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一直到西晋末年版图一直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01: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1:20
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到西晋建兴四年(316年),中原王朝的领土变迁问题,从表面上看确实变化不大,因为中学历史书上印的一般都是一个王朝的鼎盛时期的疆域图,而各个王朝核心区的范围其实大致就是汉地十八省的范围,因此除了大*、大割据时代,变化的确不大;而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边疆区域,事实上自汉至晋还是有较大变化的!
1、东北方向: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领土不断萎缩,汉四郡变成只剩一个乐浪郡(魏晋分了一个带方郡,实际上还是原乐浪郡的范围,甚至更小),公元313年西晋八王之乱期间为高句丽攻灭;辽东郡的实控范围也不断萎缩,十六国时期大部为高句丽攻灭。
2、南海方向:西汉至隋都保留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建制(后又分九德、新昌、武平诸郡),但东汉末象林县林邑蛮独立后不断侵凌郡县,日南郡范围不断缩小,南齐时废郡。
3、西南方向:西汉灭夜郎、滇国以后置益州诸郡,东汉臣服哀牢置永昌郡后控制范围达到顶峰,但限于汉民人口太少统治十分薄弱;蜀汉时雍闿叛乱,后来诸葛亮南征重新设置郡县,但多以羁縻为主,西晋分益州设宁州,东晋时爨氏独霸南中,虽仍以宁州刺史、永昌郡守、南宁都督等名义臣服,实际已变相独立,隋唐间放弃。
4、西北方向:西域都护府、西域长使府也并非一脉相承,而是不停的设了废,废了设!中间相隔短则十数年长则上百年,至五胡时代彻底荒废,中国人再次兵临西域则要到隋唐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些边疆区的领土范围虽然有所萎缩,但总体较为稳定,彻底失去的时间也都在西晋以后。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明扩散”导致的边疆蛮夷势力的崛起,
两汉时期,中国周边蛮夷相对落后,基本上无文明可言,大多处于原始社会部落制时代,强大如匈奴也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而已,中原文明对周边蛮夷文明等级高出不止一个级别,属于强势文明碾压,一个汉兵的战斗力可以对抗5个蛮夷兵而不落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