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什么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0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11:33
夏至
中国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五月单五”、“重午节”、“端阳节”、“五毒日”、“娃娃节”、“五月节”、“女儿节”、“夏节”、“浴兰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 等。每个名称有着各自的涵义,代表着各自的愿望。虽然名称不同,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端午节起源的线索很多就存在于风俗和名称的异同上。
据始载于《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初也。”指五月的第一个五日。“五”字是会意字,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因此“五”的本义是交午。“五”字古代通“午”字。《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段注:“阴阳交,午也。”这是“端午节”“五月单五”、“重午节”、“五月节”的来历。端午名字的来历也有学者认为是古代天文北斗星斗柄指向南方为端午,是有一定道理的。
端午节的起源,是源于远古节气夏至。根据古代历法对四季的划分,夏至是夏天过了一半。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季,夏至节气大致在农历五月中旬。古代夏至时期正是种黍和收麦之月,又称为“地祗节”和 “地腊”,当时古人祭奠自然神和祖宗来祈福。后来随着历法运算的日益精密,夏至与“端午”分离,不再确定是五月初五,但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习惯却留下了。
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观点来看,夏至时期是阳气最旺盛时期,又是阴气初生时期。有中国文化之源之称的《易经》用阴和阳的变化来解释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了古代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易经将六十四卦中的坤、复、临、泰、大壮、夬、干、姤、遁、否、观、剥等十二卦拿出来,用来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和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二气,这十二卦称为十二辟卦。代表夏至的姤卦,阴爻初显,逐渐侵蚀阳爻,白天从最长开始慢慢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延长,因此,有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说法。
古人为了取得至极之阳气,五月五日日中时刻是炼剑、炼镜、采药,《夏小正》:“此日蓄采为药,以蠲除毒气。”《养生论》:“五月五日宜合截虐鬼哭丹。”唐孙思邈《千金方》:“五日取葵子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太平御览》卷九二九引《文子》曰:“蟾蜍辟兵。”夏至时节各种虫类动物滋生繁衍,百毒齐出,古人就用被称为天中五瑞的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所以端午节有被称为“端阳节”“五月节”、“天中节”、“五毒日”等,现在流行的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小儿配香袋、女儿挂荷包,包括以前的门楣悬挂钟馗像、贴午时符等习俗,其来历也来源于此,这也是“娃娃节”、“女儿节”等名称的来历。又因节日中有用兰汤沐浴的习俗,所以又称“沐兰节”,“浴兰节”。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时期端午节又曾订为“夏节”。
端午节传说中,还有古代吴越民族图腾祭和纪念各种英雄人物的说法。龙舟竞渡风俗可以说是来自古代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现在的活动已经趋向纪念英雄人物和娱乐了。纪念各种英雄人物是在传统祭奠基础上赋予节日的人文精神。各地纪念的人物有伍子胥、介子推、勾践、马援、刘景(温州纪念刘景的端午节是唯一的是五月初四)、曹娥、钟馗、白娘子,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英雄人物等。其中最为普遍的说法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并把纪念屈原上升到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成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节日。吃粽子的风俗旧是源自祭奠投身汨罗江的屈原,并且由于屈原是杰出诗人,端午节又称“诗人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11:33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后面不用再解释了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11:34
芒种
6月6日,星期一
二十四节气之第九节气,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表示夏收(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