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学校响应时代的感召,教室安装象征的先进科技的多媒体,教师也被要求更高的技能,除了口授、课堂讨论,还要适当安排为学生播放影片,丰富教学内容。一个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是在影片的选择上,何为适合学生观看的影片?教师上课该如何选择呢?不妨从以下几点因素来考虑。
1.与课堂内容的关系
许多老师选择观看影片的形式,作为一个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气氛。在课堂一开始就播放影片,可以起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转到课堂。影片可以选择名家的讲解、纪录片等,例如学到《骆驼祥子》一课,课本是节选,就可以截取一段与课本相适应的影片,给学生播放,并在影片播放之前抛出问题,在影片结束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接下来自然导入口授课课本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更加透彻。
2.道理的获取
教师在选择影片时,并不是说影片只有与课堂内容相关才可以播放,一些优质的影片,可以作为教育目的,让学生从中获取道理,同时也可以密切师生联系,让学生留下好印象,从而爱上你的课堂。若你所教授的是小学启蒙阶段,可以在课堂伊始,选择国学经典小故事的影片,如:孔融让梨、截竿进城、井底之蛙等,这些影片可以帮助你把枯燥的说理变为生动的情景再现,相比干巴巴的文字他们更欢喜动画的形式;若你所教授的是中学,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你的选择面更广,可以是学习方法介绍的影片,也可以是普法栏目,对青少年的忠告。
3.广泛浏览评价
学生正处于道德观、价值观培养阶段,特别是中少年。在选定影片之后,在网上搜索网友的评价,以及豆瓣、爱奇艺等各个视频网站的评分,考虑这部影片是否值得播放,影片传达的某些观念是否与积极的道德观相符,预想学生的观后感受,以此来确定影片的观赏价值。
4.影片本身
在影片拿到班里播放之前,最好是先浏览一下,虽然我们不能老封建,不能允许接吻、拥抱等镜头的出现,但也不能太过暴露,有大量不适宜学生观看的情节,当影片的观赏价值远远小于不积极的因素趁早舍弃,另择优质的影片。
5.学生的意见
学生都有需求,可以列举几部优质的影片,让学生来投票选择,这样的投票结果,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不致陷入教师片面的感受中,由于是学生投票选择的,他们更能全身心对待,让影片发挥价值,起到愉悦身心,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教师传道授业,关系到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多媒体授课的出现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观看影片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优质的影片选取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课堂,拉近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慎重考虑何种影片适宜播放,为祖国塑造出更优质的人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01
上课时选择影片给学生看一定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要意识到你的观影对象是学生,要注意选择要深刻教育意义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片。他不同于影院观影,只要观众看的开心,那就算成功。在课堂上切不可只图学生高兴而不注重影片本身的质量。
其次,在影片放映之前一定要自己看过一遍。清楚里面的内容是否有暴力、*、恐怖等消极片段,不能向学生传递不良因素。有时即使是在喜剧片的选择上也要注意,比如说周星驰的喜剧就不太适合在课堂上播放。虽然搞笑,但是其中有不少关于“性”的表现或暗示。而卓别林的喜剧就没有这个局限。
最后,要注重影片的主旨及审美。如果随便选择一部电影,不注重其中精神内涵,学生在看过之后没有任何感触和印象。那么,这无疑是一次失败的选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01
这个不同学科有不同的需要。
我高中的时候,高一高二班主任老师是英语老师,有时候她看我们晚自习,作业都写的差不多了,就会给我们放电影,都是一些美国大片。
最开始看的是一部泰坦尼克号,后来就是施瓦辛格演的一系列电影。再后来,大家都逐渐熟悉,就看了一系列的外国恐怖片《潜伏》,我胆子一直很小,大家看的时候,我就趴在桌子上听音乐。
我们的语文老师就不一样了,因为是学科比较文艺,给我们放的电影也都是偏文艺一些的,意大利的《美丽人生》,这部电影真的感动了我们班级好多人,果不其然,看完之后就要求写观后感。
上了高三,学校规定不让看电影了,语文老师就会利用周末补课的时间给我们放一些开讲啦,见字如面,朗读者这样的文学类节目,积累作文素材。
上了大学以后,我们的课程也比较紧,音乐老师就会给我们看一些和音乐有关的电影,比如《歌舞青春》还有大鹏最近的《缝纫机乐队》。
心理学老师在讲到一些地方的时候会给我们插一段演讲或者调查类的影片,这样都很有意思。
所以,上课给学生安排电影不可以一概而论,得根据不同的学科具体要求来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02
我觉得,选择合适的影片才是比较重要的,与课程有一定的相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