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00: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17
北宋四大书院为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1、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改为南京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东侧,紧邻湘江。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 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赐以书院匾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周式承接主持工作后,书院得到迅速发展,日益繁荣。后朱熹参与书院的建设,使得岳麓书院臻于鼎盛。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且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
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
4、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范纯仁等很多名儒,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在宋代时宋景祐,赐名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历史
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扩展。著名的*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辈出,显盛一时,后人还立有《范文正公讲院碑记》以兹纪念。