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觉醒之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4 07: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21:08
2022年就要过去六分之一,我终于写完了2021的年终总结。之所以拖这么久,一方面是懒,另一方面还是懒。
这一年称得上是我的觉醒之年。过去纠结、迷茫的很多问题突然就明朗了,有了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逻辑,虽说不可能百试百灵,但也足以应付现阶段的一些难题。因此,我要把这份感受记录下来,哪怕有一天我又打脸了。
如果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过度思考的人生是过不下去的”,那么过去的我就是那个过不下去的。
我时常纠结于人生的意义,纠结于理想与自我能力的差距,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差距。 那时的我是一个典型的废物理想主义者,或者根本就是个伪理想主义者,用理想给自己的懒惰编织一个悲壮的外壳。
为了弥补意义感的缺失和对平庸的恐惧,从高中开始,我就说自己是老庄信徒。 妄图用一种顺其自然、顺心无为的方式,凸显自己的不同。 这样,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可以说,我根本就没想争。
这些年流行的佛系、躺平,我从高中就玩得很溜了。
作为一个钝感力很强的人,又有了老庄思想加持,我自然是很快乐的。谁会不喜欢躺在宿舍睡一个下午,追剧追到半夜的生活呢?但总有那么些夜深人静的时刻,我会想起理想、成功这些字眼,陷入懊恼、自责之中,幻想如果自己足够努力,会不会一切又会不同。
因此,我极其矛盾,我渴望进入一种自洽的逻辑里,那时候我甚至认为自己终其一生的目标就是追求通透(愉快地躺平)。
万万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放弃了挣扎。
这个状态的发生经历了无数次电光火石的思想碰撞,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瞬间,我先分享两个比较重要的触发点。
一是,一个深夜,我看了人物写的陆庆松专访,标题是《螺丝不肯拧紧》。
陆庆松曾经是天才少年,10岁半入选国家重点培养的音乐专业人才,20岁就在清华大学任教。因为不想做一颗螺丝钉,25岁便辞职。在京郊租了一个房子,春天在院子里种花,平时练琴、看书、运动。周末进城教小孩钢琴,偶尔见见朋友。这样的日子他过了30年,有人惋惜他的才华应该得到更大的释放,他却并不在意。他自由地活在音乐的世界里,听众是院子里的花和草,活得诗意而浪漫, 为内卷时代提供了另一种生活范式。
还有一个,是我在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看到的一个人物。
他叫陈春先,曾经是中国最顶尖的新生代科学家之一。在46岁的时候,他放弃了科研工作,一心投入到建设中国“硅谷”的事业之中。在他的倡导下,中关村日渐规模膨胀,他的公司却萎靡不振。他渐渐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被人们遗忘。很多人感到惋惜,如果他当年持续做科学研究,势必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从不回避自己缺乏经商天赋,对于公司的衰落也很淡然,他说: “我觉得每一代人只能做他当时认为最重要的事。人活着总要做点事,做了这件,也许就要放弃那一件。我做事从不后悔,即使做了较为愚蠢的事,也从不后悔,因为时间总是往前走的。”
陆庆松和陈春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人都是渺小而强大的 。他们放弃了世俗意义上的闪耀和成功,却拥有了更广阔无边的精神天地,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
我能够形成自洽的逻辑,一定程度上,就是基于“人都是渺小而强大的”这个核心落点。这个理论并不新鲜,但要真正完全理解接受这个思想,并不容易。一方面要认清人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又要相信人的无限性。刘擎老师说“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而我的思想教育则正好反过来,先要知道理性局限,再去挖掘理性的可能。
(一) 人的有限性
在人的有限性面前,我过去是自卑且自大的。
自大在于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总是梦想着自己能做出一番亮眼的成绩来。自卑在于我知道自己并不具备这个能力,于是选择懒惰、逃避,通过这种消极的方式,来保留自己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人们常说,长大就是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我要说的有限性,并不是成为普通人的这种有限性。而是放眼茫茫宇宙,放眼浩瀚历史,其实再成功的人也是极其微小的。就像庄子说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 ,哈耶克提出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必然无知”。
我们苦苦追求的那一点点理想、成功,其实微不足道,一时的失败、落后,其实也一样微不足道。
在庄子看来,世界万物是混同为一的,“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有成有毁,有分有合。而我们同样是混同在这自然之中的,其实也没有什么成功失败,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也可能是失败,某种失败也可能是成功。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提到,中国的艺术美学走到最后都会陷入一种人生空幻的感叹。 在无边的世界里,我们的人生确实是太微不足道了,又何必那么计较得失呢。
我觉得有限既是我们在广阔宇宙中的有限,还有另外一个点在于我们塑造自我的有限。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又无法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我们的选择、判断不仅来自于个人理性,更来自于基因、时代、民族、国家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面对一些分歧和争论的时候,可以多去分析更综合、宏观的原因,而不仅仅局限在个体的范畴,就会发现很多事情背后的逻辑,而不必沉溺于愤懑的情绪中。
(二)人的无限性
这个核心要点,最典型的理论,就是 尼采的超人理论 。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无意义的生命,人应该立足于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成为你自己”,在虚无中获得最广阔的自我创造。
我一度非常信奉这个理论,并且将人生理解为一种悲壮,活着的意义就是为理想燃烧自己,哪怕目标遥不可及,也要像西西弗斯那样不断地重复努力的动作。我每每看到这样的人物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进而对自己的堕落心生愧疚。
这两年,我渐渐意识到,不是悲壮有意义,而是行动有意义。 大人物被人铭记,但无数个小人物的行动汇聚在一起,也能改变历史。很多小人物并没有理想主义,行动的触发点不过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但他们有着坚韧而鲜活的生命力,足以在反复的失败与意外中昂然向前。
最直接的感受来自我父亲,一个小生意人。我去年给他写了一篇文章,本意是记录他多年来做生意的一些故事,讲讲他如何与各路江湖人士打交道,经历失败后如何重新开始。后来,一个朋友建议我把这篇文章的视野放大一些,把文章的立意再提高一些。我忽然发现,父亲生意的变化,与中国城乡发展的一些经济*变化是高度吻合的,甚至他的很多行为是在*之前的。他这些年做生意,看到了很多同行的发迹之路,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理念,一种基于乡土信任的逻辑,虽然生意始终做不大,但他也很坦然,他相信这些传统总有一天会有用。
这时候,父亲不仅仅是一个小生意人了,他是参与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个体,甚至是乡土传统的守护者。这个立意不是我刻意拔高的,只是我们习惯了忽略小人物的价值。
很多人都在光照不到的地方,但他们也在发出微光。
(三)我的逻辑
我形成的处世逻辑就是:不要过于计较个人一时的成败得失,要用更广阔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纯粹地做当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结果顺其自然。
另一方面,我深刻意识到,对我而言, 精神的满足要远大于物质的满足 ,为此可以抛弃一些不必要的物质枷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精神满足的事情上。人生充满着意外与不确定性,所以更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去年,我经历了好几个狂喜瞬间和无数个兴奋时刻,大部分时候是自然给予的,也有阅读、音乐给予的,有机会再详细写一写。 那些时刻让我觉得人生就算在此刻结束也不可惜。 当然,狂喜不易,但这种精神高度满足的时刻值得毕生去追求。哪怕未来经历苦难、挫折,我也能够因为回忆起这些时刻而充满力量。
当下世界并不安稳,疫情打乱了生活节奏,纷争燃起了战火,愚昧束缚了自由。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要提醒自己,不要被任何一种定义束缚,拥抱世界的多样性,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