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1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7
“学无止境”的下一句是“然则问可少耶?”出自清代刘开的《问说》,完整的一句话是“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意思是: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被编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教材。
原文选自《孟涂文集》,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是清朝桐城派诗人。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7
【下一句为】然则问可少耶?
扩展资料:
学无止境,然则问可少耶?
整句话为: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译文】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这句话出自清代刘开的《问说》,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被编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教材。
《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学于师";《问说》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在语言风格上,两篇文章都很古朴。在句式运用上,两篇文章都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
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是《师说》和《问说》的共同语言特点。《问说》中有些句子,与《师说》的某些句子,连结构和意思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8
【下一句为】然则问可少耶?
整句话为: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译文】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这句话出自清代刘开的《问说》,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被编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教材。
【评析】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可比较二者的异同。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学于师";《问说》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在语言风格上,两篇文章都很古朴。在句式运用上,两篇文章都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是《师说》和《问说》的共同语言特点。《问说》中有些句子,与《师说》的某些句子,连结构和意思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