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4 08: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0 11:57
文 | -17
编辑 | 嘈坊
也许你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在看一部新剧,却觉得剧中人物似曾相识:“这个妹妹(哥哥)我曾见过!”
这并不是前世的记忆闪现,而是因为有些演员总演同一类型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之间发生重叠,让人丧失了新鲜感。
这些“千人一面”的演员,有些是走不出舒适区,有些则是演什么角色都像演自己……
“霸道总裁爱上我”是偶像剧里百试不爽的设定,即便有一点庸俗老套,但是不可否认它的确受欢迎。
放眼整个内娱,演过霸道总裁的男演员不在少数,但张翰一定对这类角色,最情有独钟的那一个。
从第一个进入观众视野的角色“慕容云海”开始,张翰就和“多金公子哥”的设定结下了不解之缘。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张翰的外形确实很适合演霸道总裁,他身材高挑挺拔、五官立体冷峻,他在镜头前随便一站,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贵气。
但是鲍鱼海参再美味,顿顿都吃也会腻。张翰出道十多年来,演过不下十次的霸道总裁、冷面精英,久而久之,就会让人审美疲劳。
不仅角色类型相似,就连张翰在剧中的造型,都有了标准“版型”。
西装笔挺、一丝不苟的大背头、细边或无框眼镜,这几种元素构成了张翰的造型标签。
无论他正在这部戏里“壁咚”女主,还是在那部剧里承包鱼塘,仿佛在几部剧里自由穿越,也能毫无违和感。
其实张翰也尝试过转型,《战狼2》里有点调皮轻浮的“卓*”,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张翰的另一面,挖掘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事实证明,他并非演不了其他类型,观众也乐于看到他的改变,只是他自己更习惯待在舒适区。
近年来,张翰开始接触幕后工作,自己担任制片人,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
可是在他自己投资的《夏梦狂诗曲》等剧里,张翰依然割舍不掉“霸道总裁情结”,以及他的西装三件套。
张翰的演艺事业,多年来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或许只要他勇敢地往前迈一步,就能更上一层楼。
聊完了偶像剧里霸道总裁,就不得不提起总裁的经典CP“傻白甜”。
单论外形条件,身高一米七二、拥有一双大长腿的唐嫣,其实更偏向于“御姐型”。比如她在《仙剑三》里饰演的“紫萱”,就是这一类的角色。
为什么会走上“傻白甜”之路呢?就是从那部每年寒暑假必播的《夏家三千金》开始。
在《夏家三千金》里,唐嫣饰演的“夏天美”甜美可爱,奠定了她成为“傻白甜女王”的基础。
无论是观众、制片方甚至唐嫣本人,大家都明白这未必是她最适合的路线,可唐嫣偏偏在偶像剧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演一部火一部,屡试不爽。
久而久之,唐嫣的风格就在观众心中定型,“傻白甜”成为一张安全牌,与其冒险尝试新的风格,不如复制原先成功的道路。
但是安全牌总有失效的时候,尤其是偶像剧这碗“青春饭”。
2020年,唐嫣产后复出播出的首部作品《燕云台》,就令许多观众大失所望。尽管唐嫣的颜值依旧稳定,甜也甜得恰到好处,但观众早已审美疲劳。
随着岁月流逝、年龄渐长,转型是每个演员必经的道路,唐嫣同期的“85花”们都为转型伤透了脑筋,卡在这道关口上左右为难。
不转型的做法看似安逸,但长期的原地踏步,可能会让她在 娱乐 圈逐渐失去竞争力。
希望唐嫣能早日找到突破口,顺利跨过转型这道坎。
有些演员执着于演“某个类型”的角色,而张子健则是像陷入循环一样,反反复复地饰演“同一个角色”。
单单是“燕双鹰”这个角色,他就足足演了6遍,再加上4度饰演“元芳”,张子健在这两个角色身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系列剧能拍许多部续集,其实也能从侧面印证它的成功。张子健之所以演了6遍燕双鹰、4遍元芳,正是因为他们受欢迎。
燕双鹰系列的口碑两极分化严重,有人说它是夸张狗血的“抗日神剧”,有人说它情节跌宕、扣人心弦,是名副其实的神剧。
而“元芳,你怎么看?”更是让他体验到了网红的感觉,只不过梗红人不红,大多数人只熟悉“元芳体”这个流行梗,对他的扮演者却一无所知。
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神剧”和“元芳”,殊不知年轻时的张子健,也曾是亿万少女的梦。
1996年张子健主演的《甘十九妹》,堪称内地剧古偶鼻祖,令无数少男少女心驰向往。
然而有一个人,在张子健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时候,将带他走上“神剧”之路,那就是他的好友钱雁秋。
钱雁秋是他在北影的同班同学,两人上学时就影形不离。毕业后,钱雁秋自编自导的电视剧缺一位男主,张子健自然义不容辞。
燕双鹰系列的第一部《英雄》大获好评,从此两人秤不离砣、砣不离秤,成了一对黄金搭档,不知不觉已经合作二十多年。
然而这种深度*,*住了张子健作为演员的发展空间。如今的电视剧类型百花齐放,吃老本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康凯是内娱唯一既演过张飞、又演过李逵的演员,同时也是唯一将张飞和李逵,演成同一个人的演员。
练武出身的康凯自幼心怀演员梦,在各大剧组做过武指、跑过龙套,终于在37岁时亲手触碰到梦想,获得在《新三国》中饰演张飞的机会。
尽管康凯为演好张飞,仔细研读了3遍《三国演义》原著,观众对他的全新演绎照样不买账。
认为他威严不足、鲁莽有余,简直像是“照着李逵的模子演张飞”。
面对网友的犀利吐槽,康凯的心里满是不甘:既然都觉得我演张飞像李逵,我偏要演一次李逵让你们看看!
一年后,康凯参演的《新水浒》开播,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表演并没有换来观众的另眼相看。
在许多观众眼里,康凯的李逵与张飞并没有多大区别,顶多增添了几分憨傻之气。
演员的外形本该为作品服务,根据不同的角色而变化,康凯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新三国》之后,很多剧组向他递来片约,原因就是看中了他的大络腮胡,还有他那壮硕魁梧的身材。
从此,他的每一套古装造型都似曾相识,宛如复制粘贴。康凯所饰演的角色,通通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
曾经有网友如此精准评价:“康凯演的张飞,是所有演李逵的演员里,最像牛皋的樊哙。”
千篇一律的角色,使得康凯的戏路越走越窄,逐渐把自己*到了无戏可拍的境地。
如果说康凯是演什么都像李逵,那么鞠婧祎就属于“演谁都像自己”。
很多艺人尝试过很多风格,仍不知道怎样的造型最适合自己,而鞠婧祎的问题恰恰相反,她就是太懂得自己怎样才最美,从而把她*在了条条框框里。
近年来鞠婧祎的作品产量不低,却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她的作品不仅类型相似,以古装偶像剧居多,就连造型都过于雷同。
鞠婧祎曾被媒体评为“四千年一遇的美人”,无论网友对她的演技、作风是否存有争议,颜值美貌确实令人心服口服,她的标志性妆容也一度流行网络。
这套标志性妆容能够充分彰显她的美貌,但它更适合作为舞台妆或拍摄硬照,直接搬到古装剧里,可能会令人产生奇异的“穿越感”。
更何况还是连着好几部剧,都是高度相似的妆容造型,也难怪会被网友吐槽“半永久”了。
《芸汐传》、《嘉南传》、《新白娘子传奇》……单从妆容造型来看,普通路人能区分出这几张照片,来自于不同的作品吗?
身为艺人,肯定想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留在荧幕里,但演员需要并非“只有美”,过于在意形象可能会本末倒置。
其实以鞠婧祎的颜值,大可不必担心自己不够美,多尝试些不同的风格,也许就能让更多人放下偏见,对她另眼相看。
有一类演员明明演技不差,参演过的作品也涵盖不同类型,可偏偏就是让人觉得千人一面,靳东就属于这种情况。
2015年,靳东凭借《伪装者》走红,令观众对他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靳东后来饰演的许多人物,都甩不开“明楼”的影子。
演话剧出身的靳东,获得过话剧最高奖项“金狮奖”,台词功底扎实,嗓音浑厚有力,可他说起话来都是同一副腔调,永远透着一股正气凛然,缺少一点变化。
在观众听来,仿佛总是同一个角色在说话。
《我的前半生》里的“贺函”是商界奇才,《欢乐颂》里的“谭宗明”是公司老板,靳东饰演的角色往往都是业界翘楚、 社会 精英。
久而久之观众就会觉得,靳东只适合演成功人士,连他自己也被束缚住了手脚。
其实靳东也尝试过不同的风格,比如《琅琊榜》里的“蔺晨”、《鬼吹灯》里的“胡八一”,只不过,观众对这些角色的好评度都不高。
事实上,也未必是靳东驾驭不了这类角色,而是观众怎么看怎么别扭。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成功人士”的老路上。
也许对于靳东而言,还是继续走“老干部”路线更为明智,既是成全了观众,也不必再为难自己。
大学刚毕业,就遇到一部火遍全国的作品《爱情公寓》,陈赫毫无疑问是个“运气爆表”的 娱乐 圈幸运儿。
第一部走入观众视野的作品,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演员的后续戏路,陈赫就是如此。
在观众眼里,“曾小贤”和陈赫已经浑然一体,从而导致他无论演什么角色,看起来都像曾小贤。
从《爱情公寓》第一部播出至今,以及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陈赫仿佛仍在原地踏步。他后来主演的《医馆笑传》、《极品家丁》,都是类型相似的喜剧片。
要说人气,他有《跑男》等综艺不断提供热度。要说资源,陈凯歌是他的表舅,大可为他牵线搭桥。
可陈赫的作品总是局限在同一类型、同一模式:无厘头的 搞笑 ,以及“曾小贤式”演技。
2019年,陈赫和王子文在网剧《动物管理局》里有不少感情戏,然而观众看见他的脸,就迟迟无法入戏,总觉得他下一秒就蹦出那句经典台词:“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曾小贤。”
与黄轩合作的《瞄准》,原本有机会成为他的转型之作,为了让观众不再出戏,陈赫甚至蓄起了胡子,希望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严肃深沉。
然而此番尝试,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到了今年播出的《假日暖洋洋2》,陈赫在剧中饰演玩世不恭的“孔令麒”,又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同样是通过《爱情公寓》为人熟知,王传君已成为众多文艺片导演的新宠,金世佳也凭借《猎罪图鉴》人气大涨。
大家都在努力摆脱过去的影子,只有陈赫仍在不同的剧里演着“曾小贤”。
有人说“好演员应该像变色龙”,要根据人设改变自己的形象气质,每演一部剧就换上一副“新面孔”。
用“千人一面”去形容演员,似乎带着一些贬义。但是,如果能把同一类型的角色演到炉火纯青,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只是千篇一律的题材和风格,难免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轻则被观众吐槽,重则被市场淘汰。因此导致的负面效果,只有能由演员自己去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