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01:1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5:14
南宋能实现“苏常熟,天下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劳动力、农业生产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管理模式。当然了,这个跟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词是基本一致的,毕竟天下原理是一家嘛。
一、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好
南方地区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水热充足,土壤条件好,其中包括还未开发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比如沼泽、荒山、海滩等地,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地区。除此之外,江南地区的商业也很繁荣,便利的交通能轻易带动经济大发展,保证了粮食的稳定输出。
二、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设施给力
在南北宋朝代交接之际,由于北方连年战争纷乱不断,许多百姓携家带口奔赴江南,造*口大量南迁,其中大部分人都具有劳动能力,对于土地资源丰富且未开发地多的南方地区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好消息。劳动力的增加,不仅大大的缓解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困境,而且还对被损毁的土地进行了复垦,兴建了许多的水利设施陂塘沟堰等,极大地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三、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管理模式的完善
北方人口的南迁也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当时的人们将旱作和水田的耕作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名叫“靠田”的办法,就是在秧苗长大之后把水放干,使其接受阳光暴晒,这样能促使稻根深扎,后续再在稻苗需水季放水入田。而稻苗经过“靠田”后,就连旱灾也无所畏惧。因为这些方法,南方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快速增长,再加上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逐渐形成了“苏常熟,天下足”的局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5:14
南宋农业经济的发展:
首先,水利事业的发展。南宋时期,南方的经济有所发展,水利建设大大超过北方,除了修复废弃已久的一些水利工程以外,还修筑了比如说通济堰等新水利工程。
其次,耕田面积的扩展。南宋时期,圩田面积有所扩大,此外,沙田、梯田、涂田等野大量开垦,使总的耕田面积有所扩大。
再者,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南宋时期,小麦在西方得到普遍种植,棉的种植区也从两广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江浙地区成为当时的主要稻米产区,因而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最后,耕耘技术的进步。南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得到了普遍提高,江浙地区的农民掌握了深耕技术,对于土地进行精细化耕作。#南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5:15
首先就是,南宋的农业十分发达,并且随着南宋都城的转移,经济中心也有北方开始向南方转移,再加上苏州湖州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所以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5:15
宋朝时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南方的农业与商业发展迅速进步,农业生产大丰收。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5:16
大规模修筑的圩岸,围湖造田,使水稻田的面积大大增加,给南宋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产量方面的激增。更多的荒山被开垦成了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