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5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01
大学生就业是当下一个比较热门的问题
那么如何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个问题呢?这就要从几个方面来谈了。
从大学生本身来说,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凡事做到“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其次,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求职者,尽可能地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部门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最重要的是,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好专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才会在面临金融危机等困境时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方面而言,要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订专门
*,组织专门机构,像安排复转军人那样,有计划的确保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毕业就能就业,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扩大就业机会。在当前经济不振、企业大量下岗减员、*机构精简的情况下,只有*统筹安排,采取有力措施,才能见成效。
只有通过多方面努力,大学生就业问题才能被切实地解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02
上大学了,我们就应该以以后的生活为重,因为我们来大学的目的就是好好学习,然后以后找一个好的工作,好的工作的前提就是应该我们有一个好的成绩。大家都说大学生就业难,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那也是因为个人的原因,不是真正的因为大学生的原因。因为工作永远都是有的,有好的,工作更多,但是如果只要你优秀,你只要你努力,那么你的工作也会很优秀,你的单位也会很好,让你很满意。
大学生就业难,那么努力去提升自己。在我们大学的这四年中,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加强,让我们的个人自身能力不断的去提升。出了社会我们我们有时候就看的是个人的能力,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能力都没有和他去做一些我们工作上的事情呢?如果说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那我们就一定是个人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抓好机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然后可以多去交一些朋友,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后的生活中都会帮助到自己。
大学生就业难,那么就去好好学习。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更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在生活中有了前途,有了光明,我们为什么要去读书?家长为什么要一个劲儿的让我们去好好念书,上好大学呢?他还不是为了让我们在以后的路程中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出路。所以说当我们感觉到加大学生就业难的时候,我妈那么我们就应该去考研,去达到更深的层次,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如果你有了一个好的文凭,那么你走到哪里都不是没有工作的,一个好的文凭就可以让你足足走的更远,更优秀。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永远要看到自身的问题,从自身去改变自己,从自身去提升自己,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02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与隐性的行政*)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03
建议可以去考事业单位,或者是考公务员,另外的话,现在有很多应届毕业生都选择了微创业,例如做微商,做自媒体,做代购等等。现在对于大学生创业劳动部门也是有一定的就业补贴的。*的话当然也可以,
尽快的提供一些啊,职位岗位介绍,如果说*要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话那么可以给赵平,一家大学生的企业一些优惠*,当然,这也是有害处的,因为这个,如果提供大学生的特殊的平台的话可能也会妨碍一些摄影工作人员应聘的就是作业,就业问题,所以说这个也是把双刃剑,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关键要靠他们自己,他们自己要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技能,这样的话就不怕没有作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03
这要分情况,如果专业不热门,不好找工作那属于客观原因,可以考虑找个非专业工作,先从小公司做起,起码自己先养活自己。如果是因为大学不认真学习,专业学得不好那就活该了,毕竟用人单位不傻,那也只能先从小工作做起,送送快递什么的,慢慢再找适合自己的,关键是千万别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