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政治哲学有哪些特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0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19
对感觉主义的批判
从变动不居的物质世界出发,智者们认为,唯有人的知觉能够即时即境地、直接地接
触客观事物,知觉始终是真实的。泰阿泰德提出了“知识是知觉”的著名命题。因为知
觉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普鲁塔哥拉又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更为着各的命题。
对于“知识是知觉”的命题,柏拉图指出,知觉在许多场合下都是不可靠的,“如关于
梦吃与病痛,其他尤其关于疯狂,并关于引起错闻错见与种种错觉者。”(同上第45页)
例如放在水中的木条看起来是弯曲的,就是一种错觉(参见《理想国》第10章,第60页)。
把这种错觉当作知识岂不荒谬?他还问道:如果只有知觉才是知识,那么,人们通过闭
目回忆即思考得到的是不是知识呢(《泰阿泰德·智术之师》第10页)?
对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柏拉图首先指出,“倘凡感觉恒真、人智莫相上下、
个个自作判断、所断无不真切,复何需乎普鲁氏魏魏皋比之上而为之师?人人既是一切事
物的权衡,何以见得吾辈知鲜于彼而须踵门求教?”(}可上第9页)其次,·他认为,不
伺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在正确性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一医生对于疾病、乐工对于乐
谱、酒翁对于酿酒、应丁对于烹调比别人有更多的发言权。因此,“必须承认有人智过他
人,智过他人者才是权衡”(同上第71页)。
柏拉图对感觉主义的批判是切中要害的,也正是这一批判本身使柏拉图深深地认识
到,智者所信赖的感官知识提供给我们的只是偶然的、个别的东西,那不是真知识,而仅
仅是一种虚幻的t’意见”,只有理念知识才揭示事物中一般的、必然的东西,因而是真知
识。柏拉图虽然主张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一般的东西即理念,但他并没有完全否认感觉及
其对个别事物的反映。正如英国哲学家康福特所指出的:“在通向理念世界之前,知识的
真实的对象被发现了。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注意到感觉所显示的瞬息万变的、模
糊的现象世界。”(《PLATO,5TheoryofKnowled朗》绪言第12页)这样,个别与一般、
感觉与理念就成了推动柏拉图哲学发展、演变的另一条基本的矛盾线索。
对不可知主义的批判
列宁曾经指出:“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就必然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
沦、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陷入主观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36页)智者哲学
正是循着这一路线走向不可知主义的。普鲁塔哥拉说:“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暂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38页)高尔吉亚则走得更远,他
不仅否定了人类理性的作用’,而且也否定了整个客观世界的存在。
柏拉图猛烈地抨击了这种不可知主义的倾向,指出:“一切既在流动中,说见无以异
于说不见,说有某种知觉无以异于说无某种知觉。”(((泰阿泰德·智术之师》第75页)在
柏拉图看来,如果把智者的理论贯彻到底的话,人们不可能得到任何确定不移的知识。但他
又主张把世界分为可知世界(理念世界)和可见世界(现实世界之。这二划分本身就足以使
柏拉图陷入困境:他只承认理念世界是可知的,至于现实世界则是瞬息万变、不可认识的,
人们对它至多只能达到一种模糊的“意见”。这样,他就不得不诉诸信仰,求助于神来安
排现实世界。在《蒂迈欧篇》中,他写道:“只要稍有一点头脑的人,在每一件事情开始
的时候,不管这件事情是大是小,总是要求助于神的。”“神对于无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
是关心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07、215页)。于是,神与理性、迷信与科学就成了
推动柏拉图哲学发展、演变的第三条基本的矛盾线索。
通过上面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柏拉图的唯心气义的理念论主要是在批判智者哲学
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但因为这一批判是有保留的,所以在其哲学内部又隐藏着矛盾,从
而决定了他的哲学必然具有两重性。下面,我们将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 柏拉图哲学的两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间题上:
一’理念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怎样,这是柏拉图毕生为之
探索的最重要的问题。对此,柏拉图作过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论述。
在《理想国》中,.他把不变的理念看作唯一真实的原本,把变化的事物看作理念的摹本
和消极的产物。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比喻:一个是床的比喻。他认为
理念的床是唯一的、真正的床,工匠制造的床只是理念的床的摹本,而艺术家画出来的床
则是摹本的摹本。另一个是洞穴之喻。他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比作在阴暗洞穴里的
居留。洞穴中的人们戴着镣铐,背向出口,只能勉强看封被灭光投射在洞壁上的东西的模
糊的影子。在柏拉图看来,感性实物只不过是变幻不定的影子,人们只有摆脱这些影子,走
出洞穴,“以思想力求真理,不赖官能之辅助,日求进益,则终有一日得见永久不变之真
理。”(《理想国》第七章,第33页)这两个比喻告诉我们,“永久不变”的理念是第二
性的,生灭变化的事物则是第二性的。不用说,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有趣的是,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对理念的来源向题作了完全不同的论述。
他也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比喻:一个是蜡块之喻。柏拉图写道:“假定人人心里有一块性质
优劣不等的腊版,这是司记忆之神-诸穆萨之母-所赐予的。感觉知觉,欲记之于心,则在此版上留迹,如打印一般。”(《泰阿泰德·智术之师》第19页)把心灵比作腊
块,把感觉比作腊块上的印痕,这无疑是唯物主义的。另一个是鸟笼之喻。柏拉图写道:
“前以腊版,兹以鸟笼,比方心地。幼时此笼尚空,随后纳鸟其中。以鸟可喻各种各类的
知识:或成群,或独栖而随处飞跃。”(同上第21页)这个比喻也充分肯定知识不是先验
的,而是后天才有的。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还在一般的哲学意义上发摔过这方面的思
想。在谈到知觉的来源时,他直截了当地说:“我成知觉者,必是对某物的知觉者,因知
觉不能对无物而起”。他还把物稍伪“施者”,把人称为“受者”,指出:“物与我,施
者与受者,无论存在或变为,必是彼此相对相关”(同上第48、49页)。他强调说,人们
从现实世界获得知觉后,还必须通过心灵对知觉的“统摄”作用,才能把握“一切物之共
性”即理念(同上第79页)。即使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也发挥过同样的、但常常被人
忽视的思想。他把人的认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目力”认识即感性认识,它又可分为
“实在之物”和“物之肖像”两个小部分;另一部分是“智力”认识即理性认识,它也可
分为“假定”与“真理”两个小部分。柏拉图认为,人们的整个认识过程是从“实在之
物”,“物之肖像”~“假定”’(即数学)~“真理”,即“由见解而进真理”的过程
(《理想国》第六章第115一ns页,第了章第13页)。事实上,柏拉图在一系列对话中讨
论美、正义、知识、美德等向题时,都采取了这一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唯物主
义的认识路线。从这一路线出发,又必然得出现实世界第一性,理念世界第二性的结论。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柏拉图的艺术摹仿思想时敏锐地指出:柏拉图对艺术摹仿的看法之所
以自相矛盾,就是“由于在认识论方面柏拉图有这两种互相矛盾的看法,一种以为理性世
界是感性世界的根据,超感性世界独立,另一种以为要认识理性世界,却必须根据感性世
界而进行概括化”(《西方美学史》上卷,第46页)。可见,柏拉图理念论所包含的深刻
的内在矛盾,是不容忽视的。
二、灵魂
灵魂的本质是什么?它和肉体的关系究竞如何?柏拉图的论述同样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柏拉图赋于灵魂以人格化的神的意义。在《斐德罗篇》中,他把灵魂分为神
的灵魂和人的灵魂,认为无论何者都是不朽的、自动的,“这种自动性就是灵魂的本质和定
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112页)如果灵魂是完善的、羽毛丰满的,它就飞行上
界,主宰全宇宙。如果它失去了羽翼,就向下落,直到附上一个尘世的肉体,成为动物或
人。成为人的,可分为爱智慧者、守法的君主、*家等。每个灵魂不经过一万年的轮
迥,就不能恢复它的羽翼。仅有爱智慧者是例外,如果他们的灵魂连续三次都维持这样的生
活不变,到了千年运行一度的第三度,就可以恢复羽翼,高飞而去(同上第n3、116页)。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甚至化了近十页的篇幅来描绘灵魂受审和轮迥的情况。这些论述
显露出强烈的宗教神话色彩,是柏拉图灵魂论中的糟粕。
另一方面,他又赋于灵魂以理性的卖质。在《斐德罗篇》中,他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观点
飞.
(参见《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6页),把灵魂分成御车人(象征理性)、良马(象征意志)、劣马
·
(象征*)三部分。柏拉图认为,灵魂的意志及*部分和肉体是不可分离的。这就告
诉我们,灵魂不朽,实质上就是理性不朽。’正如黑格尔指出的:‘“柏拉图所讲的灵魂不死
和我们宗教观念里的灵魂不死,意义不同。柏拉图所谓灵魂不死是和思维的本性、思维
的内在自由密切联系着的”(《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187页)。梯利也认为,柏拉图
的理想.是要培养理性、即灵魂不死的一面。”(《西方哲学史》上卷,第84页)柏拉图
还进一步把灵魂的本质认作共相(参见《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193页)。他所谓的灵
魂(理性、‘共相)不死,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一也就是说,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在它赖以存在的个别事物灭亡之后,它还能继续保持下去。罗素曾举了“猫”的例子来说
明柏拉图的这一思想:“这种猫性既不随个体的猫出生而出生,‘而当个体的猫死去的时
候,’它也并不随之而死去。事实上,它在空间和时间中是没有定位的,’它是‘永恒的’”
(((西方哲学史》上卷,‘第163页)。当然,必须看到,柏拉图也常常把概念的这种相对独
立性绝对化,从而暴露出他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局限性。柏拉图灵魂论的另一个合理因素是
强调人们在进行理性思维时,必须尽可能地摆脱肉体的干扰。这一思想也常常遭到人们的-
误解。其实,这一思想是在批判智者哲学时阐发出来的。按照智者的理论,“知识就是感
觉,感觉的差异则出于身体的差异,‘一切出现于我们感觉中的事物必然是真实的。”(({形
而上学》第72页)柏拉图坚决反对这种用身体的差异去解释人的认识的差异的做法。正是
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他认为肉体是灵魂的障碍,灵魂即理性要认识真理,就必须摆脱肉
袜的干扰。正如梯利指出的,在柏拉图看来,“灵魂要把握纯粹的真理,泌须不受肉体的
干扰。”(《西方哲学史》上卷,第82页)列宁也明确地肯定了柏拉图的这一合理思想:
,
“‘因为感性的直观不能为我们纯粹地照原样地揭明某个东西’‘(Pha曰o)-所以,肉体是灵魂的一种障碍。”(《哲学笔记》第309页)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柏拉图的灵魂论充满着理性和神学的尖锐冲突。他关于灵魂的
合理思想,不仅是通过极端粗糙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且披着厚厚的宗教神话的外衣。从
人类认识发展史看,这是毫不足怪的。正如列宁在评价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观时所指出的:
“注意: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而今天呢!同样,还是有
那种联系,只是科学和神话间的比例却不同了。”(同上第275页)因此,我们一定要看
到柏拉图灵魂论的两重性,以便从神秘主义的外衣下剥离出合理的东西。
三、回忆
人们通常认为,柏拉图的回忆说是“典型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参见‘《欧洲哲学史简
编》第17页)。’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回忆说并非铁板一块,也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回忆确实具有先验主义的味道“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就具
有理念知识,因此,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回忆这种先验的知识的过程。在《美诺篇》中,记载
了苏格拉底和一个小奴隶的对话。’这个小奴隶虽然从未学过数学,但通过启发,他能够解
答问题。柏拉图由此得出结论说,数学知识是先验地存在于他的灵魂中的。回忆说中的这
种先验主义的倾向,其认识论根源在于夸大了数学的抽象性和独立性。回忆说的另一个荒
谬之处在于:他把回忆看作“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本领”(《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
118页),从而给回忆涂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主义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看,回忆也有反省、类比、联想、思考的涵义。·在《斐德罗篇》中,柏
拉图把回忆看作是一种“反省作用”,即“从杂多的感觉出发,借思维反省,把它们统摄成
为整一的道理。”(同上第117页)在《斐多篇》中,他通过苏格拉底和西米阿的对话,也
解释了回忆的涵义。苏格拉底对西米阿举例说,如果你发现你的爱人是常常用七弦琴的,
那么,当你在其它场合下单独地看到七弦琴的时候,就会联想起你的爱人。这种联想就是
回忆。柏拉图还认为,回忆是“通过我们的感觉”的刺激获得的(参见《古腊罗马哲学》
第188页)。在这里,回忆并没有什么先验主义的味道。黑格尔对此看得非常清楚:“在
某一意义下,回忆是一个笨拙的名词。这里面包含有把在别的时间内己经获得的观念重新
提出的意思。不过回忆也还有另一种意义,一种从字根衍出的意义,即内在化、深入自身
的意义。这是这个词的深刻的有思想性的意义。在这种意义下我们可以说,对共相的认识
不是别的,只是一种回忆、一种深入自身,那在外在方式下最初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一定
是杂多的,我们把这些杂多的材料加以内在化,因而形成普遍的概念,这样我们就深入自
身,把潜伏在我们内部的东西提到意识前面。”(《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183一184页)
回忆说的这一合理内容,是柏拉图在批判智者的反理性倾向中阐述出来的。因为在智者看
来,感觉就是一切,对一个事物如果已经知觉,就没有必要研究,如果不知觉就无法研
究。这就完全抹煞了理性的能动作用。为了反对这一观点,柏拉图才提出了上述的思想。
然而,正如黑格尔指出的那样,回忆毕竟是“一个笨拙的名词”,“回忆属于表象,
不是思想”(同上,第184页),用这种概念来表达逻辑思维是不妥当的,也容易造成误
解。但列宁说过:“‘无限的进步,,即‘思维形式,的‘摆脱,素材(vondenstoffe)、
表象、一愿望等等,即一般性的东西的提炼(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是认识……的开端。”
(《哲学笔记》第86页)因此,我们得承认,“回忆”概念的提出终究是一种进步。
柏拉图在理念、灵魂、回忆问题上的两重性是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方面,他把理
念看作现实世界的摹本、永恒不变的实体,并且由此推论说:“如果这些实体存在,则我
们的灵魂也存在于我们出生之前”(《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89页)。而从灵魂存在于出
生之前这点出发,又必然进一步推出认识就是回忆的先验主义结论。与此相反的另一方面
是,柏拉图又把理念看作感性世界的抽象物即共相。从这一点出发,他必然把灵魂认作理
性,并进一步把人们的认识过程理解为理性的回忆,即反省、类比、联想和思考。
上述两个方面表明,柏拉图哲学就主要倾向来看,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同时,
又包含着不少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融合起来、与柏
拉图的主要思想倾向形成尖锐的矛盾,而不变的理念世界和可变的现实世界之间,亦即一
般与个别的矛盾,则是其突出表现。柏拉图的整个哲学都在这一深刻的内在矛盾中徘徊、演
变和发展,直到他把赫拉克利特的“变”的思想纳入理念(即一般)之中,才使矛盾得到
了某种程度上的协调和解决。当然,这并没有改变柏拉图在解决这一根本矛盾上的基本的
唯心主义的倾向。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对自己前期的、以不变为主要特征的理念
论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清算和批判,这一批判的重要成果,就是辉煌的、但又几乎被时间和
偏见的尘埃所埋没的概念辩证法。 一、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紧密结合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诸如美、知识、美德等许多问题的讨论,都是循着从个别到一般
的途径进行的,体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紧密结合。试以早期的《大希匹阿斯篇》为例。
这篇对话的主题是讨论美。希匹阿斯的第一个答案是:“美就是一位年青漂亮的小姐”。
苏格拉底驳斥说,一匹母马、一个汤罐不也是很美的吗?于是,希匹阿斯又提出了第二个
答案:“黄金是使事物成其为美的”。苏格拉底又驳斥说,为什么人们不用黄金而用象牙
去雕刻女神的面目、用石头去雕刻女神的身子呢?希匹阿斯所提出的第三个答案“恰当
就是美的”也同样遭到了驳斥。他穷于应付,正想溜走时,苏格拉底留住了他。讨论改
变了方式,由苏格拉底相继提出美的三个可能的定义:美就是有用的、美就是有益的,美
就是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把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尽管这场讨论最后没有作出结论,
但从整个过程看,是从个别美的事物逐步进入美的概念的。在《会饮篇》中谈到美感教育
时,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因此,朱光潜先生完全有理由作出如下的评价:“从这个进程
看,人们的认识毕竟以客观现实世界中个别感性事物为基础,从许多个别感性事物中找出
共同的概念,从局部事物的概念上升到全体事物的总的概念。……在这里柏拉图思想中具
有辩证的因素。”(((西方美学史》上卷,第45页)当然,在柏拉图那里,这种由个别到一
般的辩证的认识方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一方面,他不懂得人的认识由个别达到一般后,
还要再回到个别去。他停留在一般上、抽象的理念上不再前进,另一方面,正如黑格尔指
出的:“为了消解特殊的东西以形成共相,这种辩证法还不是真正的辩证法,还不是辩证法
的真形式。”(《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202页)因为这种辩证法从个别中提取出来的
还只是一个个各自孤立的概念。如前所述,直到柏拉图把“变”的思想引进理念,才在
《巴门尼德篇》、《智者篇》、《菲里布篇》等晚期对话中建立了概念之间的辩证联系。
二、概念辩证法是柏拉圈辩证法的最盆要之点
黑格尔认为,“思辨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是“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之点”
(同上,第203页)。从古希腊辩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来看,他的这一看法是极有道理的。
我们知道,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辩证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辩证法,
是“客观辩证法”(同上,第204页)。智者(这里专指普鲁塔哥拉、高尔吉亚等人)把赫拉克
利特的“变”的思想引入现象世界(即表象世界),从而创立了现象辩证法。智者,从某种意义
上说,也就是现象世界的赫拉克利特。他们关于风寒与不寒、酒甜与苦、般子多与少的论
述,就是这种辩证法的具体表现。现象辩证法比起赫拉克利特的客观辩证法来,尽管有
了某种程度的抽象,但仍然停留在感性直观的范围内,正如黑格尔指出的:“智者只观看
现象(在意见中坚执着现象),-这种对现象的意见也是思想,不过不是纯粹思想,不是自在自为的思想。”(同上,第205页)柏拉图没有停留在现象世界的范围内,而是把赫
拉克利特的“变”的思想进一步抽象化,引入理念世界。在他后期的思想中,他的辩证法
已“不是把观念弄混乱的那种智者派的辩证法,而是在纯概念中运动的辩证法,-是逻辑理念的运动。”(同上,第199页)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称柏拉图是概念
世界中的赫拉克利特。
柏拉图创立概念辩证法经历了一个过程。特别在《巴门尼德篇》中,他抛弃了以前在
大部分对话中采用的从具体事物出发去寻求一般概念的做法,而是直接地“阐述了纯粹思
想的辩证法”。黑格尔指出,“柏拉图真正的思辨的伟大性之所在,他在哲学史上、亦即一
般地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贡献,是他对于理念的明确规定”(同上,第206、203页)。陈
康先生曾把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规定并论述过的范畴整理成一张“范畴表”,共列
出了十三类、、四十三个范畴(参见《柏拉图巴曼尼德斯篇》第125页)。这是一件有意义
的工作。当然,“范畴表”也有疏漏之处,如有限和无限这对范畴就没有列入。另外,在
《智者篇》中,柏拉图还集中地论述了存在与非存在这对范畴。仔细读一读这些著作,我
们还会发现,柏拉图力图把这些范畴联系和统一起来。这显然是开创性的、艰难的思维劳
作。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形而上学》等著作中进一步推进了这一工作。最后,如
我们所知道的,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才达到了近乎完善的程度。,
应当看到,限于历史条件,柏拉图的概念辩证法远不是成熟的。一方面,它还常常和
一些表象的东西、神话混杂在一起,这说明“在柏拉图那里,对于辩证法的这种性质的完
全的意识,我们诚然还找不到。”另一方面,柏拉图还不可能用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客观地揭示出诸多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如黑格尔指出的:“理念的这种自我产生的能
动性在柏拉图那里还没有被发展出来,他常常陷于外在的目的性。”(《哲学史讲演录》
第2卷,第200、204页)
三、概念辩证法的实质是对立统一
列宁说过:“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哲学笔记》第112页)概念辩证法的实质就是在对立统一中把握概念,
而柏拉图是达到这一点的。黑格尔甚至认为:“两个互相否定的对立面的结合”是“柏拉
图所特有的辩证法”(《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203页)。柏拉图运用对立统一观点着
重阐述了以下三对范畴的辩证关系:
查看全文
2016-05-17 1
孔子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软件
柏拉图式恋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19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根据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思想特征,将柏拉图的作品分类如下:
苏格拉底时期:《申辩篇》、《克力同篇》
过渡期:《曼诺篇》、《高尔吉亚篇》、《克拉底鲁》
成熟期:《会饮篇》、《理想国》
晚期:《巴门尼德篇》、《智者篇》、《法律篇》
1 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因此被称为“理念论”。
1.1 理念论的渊源
“理念“这个概念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其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1.2 理念论的核心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本义指“看见的东西”,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和分离性。
1.普遍性。理念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和必然的存在。
2.分离性。指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不同的事物组成了可感世界,理念的总体则是可知世界。由此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解释理念如何派生事物。
a.分有说: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b.摹仿说:造物主是根据理念为原型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1.3 理念的本体论意义
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1.4 理念论的意义
柏拉图通过对理念论的阐发,明确区分了事物与理念的区别,认识到普遍性的共相对于知识的重要性。而理念论的局限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
2 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是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对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进行了某种综合,认为可感世界中的现象既存在又不存在,可知世界中的理念永恒不变。
柏拉图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反复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2.1 日喻
柏拉图把可知世界中的“善”理念比作可感世界中的太阳。如同太阳使万物有可见性,使眼睛有视力,善理念使理念有可知性,使心灵有认识能力。
2.2 线喻
柏拉图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先将其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为可感世界,另一部分为可知世界。再按同一比例划分各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清晰的,一个部分是模糊的。
柏拉图对四线段代表的意义做了进一步解释,从低到高分别是影像、自然物、数理理念、伦理理念,分别对应人的灵魂中的猜想、相信、推论、理智。
2.3 洞喻
设想在一个洞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世代被困在那里,手脚*,不能转头,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的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这些影像是惟一真实的事物。但如果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回头看到了火光,适应眩目之后便会明白雕像以及太阳下的真实事物比影像更真实。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像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将囚徒居住的洞穴比做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囚徒挣脱枷锁回头看见火光就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柏拉图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终于完成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他的目的是让人们去关注绝对永恒的理念,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20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lato's Idealist Political Thought Departent of Politics and Civil Administration,Peking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作者简介:陈恢钦(1941— ),男,四川巫山人,北京大学*学与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学与行政管理系,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柏拉图的理想主义*思想是以伦理学和理性为基础的,尤其是以他的理念论为基础,其意义深远。但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柏拉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做了一些修正,因此形成了早期与晚期的*思想的不同。
The foundation of Plato's idealist political theory isethics and reason.Plato designed his ideal state according tohis theory of Ideas. Although in Politicas and Laws herevised the idealist theory discussed in The Republic,Plato'sidealism was retained in his later works.
关 键 词:理想主义#理念论#现实#idealist#reason#fact
理想,作为人类的主要天性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理想又分为不同的层次,原始人有其原始的理想,现代人有其现代的理想。人类想变成小鸟在天上飞翔,人类当初希望有一个栖所,这类理想一一都变成了现实。随着人类生活的多样化,不但使其生活的空间拓宽了,而且也使人类的各种理想提高了。人类对*生活的理想就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层次的理想之一。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行为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思想史中,配称为理想主义者的*思想家为数不少,其中,柏拉图是最典型、最鲜明的理想主义者。他是理想主义*思想的开创人,他所涉及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深远。因此,我们分析柏拉图理想主义乃是分析他之后的思想家的一面镜子。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柏拉图理想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透视出一般理想主义的特征。
一、理想主义的先验主义方*
理想是人类的天性自不待言,人类以此区别于其他存在物也是明显的。问题在于我们对理想应给予怎样说明。柏拉图就是我们分析这一问题的最生动的例子。在柏拉图的三十多个对话中,有关*思想方面的对话主要有三个,即《理想国》、《*家篇》、《法律篇》。从重要性看,这三个对话是柏拉图*思想的三部曲,是力图对理想与现实给予明确定位,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反复思考的最难得的著作。
《理想国》对理想主义的*思想做了系统的论述。这部著作看起来是对希腊城邦的衰落的感伤之作,然而它又是作者试图重建新式城邦的畅想曲。这种情绪渗透于整个对话之中,而这种理性也深藏于其中。作者的伤感之情体现在他对僭主*和民主*的批评之中,而他对建立新的美好城邦的向往则体现在他对斯巴达*的某种好感和对哲学王的精心设计中。
在柏拉图看来,理想城邦的建立的先决条件是整个城邦的道德基础和价值目标,而城邦的最高价值则在于它的和谐一致和城邦的整体性高于一切。因此,要评价柏拉图的理想主义*思想必须从他的方*入手。
柏拉图在方*上的基本特征是,他首先把*问题、*组织和实体、*生活方面的问题纳入形而上学的思考。也就是说,他的基本方法是不从现实*生活已有的资料出发,而是将*问题如国家的本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国家的职能,社会分工等等用超验的方法加以处理,用应然的方式加以解决。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城邦正义问题时完全采用了这种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21
柏拉图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理想国》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著作。
本书作者马尔科姆·斯科菲尔德认为,柏拉图不仅是某个过去时空中的作者,他关于*学基本问题(如*异化、教育、民主制、知识、乌托邦、共同体、金钱的力量以及宗教的意识形态运用)的思考,仍然在当前世界引发争论,给予启发。
在书中,作者重点讨论了《理想国》一书所体现的柏拉图的*哲学,同时也兼顾了《法义》和《治邦者》。
作者认为,如果*理论是“一次历经千百年的对话”,那么,除了柏拉图的声音,我们还需要聆听其他声音。
因此,在解读和探讨柏拉图*哲学的同时,作者也参考亚里士多德、普罗克洛斯、卢梭、托克维尔、密尔、波普尔和罗尔斯等思想巨匠的相关论述。
作者是当代西方研究柏拉图最富盛名的专家之一,本书是其精心之 [1] 作,是目前西方研讨柏拉图*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21
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在他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正确性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