按照路由说明书上步骤安装调... g11无线网显示以连接信号强但是一上网显示网络错误 拜求解 HTC G11能连接上WLAN,信号显示“极强”但上不去网? ...可是家里的能连上就是打不开网页,我的路由是上海贝尔的那种。_百度... 我的手机HTC G11 连接上WLAN,信号很好,就是无法上网 ...连上家里的无线网,但是qq却上不去,网页也打不开,等于没练上一样... G11WIFI信号格满但是打不开网页等 就生产力发展而言,丛西汉至唐朝有何表现 汉代农业的发展程度是怎么样的? 你好 酷管家密码忘了 打不开怎么办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呢? 如何给孩子正确的潜意识教育 如何利用孩子潜意识主动学习和抗挫折培养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如何从潜意识找到力量? 家长怎么去影响孩子的意识跟潜意识 柳州有哪里水电厂 如何开发孩子的潜意识能力 柳州正和城公寓水电怎么收费? 如何利用潜意识让孩子学习和抗挫折培养 柳州市水电建筑工程处怎么样? 如何培养孩子的潜意识 2013柳州市装修房屋刮腻子,水电,铺瓷砖要多少钱? 柳州市乐意水电暖安装维护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柳州里雍安装水电多少钱一平方? 上消化道肿瘤的目录 感冒流浓鼻涕和清水鼻涕有什么区别 谁知道目前中国有没有治疗小肠肿瘤的药物 小肠肿瘤能活多久 流浓鼻涕是什么感冒 感冒 流浓稠鼻涕 是什么原因 怎样治疗 "岛"用空心连笔字怎么写? 李毛岛连笔签名怎么写 岛怎样才能写好田字格? 放在冰箱12个小时的蛋糕还可以吃吗 新买的蛋糕放12小时或者24小时还能再吃吗?家里开16°空调。 公司负责人表态发言稿 看到金立新出的那款GN320里面有个号称独一无二的软件,叫炫拍DIY,哪位大侠讲讲是什么意思呀? “Maps”是什么意思? map中文什么意思 maps的介绍 maps的音标 专升本是第一学历还是第二学历 都考哪些科目 请问一下专升本的考试考的是哪些科目?内容和高考一样吗?获得的本科学历有一本二本三本之分吗? 体内有湿气,怎样消除 怎么去除体内风湿 请帮我做一个车辆使用登记表 物业小区车辆进出卡发放登记表怎么做啊 我要买车`但不知道怎么计算买车合计费用`麻烦帮帮忙` 《聊斋志异之鸟语》原文及译文 蒲松龄<<鸟语>>求翻译文章题目为《鸟语》,出自《聊斋志异·卷九》,作者蒲松龄。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